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戴季陶主义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季陶是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右派的主要理论代表。他假借孙中山的名义,挖空心思地将孙中山的只言片语与孔子的一些观点联系在一起,编造出一个所谓“三、三、一”的理论系统,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能作部分”——三“达德”。他认为“智、仁、勇”是三种通行不变的美德,其中“仁”是核心,“智”是为了“知仁”,“勇”是为了“行仁”。这是它的“原理论”。第二,“所作部分”——“三达道”。他认为“民族、民权、民生”是三条人所共由之道,其中“民生”是核心,民族、民权都是为了实现民生。这是“理论系统”的“方法论”。第三,“择善固执”——“诚”。“诚”是指“决心”,是“民族精神之原动力”。他认为人心、意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肖永明  戴书宏 《求索》2013,(8):113-115
在理学视域中,“中”可以从“时中”与“在中”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内心情感尚未表现于外在行为,能够恰如其分。无所偏倚.这是“未发之中”,或称“在中”;另一方面,“中”指的是喜怒哀乐已发之后,表现于具体行事过程中,恰到好处,各得其宜,这是“在事之中”或称“时中”。二者之中,“在中”为体,“时中”为用。“和”实质上指的是“时中”的状态.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与“和”的关系中,“中”是“和”的本体,“和”是“中”的发用。“和”的修养功夫必须落脚在“中”.不能仅仅关注“中”的显发状态而不从根本上下功夫。其基本思路是“由中而和”。由于“中”并非实体.没有具体的实指的内容,需要通过“诚”,才能达到“中”的状态。“诚”是“中”的根本,而“中”是“诚”的外在显发。简言之.即“诚”能达“中”,由“诚”而“中”。  相似文献   

3.
汉字趣谈     
“木”(mù)是一个象形字,它是由最初的“■”逐步演变成“■”“■”“木”“木”。木字里的“-”表示树枝,“■”是树干“八”则是树根。这三者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木。中国人习惯  相似文献   

4.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实质是对“人”的认识,即关于“人”是“自然人”还是“社会人”、是着眼于“人际利益”还是“人态利益”、是否照顾到“代际利益”、是否承认“自然价值”、是立足于“整体利益”还是“局部利益”、是从“眼前利益”出发还是从“长远利益”出发等问题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者”是什么词?前辈、时贤看法颇不一致。有认为是“特殊指示代词”同时又是“语气词”的;①有认为是“称代之词”同时又是“语助词”的;②有认为是“助词”同时又是“语气词”的;③也有认为是“辅助性代词”的。④本文从“者”的几个语法特点入手,谈谈“者”的词性。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已基本告一段落,科学总结“学教”活动的经验,巩固、深化“学教”活动成果,确保“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一、正确理解“学”与“教”的辩证关系“学教”活动的“学”与“教”与通常意义的“学习、教育”的关系应有所不同。通常意义的“学习”、“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并列关系,而“学教”活动的“学”与“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递进关系。“学”在于感知,解决感性认识;“教”在于认知,解决理性认识。通俗地讲,学习是基础,是手段;教育是深化,是目的。同时,教育又反过来促进“学习”反复进行,从而使教育向更高层次递进。因此,“学”与“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从“学教”活动的基本方法看:学习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行之有  相似文献   

7.
庄子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但它的相对主义与辩证法有无联系?我看是有的。如:“彼”与“此”,庄子看到了“彼”“此”的相互依赖,认为:“彼出于是,是亦因彼”,二者不可分割。他又看到了“彼”“此”相互渗透,认为:“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即“彼”中有“此”,“此”中有“彼”,这个思想是比较深刻的。它不同于“非此即彼”的思维方法。庄子认为生命过程中的“彼”“此”  相似文献   

8.
一个国家除了“法治”还需要“德治”,一个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以德治企”必然成为企业精神文明的重要任务。本文浅析“以德治企”中的“官德”“民德”和“企德”建设。 一、“官德”建设是企业“以德治企”的关键 “官德”建设是企业“以德治企”的  相似文献   

9.
三宝殿     
三宝殿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那么何谓“三宝殿”?三宝是指佛教中的佛、法、憎,“三宝殿”即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是佛家“珍藏经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和尚“燕...  相似文献   

10.
“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一年四季是乐园。”这是众多游客对瑶乡恭城的评价,也是恭城瑶族自治县经过近20年发展的见证。1996年以来,恭城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桠柑之乡”、“中国月柿之乡”、“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2007年被联合国评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典范”。今年被正式授牌命名为首批“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相似文献   

11.
陈江玲 《岭南学刊》2004,3(6):37-40
在“一国两制”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全面把握“一国两制”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要认识到“一个国家”是“一国两制”的核心,“两制”是在“一国”的前提下的“两制”,“港人治港”是爱国爱港者治港,高度自治不是“完全自治”。  相似文献   

12.
舍得与得失     
把“舍得”与“得失”分开来讲,“舍得”是因果关系,即“舍”是因,“得”是果;“得失”则是并列关系,即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两者反映的哲理都是深刻而耐人寻味的。“舍得”属理想主义思维,是愉快的给予或真心的施舍,表现的是气质、胸怀和境界。“得失”属现实主义思维,是以  相似文献   

13.
向明瑞 《前沿》2008,(8):42-45
韩非子在改造、吸收春秋战国道家、黄老学派“道”论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形上学理论——道理论,为其“法治”思想获得了终极性说明和支撑。在道理论中,“道”具有既“不可感知”又“可感知”的二重性,“理”是可以感知的,“理”是“道”在万物上的具体化。“道”与“理”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大一与小一的关系。遵循“道理”,取得做事最大成功的关键是治身,其途径是处“虚静”,以求积聚“精气”保存聪明智能,实现“无不克”的目标。而要在保持“虚静”、“无为”的状态下,运用好“法术势”治国,必须注重“朴实”、“参验”、“端直”、“适度”、“体道”、“慎刑”、“无暴政”、“无侵略”等原则,才可以达到治道、治身与治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李煌明  李保才 《求索》2007,(10):159-161
“孔颜之乐”是儒者所独有之乐,也是圣贤所独有之乐。此“乐”,由“仁”得,包括“仁义礼智信”与“七情”在内的精神体验。“乐”从总体上说是“浑然与物同体”、“视元一物非已”的情怀,这是一个总纲;“敬谨”、“顺适”以至“七情”等则是总纲下的细则。总纲是贯穿于所有细则的精神核心,总纲与细则共同构建起“孔颜之乐”。  相似文献   

15.
在一道试题的“立意”、“情境”、“设问”三要素之中,“立意”既是前提又是目的,“情境”是“立意”得以贯彻落实的依据和条件,“设问”则是依据“情境”贯彻“立意”的具体的方法和步骤。简言之,“立意”是“情境”和“设问”的基础和方向,“情境”和“设问”则反过来要服从和服务于“立意”,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第36题的“立意”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这一重要决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因而,颇具时代感和思想性,是非常可取的。但是,所提供的“情境”和“设问”不够确切和合理。在提供“…  相似文献   

16.
基于知识人假设的知识型员工引导激励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励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前提的,传统的人性假设不适用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是“知识人”,他们具有“利己性”、“公益性”和“理性”。基于“知识人”假设构建的知识型员工“引导激励模式”是:满足“知识人”的“利己性”,引导“知识人”的“公益性”,促进“知识人”的“理性”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李家泉 《台声》2001,(5):13-14
自李登辉以来,台湾社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凡主张“台独”或倾向“台独”的人,都说他们是“爱台湾”的。最近一年来愈演愈烈。   李登辉是自称“爱台湾”的人,主张“台湾优先”、“台湾第一”、“台湾生命共同体”,并且自比摩西,希望率领台湾人“穿越红海”,去自建“台湾人的国家”。   吕秀莲是自称“爱台湾”的人,张口闭口“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湾人民的意愿”、“台湾人民的幸福”,说什么“台湾是属于台湾人民的”,“台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金美龄是自称“爱台湾”的人,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最近台…  相似文献   

18.
“数字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亮点,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同时,“数字奥运”是“奥运战略”和“数字北京”的战略结合点,是“数字北京”发展和前进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研究“数字奥运”与“数字北京”的关系,对于科学的制定首都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数字奥运”建设任务,更好地推进“数字北京”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人们通常是用西方形而上学的观念来看待老子的“道”,要么认为“道”是精神的存在,要么认为“道”是物质的存在。然而老子并没有像西方哲学家那样去探究世界是由物质还是由精神所构成,而是思考存在的意义问题。“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而是指“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道”所蕴含的“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是“众妙之门”,天地万物由此而生,故老子以“道”这种“有”与“无”对立统一的存在境界作为天地万物得以产生存在的形而上根源,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在“道”的“有”与“无”矛盾转化中生生不息的逻辑过程。老子“道”的本体论显示了东方形而上学不同与西方形而上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摘     
“发展”与“变化”的区别在辩证的发展观中,“发展”与“变化”的涵义不完全相同。从哲学涵义来看,“变化”是“改变”的意思,它是指包括“发展”在内的事物的一切变动。而“发展”虽然也是一种变化;但“发展”所以被称为“发展”,其根本的标志则是指:事物在规模、结构、程度、性质上发生了大的变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