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兄妹合伙演假戏意外发生“凶杀案”钱平和妹妹钱琼都在重庆打工。怕吃苦的钱平刚卖了几天报纸,就折腾起来了。9月中旬的一天,他看到王林推销2003年的报纸杂志被很多单位拒之门外,就对王林谎称有个表妹在北城邮局上班,可以拉到大订户。王林心里正犯愁,听后马上承诺:“你帮我订一份报纸,我给你10块钱回扣,订200份以上再加500元奖金。”钱平一阵猛吃海喝后答应了下来。临走,他还向王林要了50元钱订金。钱平一个外地来的打工仔,哪有表妹在邮局上班呢?他骗了吃喝后就把事给忘了。10多天后,钱平从茶馆赌博出来,偏偏碰见了王林。王林焦急地询问他联…  相似文献   

2.
硕士研究生:从三年制到弹性学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研”热的持续升温,以及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教育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内不少大学纷纷探索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新方案。据悉,中国人民大学从2002级起,在大多数硕士研究生专业中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部分硕士研究生在两年或两年半毕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高校在部分学科中也试行硕士研究生“弹性学制”。  相似文献   

3.
随便找个学生问一问,大学里现在什么最热,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是“考研”。2004年考研人数为94.5万,2005年为117.2万,这说明更多的人已意识到,接受研究生教育,对个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但考研如此之“热”,也存在一些负面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毋庸质疑,所有的辩解,都是为了否认这样一个事实:研究生收费改革直接导致了考研人数的减少,考研温度因“收费”而骤降。2007年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1月20日开考,全国共有128.2万人报名参加2007年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与往年相比,今年全国考研首次出现“降温”现象,全国仅增加7000人,明显低于往年增长幅度。其中,广东省首次出现报考人数低于往年现象,上海比去年减少6562人,减幅为6.5%,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报考人数比2006年分别下降了13.5%、11.3%、11.3%和8%,北大亦降低9%左右。多数考生表示考研压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02,(4):56-57
“你理想的学历是什么”?如果问10名大陆的大学生,会有6个告诉你是“硕士”,3个会说“博士”,只有1个对“本科”满意。这是《中国青年报》2001年底完成的一项调查的显示。 2O02年1月26日,62万名考生参加了研究生入学考试,创下了考研历史上的最高纪录。大陆的大学生考研的热情似乎过高了,这不,参加20O2年研究生考试的考生心里刚有点儿谱,2003年的考研大军就已拉开阵势。  相似文献   

6.
剑路 《北京观察》2000,(8):28-30
魏杰:男.1952年生于西安。1974年西安师范毕业后参加工作.曾在西安市教育局及西安师范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79年大学未毕业提前考取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1982年9月研究生毕业后留西北大学任数。1984年考  相似文献   

7.
周立英 《北京观察》2003,(11):24-26
硕士——古语意为品格高尚,学识渊博之士。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居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之中,承上启下。硕士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有独立工作能力,能说会干,用人单位中意。硕士研究生在人才市场上很吃香是连续数年考研热高烧不退的起因之一;而连续四年大学本科的扩招使本科生感到就业的压力,今年是扩招后学生毕业的第一年,以北京为例至6月底有半数毕业生签约无望,为延迟就业压力学子们又纷纷返回课堂复习考研,这是连续数年考研热高烧不退的另一起因。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数字统计,北京市有173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研究生,占全国研究生培养机构总数的四分之一;以2001年为例,北京市在学研究生7.9万人,占全国在学研究生总数的五分之一。可见。北京是培养研究生的大摇篮。据查,1999至2002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招生增长率分别为:14.0%、19.6%、36.2%和20.7%。有句话叫“萝卜快了不洗泥”,接二连三的扩招,高速增长的研  相似文献   

8.
边城 《人权》2004,(3):25-27
一位研究生毕业后,放弃自己心爱的太阳物理专业,从北京远赴河南,创办“艾滋孤儿”学校。一些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他如何运作一所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学校?”甚至还有人对他表示怀疑,“他自己都还不能养活,又拿什么去救助那些‘艾滋孤儿’呢?”  相似文献   

9.
热心同乡,原来是“枪手经纪” 从西安外语学院毕业后,张国枫回到家乡乌鲁木齐做了一名英语教师。看到昔日同窗一个个考取研究生,有了更高的生活标准,他索性放弃了工作,回到西安备战研究生考试。  相似文献   

10.
在客家首府长汀县的山区铁长乡,2010年来了一位研究生毕业的台湾“80后”,他放弃“宝岛”内安逸的生活,不甘寂寞,前往闽西长汀发展茶叶产业,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1.
低年级学生早早准备考研,有多种动机:有人为就业增加砝码,有人为职业发展拓宽上升通道,还有人受到了周围环境或家长的影响。一些高校不切实际地鼓励低年级学生盲目考研,不仅制约了高校和学生自身发展,也给研究生培养单位造成困扰。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考研是一项战略决定,大学生盲目考研不可取。  相似文献   

12.
2002年"考研热"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让他去考研,因为他会进天堂;如果你恨一个人,你就让他去考研,因为他会进地狱……考研考研考研!那是一次人生选择。在考研热的背后,有着太多太多的辛酸、无奈。它反映了时代变革的需求,也折射出诸多的社会现实矛盾问题。1月26日,是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的第一天,全国62.43万考生在同一时间一齐奔赴各个考场。如此大规模的报考人数创下了建国以来研究生报考纪录之最,使得近年来一再掀起的考研热再度升温,呈现出白热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从"考研心态"看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青年探索》2002,(2):32-35
在研究生教育逐步取代本科教育而成为精英教育的今天,我国原有研究生招生制度显出了诸多弊端。本文透析近年来出现的“考研热”以及“考研专业户”现象,对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瞿雷 《春秋》2014,(1):12-13
胡也频引领 走上了革命文学路 冯毅之(1908—2002),字仙洲,原名冯仙舟,笔名峰毅、鲁风。.1908年生于山东省益都县(青州市)长秋村。他13岁人益都高等小学,1928年省立十中(益都)毕业,1929年秋号入济南l山东省立高级中学。由于他思想活跃、爱憎分明、主持正义,又有坚强的毅力和号召力,入校不久,就被推选为学...  相似文献   

15.
[案情简介]本案被申诉人原某 ,男 ,37岁 ,系某市工业学院自控系副主任(博士学位)。原某1984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 ,同年被分配到某工业学院任教师。1987年9月至1990年1月经学院推荐到东北大学攻读在职定向硕士研究生 ,并与学院签订了一份毕业后回学院服务8年的协议书。1991年9月至1994年9月 ,原某提出申请 ,经学院同意考入东北大学攻读在职定向博士研究生 ,期间 ,所在学院与东北大学为原某签订了《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协议书》。原某毕业后于1994年12月被学院聘为副教授 ,1997年9月16日被任命为…  相似文献   

16.
关倩 《人事管理》2001,(6):28-29
“与其匆匆上岗,不如考研待岗”,南宁某大学毕业生小静正是以这样坚定的信心苦学数月,最终找到了她较满意的毕业去向。小静学的是理科的某础学科,毕业前夕为早日步入社会而放弃了考研,想改行早日工作。经多方求职总算被录用,口头协议月薪1200元。但毕业后,该机构突然毁约。这时,她通常的选择是回湖南老家。但她认真分析后发现,回家乡小县城很难发挥专业特长,她下定决心考研,在学校附近租了房,活得很充实。  相似文献   

17.
学自然科学的谢经荣,发现要利用好土地,或是别的资源,不懂经济不行。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的研究领域开始偏向经济学。1989年谢经荣到英国留学,他的英国导师说:“中国是计划经济,英国是市场经济,我们教的是如何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土地,而你们计划经济是把土地批下去,没有价格,你学了没用。谢经荣说:“怎么没用呢?”因为,他知道1987年  相似文献   

18.
“恶人”郭正谊不久前,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何祚庥在接受采访时笑称,他“有幸”被鼓吹伪科学、伪气功的那帮人列为“四大恶人”之第四。其他三大恶人呢?何老答曰:第一位是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第二位是司马南,第三位是郭正谊。“恶人”郭正谊,现年66岁,是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兼科技医卫委员会主任。他于1955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1959年在该系研究生毕业。读研究生期间,研制成功用于重水生产的催化剂,并为中国第一座重水生产实验工厂所采用。毕业后留校从事稳定同位素化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李琳 《观察与思考》2007,(12):44-45
<正>过去高考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今用来形容研究生考试也不为过。考研热、考研经济、考研村等字眼不断地出现在媒体上,考研人数在不断地刷新。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研究生日益成为一种“学位教育”,计划拿一个硕士、博士学位,以提高自己的起点,但将来并不打算从事高教或科研的报考者越来越多。研究生入学考试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第二  相似文献   

20.
陈俊伟简介汉族,1957年7月生,广东南海市人,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94年12月至1996年3月先后在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商学院、南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商学院研修经济管理(研究生课程),1999年9月考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城市与区域经济博士研究生,2004年7月毕业,荣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委书记兼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今年以来,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按照“一牌三化”(即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有“岭南庐山”美誉的十万大山品牌,走新型工业化、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