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5·12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一个个青年奔赴灾区志愿服务并在全国各地踊跃献血的时候,当达赖集团组织"藏独"分子策划实施打砸抢烧暴力事件、破坏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的时候,当一些西文媒体散布违背、歪曲事实的信息的时候,当一些政客居心叵测妖魔化中国的时候,青年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祖国最朴素、最深厚的感情.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令人动容,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8月3—7日,我随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案例研究——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课题组,赴四川省绵阳市开展调研活动。这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7年后,我第一次这样深入地走进绵阳,走进曾经的地震灾区,融入到群众中去……这对我来说,不仅机会难得,更让我感慨万千。平武县响岩镇8月5日一早,我与调研组成员踏上了去往绵阳市平武县响岩镇的行程。平武县地处山区,距离绵阳市区较远,也是当时汶川地震的极重灾区。通往响岩镇的道路有  相似文献   

3.
四川汶川地震灾情牵动着机关事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各地机关事务部门党员干部和职工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积极为地震灾区捐款。为此,本刊记者电话采访了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机关事务部门,了解到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为灾区捐款献血活动,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崇高精神。  相似文献   

4.
当年唐山地震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举世同悲。如果将32年前唐山地震时的"抗震救灾"与这次汶川作对比,不难看出政府执政观念、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5月12日下午,当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过去整整一年之际,"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活动在震中汶川县映秀镇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10月9日,记者来到重灾区农村探望"5·12"汶川地震伤员。看到一排排新建的农房,记者感到一份踏实,真为灾区的农民有这样好的  相似文献   

7.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08,(23):18-19
"救人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一线生还希望,我们就要作出百倍努力。"在汶川地震的救援现场,一大批伤员被从深度埋压的废墟中营救出来。而在汶川地震的当天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刚刚听取完国务院法制办关于防震减  相似文献   

8.
姚建年 《中国人大》2008,(23):10-10
"这次修订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把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这是令人高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同时,有关地震的预测、预报,委员们也发表了富有见解的言论。在此,刊发几位委员的发言。  相似文献   

9.
李重庵 《中国人大》2008,(23):11-11
"这次修订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把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这是令人高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同时,有关地震的预测、预报,委员们也发表了富有见解的言论。在此,刊发几位委员的发言。  相似文献   

10.
丁仲礼 《中国人大》2008,(23):10-11
"这次修订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把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这是令人高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同时,有关地震的预测、预报,委员们也发表了富有见解的言论。在此,刊发几位委员的发言。  相似文献   

11.
正来参观"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时候,恰逢四川省第二十一届"科技之春"科普活动月在纪念馆前做宣传,现场有工作人员通过讲解、发传单、布置宣传栏等形式介绍科学减灾的知识,不少村民和游人驻足观看。科技已经深深融入了地震后的这片土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前,北川乃至整个绵阳市的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手段都比较落后。地震发生后,在  相似文献   

12.
"这次修订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把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这是令人高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同时,有关地震的预测、预报,委员们也发表了富有见解的言论。在此,刊发几位委员的发言。  相似文献   

13.
"这次修订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把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这是令人高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同时,有关地震的预测、预报,委员们也发表了富有见解的言论。在此,刊发几位委员的发言。  相似文献   

14.
"这次修订防震减灾法,特别是把汶川地震抢险救援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法律,这是令人高兴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分组审议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时,委员们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同时,有关地震的预测、预报,委员们也发表了富有见解的言论。在此,刊发几位委员的发言。  相似文献   

15.
张欢 《小康》2013,(5):48-49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获得补偿。关键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四川芦山地震,又一次巨灾。五年前的汶川,三年前的玉树,一次次灾害相似而又不同。汶川地震应急救援的经验和教训总结了多少,学习了多少?当芦山地震灾难突发,正是对汶川地震经验教训总结效果的一次检验。芦山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任务仍艰巨而漫长,不妨先就"72小时黄金期"的应急响应和生命救援工作与五年前进行一个粗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7月19日上午8点,省血液中心的采血车辆开进了省政协机关,为无偿献血的干部职工采血。据了解,暑期常常是采供血紧张的时期,加上前一时期天气变化较大,献血人数大大减少,血库血源供应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根据省政协领导的要求,省政协机关主动联系省血液中心,积极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无偿献血。在三个多小时内,先后有1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四周年了。2012年4月21日,审计署公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审计的结果。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部分单位违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屡发。三台县最大的一间单人办公室面积66平方米,超出县级直属机关科级干部使用面积9平方米标准的6.3倍。  相似文献   

18.
汶川新生     
江萍 《时事报告》2011,(5):22-25
“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短短两年多时间,就能在满目疮痍的地面建立起一个个崭新的城市。”这是外国专家实地考察地震灾区后发出的由衷感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年后,我们看到:丰饶的原野、巍峨的厂房、漂亮的街道、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能抗9级地震的学校……以一步跨越几十年的速度,从废墟里“长”出。地震灾区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什么力量创造了这一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9.
网上传言,说这次四川汶川地震前,当地曾出现这样那样的预兆。有人以此质疑我们地震预测预报意识和能力。专家认为——目前,人类还缺乏对地震规律和地震机理的认识,这大大限制了我们对地震的预测能力,因此,地震预测是一个全球性的科学难题,它难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互动邮箱chinatoday@china.com.cn或@今日中国ChinaTodayv中国在灾害面前的成熟和理性贵刊第4期报道了4·20芦山地震,而今年也是汶川地震五周年。5年前,汶川受难,举世皆悲;5年后,芦山再震,全球聚焦。回首抗震救灾历程,国际社会如今纷纷以"反应迅速"、"高效有力"、"成熟理性"、"以人为本"来描述中国式救援的成功,赞扬中国在地震灾害应急和救援方面的体制优势。世界舆论普遍认为,从汶川、玉树到芦山,中国人民万众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