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稳定和谐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上海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必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基础上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治安体制改革:迈向“多中心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治安体制是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构成,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来看,中国社会治安体制经历了从静态模式到动态模式的转变,已经形成了一些有效的社会管理方式和机制。在“十一五”规划期间,中国社会治安体制改革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来自农村、非公经济组织、流动人口、非传统安全领域的社会治安问题对深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国际经验和新公共管理理念来看,对中国社会治安体制改革白芎滦化应该倡导“多中心治理”理念,以社区为导向。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4,(4):7-7
要着力抓好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以事要解决为目标,以维权促维稳,注重源头维稳、依法维稳,完善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健全群众权益维护机制,把大量社会矛盾有效化解在基层;要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严打高压态势,完善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长效机制,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切实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强调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不仅表明党和国家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勇气和智慧,而且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加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高校校园内外部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前"象牙塔"式的宁静被打破,高校中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应急事件.高校应急管理不仅是适应我国社会变化发展和弥补高校应急管理缺陷的客观要求,也是维持高等教育发展与稳定和维护高校自身形象的客观需要.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理念缺失、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法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应急管理工作应该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健全应急管理预警、信息沟通、管理训练和恢复评价机制,完善高校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惟有如此,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应急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省委六届八次全会根据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研究推进依法治省方针,讨论并作出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依法治省的决定》。这是贯彻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在我省的具体实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维护隐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执政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省委始终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省委六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治省"。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两院"和各地各部门也围绕依法治省的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加快了地方立法的步伐,加大了行政执法的力度,努力推进公正司法,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总的看,我省实施依法治省所取得的成绩还只是初步的,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大转型大变革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过去既有的许多传统认知和社会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快速而深刻的社会变迁需要,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自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以来,创新社会管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四个关键环节2010年以来,中央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在今年7月23日中央政治局"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专题集体学习时,  相似文献   

9.
<正>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资源。智库是智力资源的突出体现,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和标志,具有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有的学者甚至把智库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之后的"第四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智库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展现了跨越式发展态势。十八大提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2013年4月,习近平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推进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此同时,随中央反腐廉政建设的持续推进,反腐的新常态亦开始得到彰显。反腐新常态不仅确保各级党政机构的健康发展,有效提升党的执政公信力,也给各级领导干部提升廉政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反腐新常态也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廉政分析、依法执政、抵御风险等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自觉接受廉政教育、自觉坚持办事公开、自觉建立被监督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稳定的特征、类型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和荣 《唯实》2003,(5):73-75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 ,社会稳定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 ,表现为社会稳定的整体性、相对性、动态性以及时代性特征 ,从而使得中国的社会主要是一种变革型稳定的社会。把握当今的社会稳定特征 ,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国家层面提出了"互联网+"概念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如何借助互联网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构建治安防控网络,已经成为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基层公安机关治安治理为视角,探讨"互联网+治安防控"新警务模式,着力解决社会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坚持依法治国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还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就指明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法制改革的战略目标,是我国治国方略的新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对我国政治制度和法律建设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司法体制改革,对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司法制度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趋势,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已经建成。但是,由于受外部因素干扰、司法水平限制、诉争延滞不决、司法利益输送以及疏离社会实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法治化进程也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司法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从基本国情出发,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完善司法管辖体制,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相似文献   

15.
正推进地方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是中央的明确要求。十九大报告强调: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统筹各类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欲破解科学决策、依法治国和行政体制改革有机联系这一难题,应健全完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安:有喜有忧盼放心当一队队威武的巡警从你身边昂然走过,当新闻媒介披露一个又一个刑事犯罪分子被依法惩处,作为公民,我们会深深感到在我们这个社会,社会治安是倍受党和人民政府重视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社会安定、治安稳定是我国现阶段社会...  相似文献   

17.
分宜县钤山镇是于2003年10月由原苑坑乡、松山镇、大岗山乡、新祉乡合并而成,自组建以来,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法制教育,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镇,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为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司法行政权是我国国家权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公共权力之一。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9.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需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体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要看到,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府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国际环境、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人为本,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行政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20.
自2003年成都统筹城乡发展以来,在城乡管理体制、生产要素体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户籍制度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锐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走在了全国其他地区前面。准确认识和把握新常态下统筹城乡改革面临的新机遇,对于成都继续争当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排头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建议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以及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等六个重点领域改革,打造统筹城乡改革升级版,为我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