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均予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派来广东建党的负责人之一、广州市委重建的组织者和外县工委的上级领导,在广东党组织的重建和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是广州共产主义小组(亦称广州共产党小组),成立于1921年3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国内六个共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各国党一般把第一次党代会以前成立的共产主义性质的名称很不相同的各种组织,统称为「共产主义小组」或「马克思主义小组」,例如捷克、罗马尼亚、日本、朝鲜、印度共产党「一大」前的共产主义组织,通称「共产主义小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旅欧组织的建立、称谓与作用赵云云中国共产党旅欧组织经历了由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巴黎小组)、中共留法组、中共留德组、中共留德法组到中共旅欧支部的发展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地方组织之一,在党的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一、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巴黎小组)...  相似文献   

4.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一个重要的实际步骤。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不能不研究共产主义小组的问题。近些年来,党史界对党的“一大”前各地的建党活动作了许多考证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何时出现“共产主义小组”这一名称的问题上仍有疏忽。有的说是1926年苏联人葛萨廖夫首先使用的;有的说最早是1936年陈潭秋使用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1987年版在“共产主义小组”的注释中作了这样的表述:“这些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纪念日.然而全国各地早期共产党名称并不一致,有的叫"共产党",如上海;有的叫"共产党小组",如北京;有的叫"共产党支部",如湖北.但它们都是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一词,是后来赋予的.  相似文献   

6.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各地建立的早期共产党组织,后人都把它称之为“共产主义小组”。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这个名称却不符合当时的事实,当时不叫“共产主义小组”,而是直接叫共产党。“共产主义小组”的名称是在党成立15年后才提出并在建国后广泛应用的,这种表述方法,等于把中国共产党组织成立的年限推迟了一年,把1920年加  相似文献   

7.
党的创立时期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准备阶段。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到一九二○年八月上海党的发起组产生以前。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工人阶级独立登上政治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第二、组织阶段。从一九二○年八月到一九二一年七月党成立之前。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各地出现了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即共产主义小组)。这些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出现,从组织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8.
<正>90年前,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批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拥护者产生了要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党的强烈愿望。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等相继在上海、北京、长沙、武昌、济南等地建立起党的早期组织。但在当时,还没有给即将诞生的党确定名称。曾经叫"社会党"。有资料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时曾叫"社会党"。这是因为陈独秀在  相似文献   

9.
陈永红 《广东党史》2007,(1):F0003-F0003
广东共产党组织的创始人陈独秀、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1920年8月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即函约各地组建支部。陈独秀的学  相似文献   

10.
李健 《党建》2011,(8):46-4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武汉大学在历史上曾经为建党作出过重要贡献。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师,是我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校之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等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武汉大学校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有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周佛海5位武汉大学校友。  相似文献   

11.
"共产主义小组"是多年来对中共上海发起组的习惯称谓。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习惯称谓遭到质疑,"党的早期组织说"开始出现在各种教材之中。通过对相关史实的梳理、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中共上海发起组并非共产主义小组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出席大会的有15人,其中正式代表12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他们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共产主义小  相似文献   

13.
1920年秋,陈独秀委托即将应聘去法国里昂大学任教的张申府,在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中建立共产党小组。同年底,张到巴黎,首先发展了刘清扬;后来,张、刘二人又发展了周恩来。赵世炎、陈公培已在国内加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此时,也转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他们通过留法勤工俭学中的"工学世界社"、"勤工俭学会"等进步团体,开展革命活动,扩大组织。1922年夏,在巴黎正式成立了包括旅法、旅德、旅比3个支部的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不久,党中央和团中央通知,将"少共"更名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同时,由已经参加了共产主义小…  相似文献   

14.
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知识界较为广泛地流传,得到不少青年的拥护。1920年,王右木在上海了解到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情况后,开始考虑在四川筹建党的组织,并决定先集中力量从事革命理论的宣传工作。于是,“五四”以后四川第一个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任务的群众革命组织——“马克思主义读书会”成立了。  相似文献   

15.
彭湃在日本留学时,施存统发展他加入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写信告诉陈独秀。彭湃回国后到广州找陈独秀,由于彭湃已经远离日本小组和上海小组,从党员属地管理出发,陈独秀让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负责人谭平山吸收彭湃加入广东小组,时间是中共"一大"召开前的6月中旬,所以,彭湃是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人之一。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人们都把党的“一大”前各地早期组织的名称统称谓“共产主义小组”。但是,近几年对中国共产党创立史的深入研究,弄清了中国共产党各地早期组织的原始名称不  相似文献   

17.
魏忠 《党史文汇》2001,(6):23-23
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 ,有一批少数民族党员 ,他们为了党的创立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 ,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作出了重要贡献。邓恩铭 :党的“一大”代表中惟一的少数民族代表邓恩铭 ( 1 90 1~ 1 931 ) ,贵州荔波人 ,水族。他 1 91 8年考入济南省立一中 ,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1 92 0年与王尽美组织励新学会 ,创办《励新》半月刊。 1 92 1年初 ,又与王尽美共同发起成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 ,并为领导人之一。 7月他代表山东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是到会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 ,也是惟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于中共一大召开之前成立的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其成员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是国内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6个共产主义小组之一。她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之际,本文试对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和发展的原因及启示作些探讨。一、关于促成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和发展的地方原因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全国各地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成立,宏观上具有共同的原因;而与宏…  相似文献   

19.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0月建立至今已70年。在各地小组中,北京小组是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它为全国统一党组织的创建和推动北方各地党的早期  相似文献   

20.
<正>陈炯明成也惠州,败也惠州。他曾权倾一时,创造了"惠州人的广东"。陈独秀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之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两人虽然立场、地位迥异,但却拥有相似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理念,热心新文化运动。1921年1月中旬至9月,受陈炯明之邀,陈独秀出任广东全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一职并在广东建党。在粤期间,陈独秀虽然受到省议会的一些议员、教育界的学阀、政客、孔教徒、守旧派、基督徒等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