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东府(2015]68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东莞市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程序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5年8月18日东莞市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规范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的程序,根据《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  相似文献   

2.
立法后评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评估目标、评估主体、评估对象以及评估程序和方法等基本问题上还处于探索性阶段,需要从理论上予以梳理,从制度上予以构建。引言按照我国学者的理解,地方立法后评估,一般是指在地方性法规、规章颁布实施一段时间后,结合其实施情况,包括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对特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进行的评价,从而为地方性法规[1]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令第181号《贵州省政府立法第三方起草和评估办法》已经2017年12月15日省人民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代省长谌贻琴2017年12月27日第一条为规范政府立法第三方起草和评估工作,提高地方立法质量,保障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全面正确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贵州省地方立法条例》等  相似文献   

4.
媒体搜索     
《人民政坛》2012,(10):4-5
立法甘肃:拟出台国内首部规范公众参与立法专项地方性法规据新华社兰州9月26日电,利用电子邮件、信函等表达立法意愿,对不合乎上位法的地方性法规提出废止建议,甘肃公众未来参与地方性立法也将"有法可依"。记者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获悉,《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提请省  相似文献   

5.
《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实施满一年需要继续实施的,应当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那么,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如何做好涉及临时性许可的政府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工作?对此,笔者有两点看法:一、正确理解《行政许可法》的立法原意《行政许可法》遵循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现代理念,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级政府规章之间(即中央与地方、人大与政府之间)的行政许可设定权限作出了专门规定。其中,关于省级政府规章的许可设定权限,一方面考虑到立法的初衷就是要解决行政审…  相似文献   

6.
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72条第二款规定将立法主体扩大至设区的市,据此,本文以76个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为样本就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立法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目前,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立法主要存在立法的地方特色有待进一步加强、重复立法现象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应遵循科学性原则,重点考虑执行性法规与创新性立法的比例关系、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与地方规章的协调关系;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应当遵循不重复上位法的法治原则。  相似文献   

7.
人大动态     
甘肃拟制定国内首部公众参与地方立法条例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表达立法意愿、可向地方性法规制定机关提出修改废止建议、参与法规制定可得物质补贴和精神褒奖……近日召开的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了《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据悉,该草案是迄今为止国内首部在地方性法规制定领域引导、鼓励和规范公众参与活动的专门性、创制性地方性法规草案。省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做好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地方立法,做好立法工作组织协调,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处理好地方性法规与地方政府规章(以下简称规章)的关系.它有助于综合利用立法资源,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更好地维护法制统一.本文针对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中出现的新情况,对做好立法工作协调谈点建议. 一、规章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基本依据 地方性法规是指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抵触的前提下,制定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07号《河南省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程序规定》已经2007年6月26日省政府第18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省长李成玉二○○七年七月十日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国务院令第322号)和《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立法程序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具体负责省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工作。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省辖市人民政府需要报请省人民政府拟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制定规章的,应当在每年的10月底…  相似文献   

10.
新闻点击     
《公民导刊》2012,(11):3
甘肃:公众可参与地方性立法《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近日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有别于现有法规对公众参与立法的原则性保障,该草案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形式、公众意见的处理,以及公众参与立法的激励和补偿制度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据了解,这是地方性法规制定领域国内首部引导、鼓励和规范公众参与活动的专门性立法。《草案》规定,"公众可以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电话、面谈、参加相关会议等  相似文献   

11.
对地方性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是地方人大为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量采取的一种新形式。据统计,近7年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先后对20多部地方性法规进行了立法后评估。(1月7日《法制日报》)  相似文献   

12.
立法     
《人民政坛》2012,(10):4-4
甘肃:拟出台国内首部规范公众参与立法专项地方性法规 据新华社兰州9月26日电,利用电子邮件、信函等表达立法意愿,对不合乎上位法的地方性法规提出废止建议,甘肃公众未来参与地方性立法也将“有法可依”。记者从甘肃省人大常委会获悉,《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有别于现有法规对公众参与立法的原则性保障,该草案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形式、公众意见的处理以及公众参与立法的激励和补偿制度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据了解,该草案是地方性法规制定领域国内首部引导、鼓励和规范公众参与活动的专门性立法。  相似文献   

13.
《天津人大》2015,(3):38-41
为了客观评价地方性法规的立法质量,判断立法目的实现情况,为法规的修订、废止、新立或延用提供依据,市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有关部门实地调研、学习全国人大及部分省市先进经验等方式,开展了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工作方案的研究,制定了《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实施方案》,以期指导立法后评估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正>地方立法质量反馈又称立法后评估、立法质量评估、立法效果评估、立法"回头看",是指在地方性法规实施一段时间后,由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行或者委托他方,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地方性法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为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和废止提供依据的活动。对地方立法质量进行反馈,有利于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有利于保障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治。河南省《地方立法质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规草案和规章程序规定》业经2002年9月29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政府第110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方性法规(以下简称法规)草案和规章制定程序,提高法规和规章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国务院《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子邮件、信函等表达立法意愿,对不合乎上位法的地方性法规提出废止建议,甘肃公众参与地方立法将有法可依。前不久,《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草案)》提请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有别于现有法规对公众参与立法的原则性保障,该草案对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制度形式、公众意见的处理以及公众参与立法的激励和补偿制度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良法之治是法治的基础,一部良好的  相似文献   

17.
据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近日启动对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立法后评估工作。这是上海市首次对地方性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到今年年底,这部自2003年开始施行的条例将接受有关政府部门、人大代表、社会公众、专家学者等机构和个人的系统评估,  相似文献   

18.
应当说,法律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两者立法权限的规定,原则上是清楚的,但在实践中又往往界限模糊,不易区分。为了更好地促进地方立法工作的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应有作用,有必要对两者的立法权限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这一次对《保护条例》立法的后评估,也是市人大自依法行使地方立法权以来,首次对地方性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就立法而言,这两个环节也包含了两个创新:《保护条例》立法过程中采用立法听证的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开门立法这是一个创新;这次对《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后的社会效果、存在的问题的“回头看”,立法后评估又是一个重要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正>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立法层级而论,二者都属地方立法。不过,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立法权限划分并不十分清晰。换句话说,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对应同一法律调整对象,什么情况下应制定地方性法规,什么情况下应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立法实践中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此,笔者结合新修改的立法法就这一问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以求教于大家。首先需要厘清二者的概念。第一、从立法主体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