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泓 《探索》2001,(1):108-111
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依托,应当以现代化为导向,以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同时要实施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同步推进城市社会文化发展进程,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关键在人才.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最具基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工作.为此,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重点加强"三支队伍"人才建设;确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战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构建良好的用才、引才环境;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冰 《实践》2004,(10):15-17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强民族地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既能够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又能够通过道德的力量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和保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目的.……  相似文献   

4.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许多省份和地州市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从比较优势和潜在后发优势出发,把以“生态为衣、文化为魂、民族为体”的旅游业摆在了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的战略发展位置,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和行动方案。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在得到科学、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后,丰富的资源优势将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必将对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强大的综合推动作用。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告诉我们 ,从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发展过程 ,有其本身的内在规律。城市是我国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增长极。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既要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 ,又要遵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调节。在经济发展仍然较为落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本民族地区的市场经济,必然遇到基础产业薄弱、市场观念淡薄、市场发育缓慢、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劳动者素质低等许多制约因素。为此,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符合西部民族地区切实可行的对策性措施,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本文在此就以上几方面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同发达地区相比,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存在诸多困难,包括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的困难。因此,西部小康建设应该以完善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党和国家扶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为主体思路,采取多方面相应的实际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组织领导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上.他反复强调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指导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许多原则和具体措施,还深入实际,亲自指导.他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对今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齐凤元 《实践》2006,(4):44-45
内蒙古西部地处黄河中上游,是“河套人”的发祥地,是我国少数民族集聚、民族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多样共生、民族文化特点突出的地区。这里的先民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其民族特征独具魅力,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告诉我们,从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的发展过程,有其本身的内在规律。城市是我国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增长极。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既要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又要遵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1.
文力 《理论学刊》2001,(1):44-45
当前 ,制定西部民族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至关重要。本文将紧密联系西部民族地区的实际 ,谈谈对民族地区实施税收优惠的问题。一、正确认识西部大开发中的税收问题在西部大开发中 ,在关于民族地区税收优惠的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一是有人认为在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区的开发不能再走东部的减税让利的老路 ;二是有人认为西部民族地区没有税收优惠空间。对这两个问题如果认识不清 ,将直接影响整个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直接影响到各项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一 )西部民族地区的开发比东部沿海地区更需要税收优惠…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多为少数民族地区,在过去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受经济基础,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状况等制约,经济规模不大,现实生产力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化程度低,贫困人口集中等等。改革开放20年,西部的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成绩不可谓不大,但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而且还在不断拉大。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邓小平“两个大局观”理论的伟大实践,是国家区域经济开发实践的重大举措,是向贫困挑战,缓解东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城市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西部地区城市化模式问题,选择一条适合西部实际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狭长 ,地区发展不平衡 ,行政区和经济区不统一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 ,应选择开放式多极城市化战略 ,坚持可持续发展。扩大对外开放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加快各项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管理 ,增强城市综合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校期刊既面临着与内地省区党校期刊同样的问题,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党校期刊应在保持党校期刊特点的同时,体现地域特色,打造特色栏目。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党校期刊编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作平台,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有效缩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发达省区的距离,方便与内地作者、审稿专家进行沟通与交流,编辑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素质。编辑队伍的建设问题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党校期刊建设的一项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区位、社会特性和它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决定了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是祖国边疆稳定的可靠保证,是我国生态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对于维护乃至改善我国的自然资源基础意义重大。同时西部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建设和破坏并存的复杂状况.挑战严峻。表现为一是生态环境环境恶化严重,二是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三是生态文化观念淡薄。面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一是认知科学规律,提高环境承载力;二是要改变少数民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经济;三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四是增强生态理念,建设生态文化;五是提高人的素质,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南 《实践》2005,(2):21-22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加快西部发展,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正式启动至今,西部地区已在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东西部差距并未缩小反而扩大的现实,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国家和东部发达地区的支持和帮助是必要的, 然而更重要的是西部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认同机制是由民族认同主体、民族认同客体和民族认同内容构成的旨在实现民族认同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在维护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民族认同机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稳定功能,就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民族国家认同,奠定民族认同的血缘基础;二是优化民族关系认同,建立健全民族平等机制,搭建民族认同桥梁;三是优化民族自身认同,提升各少数民族自身综合素质,强化民族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熊伟  张劲 《探索》2005,(1):158-162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城市人口-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作为判断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协调程度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两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而提出西部地区应稳步加快城市化速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是公共危机的高发区,公共危机中的民族因素使危机管理具有复杂与多元特征。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策略在对西部民族地区公共危机管理中呈现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和研究。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的内生性与保守性,对公共危机的管理必须结合实际,从传统体制、社会互动、民族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索,建立一种持续、有效、稳定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