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同窗精辟地记述了法学博士老杨的人生道路是怎样一步步升华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持之以恒 文化是一个软性的东西,它没有立罕见影的效果,不能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但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是短命和走不远的.只有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氛围,而良好的团队氛围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另一源泉. 培育企业文化要持之以恒地坚持,才能有效果.以豪恩为例,豪恩安防把员工的精神激励作为了一项长久的任务坚持了下来."每天提升百分之一"等理念早已深入到每位员工内心.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豪恩坚持十五年.十五年传承,让豪恩形成了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人的成长,犹如一棵树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和阳光雨露的滋润。一个人的成功与辉煌,伴随她一路最紧密的就是她的企业与伙伴们,只有心中充满理想与使命感,人生才会更加精彩。而做企业就像做人,不能想象一个没有理想的企业会有长久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企业经营就是一个不断扎根于大地的过程,一个优秀的企业必然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将自身的进步建立在整个社会的进步之中,将企业的精神追求自然融入员工进步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42岁的刘岩曾在“雷锋团”当过兵。一年前,他放下生意,与几位志同道合者以“阻止孩子迷恋上网职业解救人”的身份成立了公司。刘岩也无意中成就了一个“中国第一”。现在,这个公司的员工整天忙得不可开交,因为那些哭诉的可怜的家长们心情太急切了。有时他们像侦探一样调查、跟踪、顺藤摸瓜才能解救成功;有时还会发生惊险的场面,让人害怕;有时还得像心理医生一样,不仅送恋网孩子的身体回家,还要送他们的心回家……一个个解救的故事,让刘岩感触万分:“真的希望我们尽早失业!”解救朋友孩子,萌生救人想法刘岩一看就是个敦厚善良的东北汉子。他…  相似文献   

5.
在沱牌公司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崛起过程中,领导干部带头艰苦奋斗、廉洁自律,聚成“志存高远、自强不息”的沱牌厂风。今日的沱牌集团,是一家年创利税近3亿元,拥有资产总值14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而在二十年前,它还是一个连年亏损的作坊式小厂。艰苦奋斗,始终是沱牌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是干部员工勇于奉献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创业初期,沱牌人以“创名争优夺金牌”为奋斗目标,励精图治,自强不息。以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家顺为首的厂领导一班人,深入一线,和员工一起踩窖泥、运粮食、住车间、睡工棚,背上样酒跑…  相似文献   

6.
奇瑞诞生之时,中国汽车行业正充斥着两个神话:一是中国汽车企业必须与跨国公司合资才能实现更快发展;二是产量突破不了100万辆,就不能进行自主研发。可奇瑞公司的决策者们偏不信这个邪,他们团结带领广大员工,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民族精神,闯出了一条依靠自主创新发展民族汽车工业的成功之路。2005年8月11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时说:“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奇瑞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已经超过了行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吉万 《法人》2010,(11):81-81
在我看来,“十二五”中“民富”这一概念的提出,首先应从企业层面得到落实才能真正实现。而企业对“民富”实现的最根本手段,就在于“员工富”。其实,现在诸多企业跟国家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企业为了生存,保证有足够资金正常运营,总是想方设法用低成本来留住人才,以保证“企业富”,更有甚者,是保证“老板富”,而员工则成赚钱的工具,而这完全不合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时代进步需求。“赚大钱,必须学会分钱”,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也才能激发出员工无穷的动力,进而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也是企业生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君子与小人的定性,并无一个统一不变的标准。同为某君,你可以认为其是君子,我却认其为小人,君子有品格,小人有劣迹。而标准的模糊和道德价值的不堪重负又使得“君子”约束力急剧下降和“小人”心态的急速膨胀,以至于官场上、商道中、人海里君子式的“清者自清”之风难撼小人形成的“同流合污”之势。所以,当物欲横流、鱼龙混杂的时候,要辨清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委实是一件难事。君子与小人的难辨,还在于君子与小人之外,有着“伪君子”这个似是而非浑水摸鱼的第三者。君子与小人,与生俱来,而伪君子,当属孔圣人造君子运动中被偷换概念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9.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种积极向上的 精神力量,没有把人的内在潜力挖掘出 来,这个企业是办不好的。企业文化是企 业的一种精神,是企业经营的基本经验 和员工整体素质的升华。企业拥有一流 的文化,才会有一流的成绩,只有用文化 凝聚成的优势团体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 不胜。  相似文献   

10.
王娜 《法人》2006,(3):42-47
1994年,他是壮着胆搞方便面厂的大胆年轻人;2000年,他是让企业商标家喻户晓的民营企业家;2003年,他是向国家建言献策的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他是带领企业走国际路线的“引路人”;2006年,他是领导集团多元化发展的风云人物。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成功,总是有其内在深刻的道理,而这份道理也总是在时光的流逝中变得清晰起来。 他是范现国,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拥有着”华龙”和”今麦郎”两大知名品牌。 范现国很喜欢龙,在他眼里龙是顶礼膜拜的精神图腾。因此.他给企业取名为”华龙”,并将龙的标识运用在生产的产品上。他说,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像一条中华龙一样,腾飞在世界上空。于是人们看到,这个纯熟地驾驭着”华龙”和”今麦郎”两大品牌的人奔跑在产业最前沿,成为了出发最快的一名斗士。  相似文献   

11.
梁子民等人在2007年8月8日的《中国青年报》上著文说.裢训就是选择一句最能代表学校理想追求的格言类警句,用以激励师生,体现学校的个性和风格。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产品的竞争力.正像其他生命体有其自身的基因一样,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也有自身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核心装上了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此,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的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创新提供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营养.  相似文献   

13.
李秀金 《法制与经济》2008,(6):126-126,F0003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的变革创新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的竞争仍人才的竞争,因此企业发展在人本价值观的内涵和侧重点会有一定的变化,不仅强调充分重视人,尊重人,吸收员工参与决策、管理,更要重视“人的能力”的培养、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律师行业“朝野”各界对大力发展和培育律师文化达成了高度共识。司法部2006年中国律师业发展政策报告提出“要把建设先进的律师文化作为推进律师工作发展的重大举措。”新一届全国律协会长于宁、秘书长邓甲明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大力发展和培育律师文化,为律师队伍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许多律师也纷纷撰文甚至著书立说论述律师文化之重要。但在“律师文化是什么”上却是众说纷纭,难以形成一个让律师界大多数人接受的概念,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律师文化是什么”也有N个定义,但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让律师界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社会,皇帝能否采纳臣子的意见是决定国运盛衰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对皇帝提意见,也有专用的术语,即“谏”;对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皇帝,则有“从谏如流”这一成语加以褒美. 此语出白东汉史学家班彪所著的《王命论》一书,评价刘邦“从谏如顺流”.意思是刘邦听取别人的意见,能像流水一样自然.刘邦到底是否如此,恐怕不能仅凭班彪一面之词来断定.皇帝毕竟是皇帝,高高在上久了,不可避免地会“独裁化”.别说刘邦,就连以“从谏如流”闻名的唐太宗李世民,与犯颜直谏的魏征之问,事实上也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所谓的“谏”,不过是一个权力游戏罢了.  相似文献   

16.
法治理念下的律师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哈罗德.伯尔曼)没有法律文化支持的法治,形同沙滩楼阁。没有律师文化的律师事业,形同无本之木。从“依法制国”到“依法治国”,中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程。而“依法治国”必然要以“法治理念”和“法律文化”为根本,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律师更应该适应法治社会发展的要求,在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建造起律师文化的基柱,以共同支撑法治中国之大业。律师应该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弘扬法律文化的当今时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律师文化是律师事业发展的哲学…  相似文献   

17.
要敬畏伦理     
郭淑新、王建华在2007年9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著文《敬畏伦理与社会和谐》说,大约在西汉初年,人们开始广泛使用“伦理”一词,以概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2004年,郭淑新、王建华提出了“敬畏伦理”的概念,指的是人类在面对具有必然性、神圣性对象时形成的警示、规约自身言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自强不息”,有所作为;“畏”显示的是一种警示的界限和自省的智慧,告诫人类应“厚德载物”,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8.
一是“一大二公”的观念.“一大二公”是“左”的观念,它在工业、商业等方面还远远没有得到清理,而且仍然以隐蔽的形式广泛地发生着作用.二是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先进论”.按照生产力标准,生产关系既不能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存在.也不应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先进”.无论所有制的社会形式如何,如果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都不能认为是先进的.三是所有制关系的“补充论”.改革发展到今天,.非公有制经济在许多地方、行业、部门.都与公有制一样,以生力军的姿态积极推进着经济增长,实现着“三个有利于”.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  相似文献   

19.
彭婵 《刑警与科技》2008,(1):115-117
企业的效益不但来自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且来自于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而企业软实力直接关系到硬实力的运用和有效发挥。它关系到企业培养什么样的员工,员工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而且还将直接体现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上。如今,企业的竞争已经渗透到文化层面,企业文化成为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中国安防企业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要想做大做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良好的文化是国民素质和修养的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领导人员和职工共同价值取向的有效载体、是一个企业增强凝聚力的最佳媒介,同时也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前提,是进一步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和反腐倡廉等项工作的基础。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关键在教育,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各级领导人员和全体员工的教育。而教育又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要有效地预防和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