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肖华 《乡音》2011,(10):20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两次"改词"引起广泛关注。汪洋强调要变政协委员"建言献策"为"建言谋策",要从"依靠群众打天下"向"依靠群众治天下"转变。这虽是一家之言,但汪洋"改词"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入思考之后的执政理念之变。汪洋认为,他改"献"为"谋"是翻过字典的,因为"献"是"恭敬庄严地送给"的意思,感觉有"居高临下"之意,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  相似文献   

2.
郭象的独化说由"有"、"无"以及"玄冥"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郭象以"有物之域"来揭示"性分"是"独化"之"有"的方面,以"自得之场"来揭示"性极"是"独化"之"无"的方面,以"玄冥之境"来表征"独化"是"有"、"无"统一的圆融状态与精神境界。郭象的"独化"既是一种本体,又是一种精神境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命的存在和意义问题,实现"有"与"无"、"有为"与"无为"、"名教"与"自然"、"社会体制"与"个人自由"的统一,最终达至"独化于玄冥之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从人的历史生成过程中理解人的意义,这样的理解是一种"信仰"。觉"知"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怀"为人类福利而劳动"之"情",立"人类解放"之"意"——这是一种"知"、"情"、"意"相结合的"信仰"。基于人的生存实践来解读"信仰",这既立足个人的"感性"的生存体验,又阐明了人的历史生成性,同时又强调人的"类"的"继承性"。以历史的"类"的"继承性"和基于能动的实践生成性来对应所谓纯粹逻辑的或者直觉体悟的"先在性",无疑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个体"与"类"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内含着事物化与物化两个向度。一方面在"事物化"的层面看,价值概念构成了人对"事物"依赖性社会中"个人受抽象统治"的建构原则;另一方面从"物化"的意义上讲,价值往往被"非批判实证主义化"、"实体化"、"先验化"、"非实践化",从而使得仅具"历史正当性"的资产阶级价值获得"永恒信念"的外衣。如今,在社会现实中进行价值再造,不可能以"灵知主义"、"救赎"等观念来补救。我们需摆脱"观念批判"的套路转而植入政治经济学批判,方能真正理解"高位阶"的价值概念,同时必须在"人类感性活动"中辩证处理"低位阶"与"高位阶"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如皋市政协机关以创建"和谐家园"服务品牌为载体,不断放大服务品牌效应,增强政协组织活力,不断拓展"和谐家园"的外延,打造"理念最新"、"态度最好"、"效率最高"、"队伍最廉"的高品质机关文化。2009年,如皋市政协"和谐  相似文献   

6.
戴红 《北京观察》2004,(7):42-44
前不久,九三学社中央召开了"以人为本"理论研讨会.10余位与会专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和阐述了各自的见解.其中,如何对"以人为本"中的"人"做出准确诠释,如何认识"以人为本"论断的重大意义,如何理解"以人为本"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何认识"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以及在法律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等问题成为本次研讨会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曹健华 《湖湘论坛》2020,33(3):22-30
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任务,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必须坚持"远大理想"与"阶段目标"相结合,坚持"不丢老祖宗"与"发展老祖宗"相结合,坚持"赓续传承"与"革故鼎新"相结合,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坚持抓"关键少数"与管"绝大多数"相结合,全面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8.
苏枫 《小康》2011,(4):49-52
"第二天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看着太阳都觉得很恍惚,觉得浑身软绵绵的,好像站在悬崖上,就快要跌下去了。"在城市白领工作之余喜爱混迹的一个网站,常常有人发起各种投票。在一个名为"80后、奔三、没房、没车……你都占哪个?"的投票页面里,胡然把自己的票投给了"80后""、没房""、没钱"、"没车"、"没异性"、"没关系"、"没背景"、"没人要"、"奔三"、"没结婚"、"没戏"。  相似文献   

9.
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价值观,阐明树立学生"应然"与"实然"需要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运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关系,阐明构建"两点"与"重点"相结合的教学体系;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阐明采用探究法与授受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推进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必须改变干部选拔中的不良现象,包括:重视"拔"而轻视"选";重视"绩"而轻视"效";重视"青"而轻视"老";重视"识"而轻视"能";重视"忠"而轻视"孝";重视"暗"而轻视"明";重视"稳"而轻视"冒"。  相似文献   

11.
当前,正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民政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也是密切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拥护.但也要看到,"四风"问题在我们民政系统内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形式主义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虚"、工作"虚"、落实"虚"、成绩"虚";在官僚主义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实际情况了解"浅"、对群众感情"浅"、服务意识"浅"、团结观念"浅";在享乐主义方面,主要表现在"无"激情、 "无"作为、 "无"担当、 "无"原则;在奢靡之风方面,主要表现在"有"私心、"有"私欲、"有"私情、"有"私利.  相似文献   

12.
尔轩 《两岸关系》2014,(8):28-30
<正>近日,民进党内再掀"冻独"话题,并引发与反"冻独"的激烈较量。为避免争议扩大,民进党全代会定调冷处理"冻独"与反"冻独"提案。虽然此次"冻独"未获成功,但"台独"党纲已越来越成为民进党的沉重包袱,值得民进党内政治菁英切实反省与务实思考。"冻独"与反"冻独"激烈较量民进党务实派发起"冻独"。6月19日,民进党前"立委"陈昭南、郭正亮、前"陆委会"副主委童振源、美丽岛电子报副董事长郭子嘉等人草拟提案要求冻结"已完成历  相似文献   

13.
论人民警察不良执法心理、表现形式及其矫正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执法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民警素质的逐步提高和内外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公安执法形象有了明显的改观.但部分民警执法时仍存在着"图权"、"图利"、"图适"、"图便"的心理,表现出"扫荡式"、"钢丝式"、"传统式 "、"附属式"、"保障式"的执法行为.要实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目标,必须做到"五个加强":即加强"人"的教育,加强"案"的督查,加强"事"的查纠,加强"评"的创新,加强"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形而中"的审美文化史,我们的研究方法既不是单纯的逻辑演绎,也不是单纯的经验归纳,而是一种经验描述的方法。我们的审美文化史是要借助"审美思想史"和"审美器物史"的已有成果,在其预留的"箱体空间"之间进行运作。反过来,正是通过我们这种"形而中"的努力,才能把以往的"思想史"和"器物史"联系起来,以形成完整意义上的"美学史"。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对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制约共青团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共"、"青"、"团"三字同步弱化的问题.要通过创新发展"共"、"青"、"团"三字工作理念,进一步巩固政治性,扩大社会性,增强共青团的工作特性,进而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推动共青团的"三性"协调发展,"三力"统筹推进.  相似文献   

16.
陈予欢 《黄埔》2011,(5):36-39
刘峙(1892—1971)是"黄埔嫡系"著名军事将领,在民国时期曾经声名显赫,威震军界,被称誉为军界高层"不倒翁"和"福将"。他的军政生涯起源于黄埔军校,在"黄埔嫡系"八大金刚之中位居前列,身居高位权重一时,是蒋介石最为信任和倚重的"中央军"高级将领之一。其毕生维系"黄埔系",总以"黄埔嫡系"为荣耀,晚年以"黄埔老将"自居,坚决反对"台独",主张中华民族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面对"联合的行动"所遭遇的"差异"和"空间规模"的难题,哈维在对"全球化"和"身体"这两个极为不同的空间规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普遍的权利主张"和"争取最低生活工资"的斗争策略,以期克服差异和空间规模的难题,推动联合行动的展开。  相似文献   

18.
夏学銮 《人民论坛》2012,(27):74-75
新"24孝"是利用旧"24孝"的话语形式,构建新型"孝道"文化的一种尝试,但是不要因此把许多子女置于"不孝"的尴尬境地新"24孝"行动标准出台以后,招来许多议论。大部分意见是说"标准"较高难以实现之类,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是"孝"为何  相似文献   

19.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这几乎是理论学术界的"共识"。可是,最近有的学者却将马克思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简单地"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这种所谓的"命名"无非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是极其片面的。事实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三块",而恰恰是同一事物(即"新唯物主义")的三个不同方面,三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水乳交融、互涵互动,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离不开谁,片面强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足取的。"新唯物主义"之为"新唯物主义",乃在于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的"三位一体"。脱离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科学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支撑""滋养"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假辩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元晋秋  ;赖慧婷 《传承》2010,(21):32-33
人们对于生态问题和"人类中心主义"之间的诸多困惑,源于"人类中心主义"没有被明确。"人类中心主义"不同于"人类尺度"。"人类中心主义"包含双重趋向,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否定在于其对"物的尺度"的完全抛弃和人的自然属性方向的趋近,对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肯定在于其对"人的尺度"的彰显和人的社会属性方向的趋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