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东昱 《中国人大》2008,(10):24-24
4月20日,根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委员长会议的决定,食品安全法草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这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的第一部法律草案。委员长会议同时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2.
阿计 《人大建设》2008,(8):19-21
2008年4月20日,媒体消息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日前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同一天,已经过一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正式公布。5月5日,消防法修订草案亦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3.
立法     
《人民政坛》2014,(10):4-4
大气污染防治法公开征求意见 据中国日报网9月15日报道,国务院法制办近日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4.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8,(12):43-46
2008年4月20日,主要媒体披露的一条消息,令所有关注中国民主法治的人们为之一振。该消息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日前已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同一天,已经过一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正式公布。5月5日,消防法修订草案亦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5.
阿计 《人民政坛》2008,(9):13-14
2008年44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同一天,已经过一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正式公布。5月5日,消防法修订草案亦公开征求意见。对中国立法史来说,法律草案全公开无疑是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云南人大》2007,(5):18-20
制定物权法总的原则是什么? 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仅在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期间,人民群众就提出1万多件意见。那么.制定物权法总的原则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张宝山 《中国人大》2012,(19):15-16
采取委托立法方式,将立法项目委托给省地方立法研究会进行起草。常委会一审、二审之后两次将草案在省内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征求意见。公众自愿报名参加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征求意见座谈会,让公众向立法部门面对面地建言献策。多次召开专家学者论证会。  相似文献   

8.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开门立法的举措吸引了公众的眼球:一是将已进行三审的《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广泛征求意见:二是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改过程中涉及的起征点等问题举行听证会。立法听证在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尚属首次,堪称标志性事件,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进步。  相似文献   

9.
《辽宁人大》2008,(7):1-1
2008年4月2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了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引发海内外的关注。这是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的第一部法律草案,同时也成为新中国民主立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山东人大工作》2009,(4):63-63
据《人民日报》报道,2008年4月20日,食品安全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外界宣布,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一年来,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11部法律草案,均公开征求意见。公布法律草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  相似文献   

11.
2008年4月20日,官方媒体消息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日前已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同一天,已经过一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正式公布。5月5日,消防法修订草案亦公开征求意见。对于今年三月才履新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而言,法律草案全公开的立法新政无疑是历史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12.
阿计 《楚天主人》2010,(1):43-43
近年来,随着物权法、劳动合同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保险法等重要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全民意见,"民主立法"已成为公共话题。再往前追溯,一系列标志  相似文献   

13.
人大立法首次向未成年人敞开“怀抱”。8月17日,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从8月27日起的一个月内,条例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可以通过写信、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条例草案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阿计 《公民导刊》2005,(12):3-3
今年7月10日,《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9月27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部门就个税起征点问题,召开了全国人大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与此同时,各地人大召开立法听证会,公布法规草案的消息也频频见诸报端……留下了一连串民主立法足迹的2005年,堪称一个前所未有的“民主立法年”。  相似文献   

15.
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法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直接听取群众意见,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使公民参与立法的过程成为广泛集中民智、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吴邦国委员长的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我们在立法中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地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提高立法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20日,官方媒体消息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决定,今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予以公开,向社会广泛征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会后,法制工作委员会将草案印发各省(区、市)、中央有关部门和法学教学研究单位征求意见,中国人大网站全文公布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减灾》2007,(10):57-57
日前,《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立法机关发扬民主集中民智,正努力制订一部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胡健 《公民导刊》2007,(11):55-55
从9月5日开始,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笔者作为工作人员参加了相关的工作。10月10日是征求意见截止的日子,盘点35天来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既有喜也有忧。喜的是各地的环保、水利等部门积极建言献策,提出的意见专业而且富有建设性;忧的是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并不算高,与物权法草案、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的“盛况”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20.
就物权法来说,它被公认为私权领域最重要、与百姓关系最密切的法律,将其草案向全民公布,征求意见,可以吸收更多、更广泛的民意,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立法过程同时要成为一个说法、说理的过程,公众通过参与这个过程,增强对法律草案的理解,这样,所立之法就易于被公众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为法律将来的执行消除了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