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改革与革命的若干不同理解沈宝祥邓小平同志一再把改革与革命相联系,他指出,改革是一场革命性变革,我们把改革当作是第二次革命。他在一次同外宾谈话时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十四大以来,许多论著都在论述阐释这个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论著对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这一理论主要是围绕着如下十大命题展开的: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一场伟大的试验、伟大的实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赶上时代,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对外开放;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个“是否有利于”是判断改革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是我党的关键选择,是中国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时期,在改革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矛盾,主要体现在价值和制度、“放”和“控”、权力和权利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内在障碍。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些矛盾,我国改革才能走出困境,才能进一步推进、深化。面对困境,我国改革的难点在政治体制改革,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法律,突破点在于打破权力和利益勾结的格局,建立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高度重视机构改革工作,早在改革之初,他就向全党发出了“精简机构”的号召,并称这是“一场革命”。根据这一论断,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直接阻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按照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二中全会的要求,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启动我国第七次政府机构改革,人们称为“第七次革命”。按照改革方案的部署,各级政府要齐心协力,一年内保证改革方案顺利实施,三年内精减分流人员全部到位。纵观此次机构改革的艰难步履,本文试图探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同志多次提出并强调的这个新观点,由于已经成为十四大报告立论的逻辑起点,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为什么要把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归结为当代“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观点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革命论是怎样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值此深入学习十四大文件之际,是有必要加以探讨和回答的。  相似文献   

7.
改革,是一场革命,少不了一场陈旧与创新的较量。因为要较量,就少不了一场阵痛,两种改革观由然而生。一种是,真改革,真革命,改革者成为“真心英雄”。在真改革企业,低效资产在运动中靠上高效资本,实现增值增效;一个个无所事事的“南郭先生”被清理门户,推上劳动...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全部问题的制度性根源,不仅危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建设,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股市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对于恢复资本市场功能、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要实现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应以对价理论为依据,考虑各方利益,制定出统一、合理的对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更新,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对我国目前进行的这场改革的性质、意义所作的这些精辟的结论,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要推进和深化改革,使之真正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变革过程,还必须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10.
机构改革为何越改越难?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一是中国人的“政府全能情结”根深蒂固;二是难以协调解决政府官员们的利益;三是政府双重角色的两难抉择,政府既是“革命者”,又是“革命对象”.我们只有找到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把政府机构改革搞好.  相似文献   

11.
大连轻工业学院大学生马列原著读书会的蔡蕴同在来稿中认为:我国的改革方向不应“自上而下”进行。“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其弊端有四:一是加重了国家主要干部的负担。改革是一场革命,牵一发动全身,我们的国家大,人口多。  相似文献   

12.
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与案件管理机制改革是检察权运行机制变革的两个互相联系的重要载体。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重塑了检察机关办案主体,案件管理改革是检察机关业务管理的一场“革命”,二者相辅相成。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是检察权运行去行政化,实现适度司法化的过程,需要案件管理机制与之适应作出相应调整。案件管理机制改革通过吸收分解行政化职能、强化内部监督、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和完善业务考评制度等机制,可以为主任检察官制度构建配套的管理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机构改革为何越改越难?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一是中国人的“政府全能情结”根深蒂固;二是难以协调解决政府官员们的利益;三是政府双重角色的两难抉择,政府既是“革命者”,又是“革命对象”。我们只有找到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把政府机构改革搞好。  相似文献   

14.
“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突破口。“包产到户”的实行,不仅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而且推动了整个中国的改革进程。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实行“包产到户”是历史的进步,“包产到户”的实践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即改革和发展必须建立在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5.
张妮妮 《工会论坛》2007,13(3):124-125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邓小平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著名论断,化解和排除各方面的障碍,适时推进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深化改革,把改革进行到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政府意识是理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问题的突破口.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意识的载体.利用定性分析软件Nvivo对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革命”和“改革”词汇展开词频分析和相关的文本内容分析,再用定量分析软件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来回答如下问题:“革命”和“改革”的政府意识是如何演变的?它们之间到底是替代关系还是催化关系?如此基于中国事实,站在中性实然立场,运用定量实证方法展开政府意识文本研究,考察“革命”意识与“改革”意识在时间历程上的关系,观测我国政府意识现状及其变化规律,把握我国意识形态现实所处的时代坐标方位,将有助于洞悉中国社会转型深层问题,把握中国时代脉络,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7.
所谓人口革命 ,是指伴随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变化 ,人类对自身生产即人口再生产在其数量、质量、结构和人口的空间运动等方面作出的相应调整和改革。每一次人口革命都意味着人类发展新的变化 ,形成新的人口供求关系 ,带来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口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社会规律改造自然与社会能力的发展。新人口革命呼唤观念的突破和理论上的创新。(一)新人口革命需要深化对生产力本质的理解 ,实现“两种生产”的协调统一建国以来 ,我国人口发展先后经历两次转变 ,初步完成了两次人口革命。这两次革命在马克思“两种生产”理论指导下 ,…  相似文献   

18.
农村税费改革,被称为继农村土地革命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村“第三次革命”,从实施以来,在广大农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滞后,使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陷入窘境。如何在农民负担减轻和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为农村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关键在于体制创新和加强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机构改革思想的理论创新,是邓小平机构改革思想形成与成熟的标志,也是邓小平机构改革思想的精髓。主要有以下三大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之一,提出了“精减机构是一场革命”的科学论断1982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讨论机构精简问题的工作会议上作了《精简机构是一...  相似文献   

20.
遵义会议是一次改革的会议,适应了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遵义会议形成的领导集体、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以及此后运用的机动灵活的军事策略,是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独立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取得的成果,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理论源泉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