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4年以来,全国平安城市项目陆续展开,如今各地平安创建工作已初具规模.作为平安城市的基石,全国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东部沿海城市基本都已完成二,三期项目建设,内地一些省份在系统规划建设中,坚持将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与本地实际和自身特点相结合,许多城市都已完成一期工程项目建设.2010年,平安建设迎来了飞速发展的一年,两会期间平安建设自然成为了热议的话题.社会治安管理创新、校园安防系统、高层建筑消防、食品追溯机制和物联网应用等被提上议程.  相似文献   

2.
高智文 《刑警与科技》2013,(17):140-143
<正>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平安城市"的应用,未来"平安城市"安防系统将更加的智能化,将向"智慧型平安城市"迈进。我国平安城市的发展历程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两大项目。最早在北京宣武区、山东济南、浙江杭州和江苏苏州四个城市开始做试点。2004年公安部提出"科技强警"战略,启动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即"3111"试点工程两大项目。从2004年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平安城市的视频存储规模已经突破EB级,这些巨量的视频数据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案件侦破等工作中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共安全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的背景下,现有视频系统存在着缺乏深度应用模式、视频数据智慧化程度不高等突出问题。如何用新技术改造现有的视频系统,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物联网时代视频智慧化、情报化的应用需求已迫在眉睫。当下主要的问题在于:缺少视频信  相似文献   

4.
韩伟钟 《刑警与科技》2013,(17):92+94-98
<正>在平安城市的建设中,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各类业务系统的发展、系统规模的扩大,公安机关将面临很多新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沈阳在造新城,智慧城市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平安城市的系统升级也随着紧锣密鼓地开展中,这是新一轮巨大的商机。沈阳的平安城市建设起步比较早,在2006年就开展了"三横一纵、两园、一馆、三地区"重点平安建设规划,即将以沈阳站为中心辐射中山路、中华路、  相似文献   

5.
正背景概述自2005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平安城市的建设步伐已经进入到平稳阶段。随着城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平安城市"智慧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智慧城市建设围绕惠民便民、服务经济两大  相似文献   

6.
正平安城市是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创新城市治理模式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具有深远意义。平安城市发展历程自2005年公安部提出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我国平安城市建设已走过13个年头。这13年来,平安城市从少数城市试点到大规模城市普及,从没有标准到标准化建设,从城市延伸到乡镇,各类公安自建监控点位数量逐年稳步提升,视频图像信息  相似文献   

7.
为积极配合公安部"科技强警"、"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工程和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各地平安建设经验,推动平安建设工作向纵深开展。从2009年第4期开始,本刊推出"平安建设中国行"大型采访活动,专门派出记者,每月选择一个省(或直辖市),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平安建设情况进行实地采访。"平安建设中国行"采访已经历时近一年,采访组先后奔赴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山东、河南等九省、市进行了实地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明显感受到,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正在全面释放,各地平安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现对"平安建设中国行"2009年度采访情况作一阶段性总结,并对2010年平安城市建设走向作观察性思考,希望能对关心、支持和期望能够参与平安城市建设的安防企业有所启发和裨益。  相似文献   

8.
正现阶段视频监控系统变化对管理平台的影响随着"云与大数据"日渐成为当下平安城市建设的主题,以及云存储、云计算、H.265编解码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平安城市海量存储的问题有望解决,高清、超高清等摄像机的普及成为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刁一平 《刑警与科技》2013,(11):152-156
<正>从2004年开始的平安城市建设到如今的智慧城市,其技术一直在变化,本文从高清、网络、SDI、平台几方面阐述智慧城市应用特点。自2004年全国首批"3111"试点城市监控系统建设以来,我国进入了平安城市高速建设期。城市视频监控应用系统是实现城市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基础,一般由公安机关来主导,是"平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它不仅可以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交  相似文献   

10.
网络化正在成为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的主流趋势,因为只有网络化才能满足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复杂的应用需求。也正是因为网络化,平安城市监控与报警系统在建设模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平安城市安防技术向“四化”发展目前,平安城市建设向纵深推进. 一方面,系统建设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拓展,由大、中城市向区县、乡镇推广;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平安城市项目中,模拟系统和模数结合系统仍然是比较主流的应用,并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将共存.但是,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由模拟系统向全数字系统转变,同时将之前建设的模拟系统逐步升级改造为全数字系统是发展趋势.此外,随着高清网络监控系统技术的成熟,高清网络监控系统在平安城市中的应用正兴起.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 在平安城市建设中实现"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服务条条"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利用平安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是平安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依托专业开发平台方面的优势,基于GIS平台,集成GIS、GPS、GSM、IVS、报警、视频、数据分析、预案管理、车辆管理、人口管理等一体化的城市综合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3.
概述 随着平安城市建设示范效应的释放,尤其是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3111"工程,平安建设已经开始向广大的乡镇农村地区渗透,对乡镇农利的平安建设影响非常直接,从而掀起了以"平安镇"、"平安村"为主要特征的农村平安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14.
平安城市建设是当前国内安防建设的最大重点,实际它就是建设城市范围的视频监控与报警联网等综合集成的大系统.过去系统大多以原有公安系统为主体,即建设成基层派出所或街道(监控子系统)——区县公安分局(监控分中心)——市公安局(监控中心)三级视频联网的系统,并以涵盖整个城市的视频图像监控系统为目标.而现在需建成一个能真正保平安的全方位的智能化的包括天上与地下的立体安防综合大系统.因此,平安城市建设工程具有总体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涉及用户广,链接环节多等众多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平安城市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以及安防技术发展的日益革新,公安部门对平安城市的规划和需求日渐具体,建设的重点也由布点数量向管理应用转变。渭南在"以城市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技术防范工作发展,提升综合防控能力"思路下进行的平安城市建设是一个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6.
<正>十二年的平安城市建设,依然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可以说,平安城市,之于安防,就是意味着破局与变革,也引发了我们对城市建设的更多想象。城市安全承载力困境,期待破局一个城市,最先诉求的,是安全。在目前,城市承载安全的能力虽然在不断扩容,但还是显得力不从心。表现在:自成一派、信息孤岛平安城市下各自建设的系统,模式和标准  相似文献   

17.
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平安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平安城市建设工作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县级政府和公安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平安城市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这样的发展机会面前各厂家均拿出了自己行业性的解决方案,然而绝大部分厂家只是简单的移植复制自己及其他厂家大、中型城市的建设模式,没有真正用心去了解并解决甲方的问题,在实用性和易用性上均未满足公安实战需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的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内蒙古自治区视频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方案>,结合创建"平安首府"和打造"数字化城市",已在重点单位、要害部位全面展开,并且在打击、预防犯罪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立峰 《刑警与科技》2013,(15):100-102
<正>2004年,公安部和科技部组织第一批平安城市建设。而现如今,在平安城市基础上发展的智慧城市,从安防行业的角度来说,需要技术升级的方面较多,而如何与时俱进,本文与读者分享。新一轮平安城市建设风起云涌自2004年以来,在公安部、科技部"科技强警"、"科技创安"等一系列战略推动下,国内先后开展了第一批城市报警与监控试点(北京、济南、杭州、苏州等4个城市)、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试点(上海、北京、郑州等21个城市)、第二批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  相似文献   

20.
正平安城市的建设起源于"科技强警"战略和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即"3111"试点工程两大项目。从2004年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平安城市的视频存储规模已经突破EB级,这些巨量的视频数据在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和案件侦破等工作中越来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公共安全信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