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共产党于1993年重建,重建之后的乌共经历了分裂、重组的考验,以其完善的理论、严密的组织、旗帜鲜明的立场,成为乌克兰社会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反对派政党。但从整体上看,乌共重建至今,实力和影响力呈下降趋势,最近几年支持率有所上升。究其原因,既有乌共自身发展建设问题,也有内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乌共的前景主要取决于其自身建设和斗争策略,特别是目前乌克兰局势动荡,乌共对国际、国内局势的看法及立场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相似文献   

2.
3.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其东欧政策进行了重要的调整。然而,冷战的阴云、国内的掣肘、个性的矛盾却使得在赫鲁晓夫时期调整后的东欧政策呈现出缓和与冲突、减压与控制的矛盾,同时也呈现出愿望与结果的背离。  相似文献   

4.
在导致苏联剧变的诸多因素中,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戈尔巴乔夫对东欧政策的核心是不干涉原则,但在其外交实践中,实行的是双重标准。对支持苏联改革的东欧国家,戈尔巴乔夫一般是采取不干涉政策,鼓励这些国家及其共产党的改革;如果有东欧国家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提出异议,或表示自己的国家和共产党不能照搬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方针,戈尔巴乔夫则直接支持这类国家的反对派。戈尔巴乔夫的这种态度对苏共的反对派无疑是一种鼓励,客观上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外交政策是凸显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资源要素之一,外交政策是否合理、明智和有效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发挥。20世纪40-60年代苏联对东欧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友好援助到强硬控制的变化过程,与此相伴的是苏东关系的渐趋紧张和苏联软实力的由盛转衰。  相似文献   

6.
7.
在意大利战后安排问题上,苏联同美英两国的争斗早在二战后期就已经开始。意大利问题主要是战前殖民地等问题。出于利用英美矛盾为自己谋利的目的,苏联并不打算削弱意大利。由于英美两国在处理意大利问题上具有优先权,只允许苏联名义上参与意大利事务,并没有实际发言权,导致苏联在意大利问题上的变化以及在东欧问题上的强硬,美苏矛盾趋于尖锐化。苏联战后安全带政策目的是将东欧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苏联对意大利政策与对东欧政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苏联从起初的不打算削弱意大利转变为不过分削弱意大利的政策,正是用来控制东欧并使其成为自己势力范围的政治筹码。这也成为美苏冷战的起源之一。  相似文献   

8.
苏联共产党与苏联知识分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联知识分子问题,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一个带有特殊性的重大问题.苏联知识分子对苏共的向背,实际上决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的成败.苏联知识分子曾经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起创造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辉煌业绩,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科学、文学和艺术创造中也取得了光辉成就.然而,与此同时,苏联知识分子也曾经在多次的政治运动中遭到压制和批判,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地位始终没有得到苏共领导应有的重视,在严密的行政领导和组织控制下,知识分子的作用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到戈尔巴乔夫时期,由于改革方针的错误,政治局势发生动荡,知识分子终于站到了苏共的对立面,抛弃了苏共,抛弃了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论述了苏共最终被苏联知识分子抛弃的原因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10.
北约东扩的历史由来--1985~1991年苏联、美国与东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3月和2004年3月,喧嚷一时的北约东扩已实施了两轮,其新增成员国已覆盖了原华约大多数国家。本文试图详细梳理和分析1985~1991年间苏联和美国对东欧的政策,阐述在东欧国家政治剧变的同时,其安全政策的根本性转向,从而揭示北约东扩的历史由来。  相似文献   

11.
东欧剧变后国家与教会关系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分析剧变后东欧国家与教会关系的演化。在对剧变前后国家与教会关系的特征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文章对于波兰、罗马尼亚和匈牙利政教关系的演化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苏联共产党是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由于无前人经验可借鉴并受当时国内国际环境的制约,苏共建立了以高度集权为特征的领导体制。这种体制对巩固苏共的执政地位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起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个人专权、压抑民主、破坏法制等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由于进行错误的政治改革,致使苏共领导体制迅速衰败,最终导致亡党亡国的悲惨结局。苏共领导体制的兴衰过程表明,执政的共产党必须根据自己面临的任务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使其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确保执政的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论苏联共产党的官僚特权阶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指出 ,苏联官僚特权阶层是在缺乏民主、高度中央集权的斯大林模式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苏联特权阶层在演变过程中显现出来的特点是 :隐秘性、专权性、保守性、欺骗性和贪婪性。为了防止特权阶层的出现 ,各级党的生活必须保持高度民主的、自由讨论的和战斗的性质。要对特权阶层制度进行改革 ,就要对它产生的根源作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 ,特别要对斯大林时期的党建模式同列宁时期的党建模式进行历史比较和分析 ,才能找到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16.
波兰剧变的一个客观结果是滋生了剥削阶级和权贵阶层 ,同时产生了大量失业和贫困人口 ,进而出现了制度及阶级性的贫富分化 ,贫富问题亦由此发生了质变。这在东欧剧变国家中也普遍存在。其贫富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私有制占统治地位后所导致的社会阶级及阶层的重新划分和剥削的复归 ,实质在于制度性的对财富不公正占有。波兰及东欧诸国出现的贫富问题值得研究 ,同时也是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将迎来创刊35周年华诞。 35年前,《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诞生,在杂志前身——《苏联东欧问题》问世之际,时任主编刘克明提出,我们出版这样一个刊物,是为了推动我国学术界开展对苏联东欧问题的研究,交流研究成果,加深我们对苏联东欧问题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8.
19.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地区的政治剧变使世界上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数量锐减,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如今苏联解体已经20余年,但国内外在有关苏联解体原因和后果等问题上的争论仍十分激烈。苏东剧变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为保持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有必要深入总结苏共失败的历史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共产党掌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