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龙  张旭  王坤 《世纪桥》2001,(6):17-19
10月17日上午,在沈阳张学良旧居陈列馆三进院院落里,松柏垂泪,挽联合悲,灵帐肃穆,哀乐低回。在这里,辽宁,沈阳各界公祭张学良将军。张学良晚年象形的大理石头像摆放正中,黑幔低垂,上方横额赫然醒目地写着“沉痛悼念伟大爱国主义者张学良将军”。省市领导和各界人士与张学良的亲属,家乡代表一道哀悼这位世纪老人,深切缅怀他的历  相似文献   

2.
第二回阎锡山谴责张扬兵谏蒋介石彭雪枫转承书信劝阎反内战1936年12月12日凌晨,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爆发了。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对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他放弃内战政策,领导全国军民抵抗日本的侵略。事变发生的次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即致电阎锡山,征询其对事变的意见,希望得到他的响应。阎锡山接电后,双目微闭,思谋良久,于深夜召开军政紧急会议。阎锡山在会上说:“小六子(张学良的小名)太蛮干了,事先没商量好办法,就闹出事来。我们现在不比过去,已元气大伤。”言外之意是不能跟张学良蛮干。会议开了几个小时,七嘴八舌,说…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与解方将军(之六)□吴强稼十六、文武齐用控制兰州1936年12月12日下午1点钟,解方在五十一军司令部会议室,主持召开军事会议。他目光炯炯地环视了一遍众人,说:“今天,把大家请来,传达张副司令的一项命令!”“唰”,众人霍然站起。“请坐!”解方捧...  相似文献   

4.
世纪老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于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1岁。张学良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他和杨虎城将军以爱国的赤诚之心,秉持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在1936年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结束十年内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执意亲自送蒋介  相似文献   

5.
在湘西沅陵凤凰山张学良将军旧居的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张学良将军1939年春在这里奋笔写下的《自感遗憾作》:“万里碧空孤影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渐渐鬓发老,惟有春风今又还.”这首具有历史意义和感叹自己身世的名篇诗作,是张学良将军1938年10月至1939年12月被南京当局软禁湘西沅陵凤凰山时所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现已经沅陵县书法界老人和摄影界专家精心复制,与他1928年东北易帜后所照的半身军装放大照,一并用玻璃镜框悬挂在张  相似文献   

6.
张学良与解方将军(之四)□吴强稼十、愤难平张将军下野再说,婉蓉皇后在女间谍川岛芳子的挟持下,于1932年1月10日夜,乘船离开天津,到东北去了。1933年初春。解方乘坐一辆“雪佛莱”黑色轿车,赶往张学良将军在上海的下榻处。马路上,遍街标语,口号震天:...  相似文献   

7.
亲情似水流     
安葬女儿的第三天,70多岁的孙桂兰哆嗦着嘴唇走到女婿林青身边,泪眼盈盈地说:“立秋走了,我们也该走了。以后你还得成家,我们继续住在这里会拖累你的……”老人哽咽着,话没说完就已泣不成声。刚刚失去爱妻的林青拉过岳父、岳母的手,真诚地说:“爸爸、妈妈,你们不能走,这里就是你们的家。你们已经失去了女儿,不能再没有家了,以后我就是你们的亲生儿子,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林青说着,掏出了当月的工资交给孙桂兰,说:“妈,立秋再也不能回来了,以后咱家的钱还由您保管,买什么也由你们两位老人作主。”孙桂兰说什么也不…  相似文献   

8.
莫迎 《党史博采》2001,(12):20-22
少帅张学良年轻得志,叱咤风云,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传奇式人物。2001年10月14日,世纪老人、伟大的爱国者张学良将军因病在美国檀香山逝世,享年101岁。他和杨虎城将军在1936年发动的“西安事变”,为实现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主席在唁电中称其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张学良曾经四次到达金陵,与古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最使张学良难以忘怀的是在南京受到军法会审,长期身陷囹圄,造成了千古奇  相似文献   

9.
我党与张学良的几次重要会谈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旨在“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张学良将军自“九·一八”事变至“西安事变”前政治思想的转变有其复杂性。国难家仇集于一身的处境,“不抵抗将军”的心灵重负,“剿共”失利的军事原...  相似文献   

10.
1922年9月,安源路矿罢工胜利后,工人们提出要给刘少奇每月200元银洋的薪金,但他只要了每月15元的生活费。他说:“共产党人不是为了金钱,而是要让天下受苦的人得到解放;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生活不能高于人民,贪图享受。”周恩来:“不能搞特殊化”1963年1月,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专程来到苏州,看望养病的陈云。总理当天就要离开苏州,接待人员准备了一些“苏式糖果”送给他。邓颖超立即要随行人员付钱。当知道这些糖果是仅按成本收价时,总理就一定要按市场价把钱补上,并且严肃地对接待人员说:“我们是人民的勤务…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说:我是在东北长大的.张学良说:“我知道,是老师张伯苓说的,我们是同师同年.西安事变前,周恩来曾与张学良作过一次会谈.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学良将军在当时是一位复杂人物.他在中原大战中支持蒋介石,改旗易帜,一度是蒋介石十分器重的人物.他为了追求强国措施,还曾与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女婿交友很深,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也有一定交往.张学良的所作所为,期望的是国家统一、民族兴旺.但是随着日本关东军的炮声,蒋介石“绝对不可抵抗”命令的下达,他一步步认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是张学良依照蒋介石的命令率军“围剿”陕北红军连连受挫后,蒋介石一直不同意他恢复被歼灭的编制,使他逐步弄清了蒋介石排除异己的阴谋;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渍散,仍能打败装备精良的东北军,这不能不使张学良的脑子里产生很多疑团,并心生敬佩之情,因此他急于要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的方针底细.  相似文献   

12.
一一位大师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高庚申就有博大的胸怀。他不愿让人写他。他说:“我没什么可写的,你们应该多写写医院的广大职工!”可了解他的医院职工们说:“写写我们的高书记吧。”和他朝夕共处的其他院领导们说:“写写庚申同志吧。”新官上任形象好1996年5月,他挑起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的担子,以一个普通职工的形象出现在医院:上下班坐职工接送车,职工食堂吃饭掏饭票,妻子发烧住院反而住在了远离山医大二院的另一医院………  相似文献   

13.
1999年5月的一天,东乌珠穆沁旗党委领导接待了一位中年牧民,中年牧民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包裹恭恭敬敬地递到领导手中,说:“请组织把我这小小的礼物转交给党中央、国务院。”旗委领导欣然接受他的要求,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谢谢!我们一定尽快转交上级组织,请放心。”……他就是霍日其格嘎查党支部书记———37岁的牧民恩合。依靠科技走上富裕道路恩合的父亲是一位老党员,前些年去世,母亲患有顽固性风湿病;生活的艰辛使他初中未毕业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关照二位老人,又关心弟弟妹妹上学。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草原时,早年…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更加激起我们对张学良将军的思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在59年前,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西安事变。这一爱国主义壮举,促进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具有历史的转折意义,他堪称为千古功臣。事实表明:张将军已经彻底摆脱了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的束缚和影响,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这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升华,是顺应人民意愿和历史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从1928年12月东北易帜以来,张学良在政治上一直追随蒋介石。从中原大战,率东北…  相似文献   

15.
“来参观的人数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台湾新竹县政府参议蔡荣光对民众参观张学良文化园区的热情有些惊讶。2009年4月20日,蔡荣光告诉记者,张学良文化园区开放近半年以来,日均接待游客约500人,而春节8天高达5万人。当初新竹县政府提出“张学良故居重建工程”项目,起因在于张学良的幽禁之所就在此地,而建此园区的目的在于吸引观光客。  相似文献   

16.
孟红 《党史纵横》2009,(7):32-34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将军不顾劝住。亲自陪送蒋介石回到南京,从此后张学良的人生道路便急转直下。由于蒋介石背信弃义,对张学良施以狠毒的报复打击,一代少帅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幽禁生活。张学良在大陆被关押期间囚禁地点一直变化不定:1937年初,张学良被囚禁在奉化溪口的雪窦山;1938年秋,又被迁徙至贵州修文县。1946年,在蒋介石的一手策划下,张学良被秘密转移到台湾,并且几次转移关押地点,使外界对张学良将军的关押地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17.
关于周恩来与张学良的交往与友情,特别是西安事变前后的交往与友情,以及张学良被囚之后周恩来多次呼吁释放他的种种情形,已有不少论著谈论,许多人已耳熟能详。但在张学良幽禁期间,周恩来与张学良的秘密交往,以及周恩来对张学良的暗中保护和关怀,至今仍鲜为人知。笔者根据文献和对有关人士的采访,将此情形做一介绍。周恩来对西安事变的善后处理使张学良大为敬佩众所周知,周恩来生前总是高度评价“千古功臣”张学良,并称他为自己的“老朋友”。张学良在被幽禁55年之后,刚一获得自由就公开讲道:“周恩来先生,我非常佩服。……他说…  相似文献   

18.
他自称是张学良将军的副官之子:自幼习武成为“北腿”正宗传人;他经历过“文革”期间的苦难后成为声名显赫的亿万富翁,并入选《新财富》的“中国内地400富人榜”:在当地,他被人们称为“扶贫大王”;他头顶桂冠,各类头衔多达50余项。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的村口立着5位世纪伟人的塑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粥时。塑像上的伟人行色匆匆,像是要到哪里去。当地的老乡说,他们是要进京去“赶考”…… 解放战争时期,西柏坡因中共中央曾住在这里而名扬四海。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的五大书记就要离开西柏坡进北京了。临行前,毛泽东严肃地对其他几位书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周恩来接着说:我们都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充满信心地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一定要考个好成绩,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让我们把时间再追溯到抗战胜利的那…  相似文献   

20.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48-48
周恩来,张学良。中国近代史上大写的名字。缺少他们,中国近代史就会失去重心。张学良一生中结识了为数不多的共产党人。周恩来,是张学良结识的共产党人中的杰出代表。1991年4月末,张学良向美国记者谈起了周恩来,他说,我与周恩来感情极好。一句感情极好,大有惺惺相惜之情。周恩来对张学良评价更高———历史的高点、人性的高点、人生的高点———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民族英雄。1936年,身为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却不愿再与共产党打内战。原因之一是张学良欣赏并赞同共产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原因之二是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