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69年1月17日,在北京西郊解放军总医院东侧病房里,一位老者躺在病床上。只见他银发稀疏,双目微闭,张大着嘴,急促的呼吸使整个病床在微微颤动。医生叫他,亲人唤他,他都没有反应,只顾一个劲地大口大口喘气。突然,病人的眼睛轻轻睁开,两手有力地比划着,嘴唇微动着似乎在说什么。病床周围的人凑过头去,却是什么也听不清。一位年轻的妇女拿来纸和笔,小心地将老人略略扶起,老人用索索发抖的手抓起笔,在纸上写下“我要见总理”5个字。片刻,一位军人跑了过来,告诉老人,总理因外事活动不在北京,无法安排见面,老人听了,瘫软在床…  相似文献   

2.
孔力 《党史纵横》2012,(4):47-49
在河南省郏县堂街镇,住着一位名叫“曹铁”的老人。从外表上看,这位87岁高龄的老人与普通的农村老者没什么区别,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其实老人有着十分传奇的人生经历:建国前,因为在剿匪战斗中立功,25岁那一年,曹铁作为解放区的农民代表,来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作为第一届政协会议的与会代表,  相似文献   

3.
1974年9月19日上午,金秋的北京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在首都机场,一架来自日本东京首航北京的日本客机,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从飞机上下来的乘客中,有一位耄耋之年、精神矍铄的老者。早已在机场迎候的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及罗青长、董其武等人走上前去,一一与老人握手,热情欢迎他来到北京。老人身体硬朗,声音洪亮,与廖承志等人寒暄时,他热泪盈眶,饱经沧桑的脸上露出了激动而欣慰的笑容,心中不时地回荡着:“祖国,我终于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4.
正率领清军远征途中,左宗棠看到大漠深处残垣断壁下悬挂着一块"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旁边坐着一位老者。顿时,他怒火中烧,翻身下马,直奔过去,想教训教训那位老者。没想到,老人不堪一击,不到半个时辰,三战三败。春风得意的左宗棠露出了轻蔑的目光,命令老人取下招牌。左宗棠班师回京途中,又在来时经过的地方看到"天下第一棋手"的醒目招牌,顿时怒火升腾。走近一看,竟然还是那位根本不是他对手的老人!左宗棠轻蔑  相似文献   

5.
“玩物丧志”当然不好,王某就曾因贪玩而遭受过人生挫折。是人的生活需求唤醒了他,使他把玩的艺术推向了广阔的大市场。一天,从集市买菜回来,忽然被一位耄耋老者挡住了去路,叫他到老者家去玩棋。在老者家偌大的客厅里,老者摆上了一盘象棋残局,非要与他一比高低不可。此时,王某才记起来,当初自己在闹市摆残局时,这位老者曾频频光顾对奕,是输得最惨的一个。当华灯初上,王某不得不起身告辞时,老者却依依不舍地拉着他的手说:“小伙子,你这象棋下得实在是高!这样吧,每天你抽空儿陪我下几盘棋,不管是输是赢,每盘棋我都给你5元钱的陪玩费,行不?”“…  相似文献   

6.
正在九师一六八团,经常可以听到传颂一个人,40年如一日,照料着卧在病榻上的老伴。怀着一份崇敬,我走近这位老人。一位老者为我开了门,他身穿藏蓝色的夹克,丝丝银发无法掩盖他苍老的面容,简单介绍后,他微笑着将我迎进房内,看到他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引我进房后他就转身进卫生间洗衣服,沧桑的背影尽显了他一生背负的爱与责任。他就是我们的退休职工朱启彬。  相似文献   

7.
章世森  陈守凤  唐杰 《党史博采》2020,(2):45-49,64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兰州军区大院里,人们常能在闲暇时看到这样一位老者,他身着灰布便装,头戴编织草帽,有时看干部们下象棋,有时与战士们拉家常,还经常同大伙儿开开玩笑。大家或许不曾想到,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竟是一位身经百战的开国中将——原兰州军区首任司令员张达志。在他80岁寿辰时,亲友们送来一副对联:“一身正气为人,两袖清风处世”,因其清正廉明与能征善战在西北大地广为流传,他还获得一个“布衣将军”的雅号,这或许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脚。  相似文献   

8.
书本上的学问大多是学校给的,但修养却是生活磨炼的结果。一生与书本无缘的山野村夫却很可能极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他也许不理解“孝悌忠信”的确切含义,但与人为善,淳朴谦和的天性却几乎涵盖了人类所应具有的全部美德。 电视报道,济南市一老者,五年不辍,在公交车站旁劝人排队乘车。风烛残年的老人,栉风沐雨苦心孤诣地“劝  相似文献   

9.
任民 《新湘评论》2009,(10):30-31
在北京友谊宾馆雅园公寓,居住着一位鹤发银眉、与北京街头的老者没什么两样的外国老人——美裔中国籍翻译家、作家沙博理先生。他是一位有着外国血统的老专家,然而他更愿意被看作是中国人。  相似文献   

10.
王慧敏 《廉政瞭望》2013,(16):72-72
人生磕磕绊绊在所难免。碰到不得不面对的险境时,该持什么样的态度?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狭路相逢勇者胜。”意思是,勇气是决定胜利的关键。面对险境时,要迎难而上,不退缩,不回避,有勇气的人,最终会赢得胜利!人到中年再来回味这句话,觉得并非尽然。一位朋友给我讲起过他认识的一位老者。这位老者在仕途上屡遭坎坷,为了辖区内的突发事件,曾两次丢了乌纱帽。有人替他抱屈。可他却很乐观,朗然说:“狭路相逢宜转身,往来都是暂时人。”  相似文献   

11.
张良之于汉高祖,算不算是好干部?恐怕人人说算。可是张良对于汉高祖的言行,却并不是句句赞成,事事拥护。刘邦打进咸阳后,一进秦宫,见宫内惟帐华丽,珠宝放光,美女迷眼,就不想出去了。樊哙劝他出去,他不听。于是张良就批评他说:“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还不错,刘邦  相似文献   

12.
为人们所熟悉的赵子岳老人,他既是一位出色的电影表演艺术家,又是一位在养生方面值得学习的榜样。晚年他获得“老有所为精英奖”后,有些人问他养生经验时,他说:“我在健体养生方面有三个要诀:一是身体锻炼;二是饮食得当;三是精神愉快”。接着,他在这些方面谈了个人体会、作法。  相似文献   

13.
﹃做人要做正直人当官要当清廉官﹄记合水县原纪委书记杜富前丑万涛1997年12月10日,驱车路过合水县太莪乡。路上,遇见了一位挡车的老人。“去哪儿?”“乡上。我要给杜书记送药去!”老人说,“为帮杜书记治好肾脏病,我按民间单方,给他上山采了些草药。”一...  相似文献   

14.
老轩 《奋斗》2023,(2):73-76
<正>一1951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的国宴上,一位84岁的老人与毛泽东主席同桌。毛主席和他握手,并给他敬酒,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热泪。毛主席还送给他一个手杖,上面刻着“革命之父”4个字。这位老人,就是参加国庆观礼的东北抗日联军代表、被东北抗联战士亲切地称为“抗联老父亲”的李升。  相似文献   

15.
楚汉之争时期的张良可谓一代谋略奇才,他“鸿门侍宴”、“明修栈道”、“运筹帷幄”、“借箸代筹”——为汉王朝的建立创下不朽的功勋。刘邦曾夸赞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像张良这样的谋士,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策划型人才,正是当前我国大中城市党报所紧缺的。近年来,我国城市报业进行了一些改革,对推动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改革远远未能适应现代报业的需要,仍解决不了制约报业发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夏天,一位老人推开大兴区兴华园社区居委会的门就说:“我找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正好在,马上站起来说:“大爷,我就是,有什么事坐下来慢慢说。”“我要和你单独谈。”“行,没问题。”支部书记让其他人出去后,老人说起了他的伤心事。  相似文献   

17.
1982年4月的一天中午,辽宁省岫岩县石庙子乡政府办公室走进来几个干部模样的人,为首一位60来岁,自称当年曾在这一带打过游击,想见见乡政府领导.秘书急忙请来乡党委书记王建树.王建树把客人请到自己办公室坐好,轻声问道:“您几位贵姓?” 为首那位老者站了起来,“请您答应我三条,我便把真实姓名告诉你.” 王建树打量这位老者,面色红润,精神头儿蛮足,穿着虽然朴素,但总有些不同凡响的气质.见王建树已应诺,客人急急说道:“在我离开之前,请不要公开我的身份;请给我们找一间办公室,让我们休息一下,我们自带午饭,无需招待;我要回老家大院儿看看,我走后请代我向乡亲们问好.” 王建树一听客人要回老家大院儿看看,他心里才有了数儿.这时客人说道:“听说黄中这个人吗?”“黄中?在我们这  相似文献   

18.
《论语·公冶长》中有一段子路与孔子的重要对话。“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在述志中所讲的让老人得到安顿、在朋友中间讲诚信、对未成年人多关心,这三条不正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必须坚持的要件吗?在这三条中,孔夫子把“老者安之”置于头一条,是有深刻含义的。老年人的冷暖、喜忧和安危,牵动很多的社会层面,如果老年人的生活处于困顿状态,就谈不到社会的和谐。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5亿,超过总人口的11%,而且每年以3.3%的速度增长,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廉政瞭望》2011,(20):53-53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天安门城楼上有一位银须飘动、精神矍铄的八旬老者。鲜为人知的是。他竟然是一位“洪门大佬”,名字叫司徒美堂。  相似文献   

20.
陈诗赓 《实践》2014,(6):25-25
<正>"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问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每当吟咏陈毅元帅的这首诗时,我就会想到他,一个有着青松般坚强不屈品质和无私奉献风格的老者——巴图,他以对生命的豁达与博爱,对党的忠诚与热爱,对青少年事业的无悔付出与执著,为这首诗做了最完美的诠释。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今年79岁的巴图老人,1997年从盟政协副主席岗位退下来后,怀着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