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一生,是竭尽全力地为祖国和人民的前途进行奋斗的一生,他的八十七年生涯中贯穿着一条热爱祖国的红线。最为可贵的是,陈嘉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活动,是随着时代巨轮的前进而不断向前发展的,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社会的变革如此剧烈,时代前进的步伐如此迅速,但陈嘉庚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奋勇前进。作为爱国华侨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2.
陈嘉庚先生不仅是著名的华侨领袖、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而且也是一位对东南亚侨居国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杰出人物。他一生的活动,不仅在神州大地,而且在东南亚乃至世界范围,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早在二、三十年代,陈嘉庚先生就引起了外国的华侨研究家及有关人士的注意,并在他们的著述中有所记录和论述;战后,随着陈嘉庚的影响日渐扩大,外国学者系统研究陈嘉庚的论述等也  相似文献   

3.
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及华侨史上最著名的华侨领袖。他不仅是一位企业家和教育事业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尽管陈嘉庚在中国近、现代史及华侨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但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的精髓是什么?表现在那里?如何来评价?不少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中肯的评述,给人以启迪。有些学者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例如:有的认为“陈嘉庚在政治  相似文献   

4.
陈嘉庚与印尼华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分析陈嘉庚与印尼华侨的关系。在太平洋战争期间 ,印尼华侨在日本法西斯统治下 ,为保卫华侨旗帜陈嘉庚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嘉庚精神”及其光辉榜样对印尼华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陈嘉庚所倡导的印尼华侨要促进大团结 ,要重视和加强华文教育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不断增进印华民族友谊 ,仍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海外华侨捐资兴学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伟大的爱国者、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正是华侨捐资兴学的杰出代表人物。陈嘉庚先生兴学的热诚,不仅在于他捐了许多钱,在国内和新加坡创办和资助了百余所学校,为中国和东南亚培养了成干上万的人才,而且更由于他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兴学报国的主张,产生过许多有深刻意义的教育思想,因此,他不仅是一位教育事业家,也被誉为“卓越的教育家”。有关陈嘉庚先生办学方面的教育思想,如“开发智力的战略思想”、“慎择校长、加强师资”、…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主人公陈嘉庚先生在中国和东南亚的动荡社会中度过了他八十七年的人生(1874—1961年)。本文拟探讨陈嘉庚与故乡的关系,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主人公的个性和人生价值观。笔者于1968年发表的论文《陈嘉庚和华侨的政治捐款》,曾将陈嘉庚的功绩划分为辛亥革命时期、发动救济祖国难民募捐运动时期、家乡隐居时期等三个时期来加以考  相似文献   

7.
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1874~1961年),厦门集美人,旅居新加坡60年(1890~1950年),晚年回国定居,是20世纪海外华侨最为杰出的代表,被毛泽东赞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传奇般的一生、捐资兴办厦门大学等学校以及作为华侨领袖为中国抗日战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直到今天仍然引起后世对他的关注。本文搜集了1994年以来关于陈嘉庚研究的公开发表的论文,力图挖掘一些新观点,把握学术界对陈氏研究的新动态。  相似文献   

8.
前言陈嘉庚先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一生为祖国、为人民、为华侨社会、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同志赞誊他是“华侨旗帜,民族光辉”;周恩来总理赞扬他“为民族解放尽最大努力,为团结抗战受无限苦辛,诽言不能伤,威武不能屈”;胡耀邦同志赞颂他“对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陈嘉庚先生也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兴办教育事业是他一生爱国主义的重要表现。最近李先念主席题词“学习陈嘉庚先生为发展祖国教育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原中侨  相似文献   

9.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毛泽东与华侨领袖陈嘉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南洋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心系祖国,不计个人得失,自抗战爆发之后便为国家和民族奔走一生,舍弃了万贯家财,堪称广大爱国华侨中的典范。他也因此得以与毛泽东相识相知,从而在二十年的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后人所称道。延安初交陈嘉庚1874年出生在福建省同安县集美村(今属厦门市)的一个侨商家庭。1890年,17岁的他就远离家乡,只身去新加坡经商。到1925年他已成为拥有1200多万资产的南洋著名工商企业家。陈嘉庚虽身在国外,却是个志在报国的“华侨大实业家”。他曾募…  相似文献   

10.
1940年5月下旬,正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的我和几个华侨女生,被组织上召集在一起开了个会。说著名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要来延安访问,我们华侨女生要参加接待工作,热情欢迎陈先生来访。陈嘉庚先生是我们侨胞所熟悉和敬仰的华侨领袖。20世纪30年代初期,我在新加坡南洋女子中学念书。那时新加坡是英国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人民群众没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的自由。“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三省,在海外的日本人也到处横行霸道,欺侮中国人。英帝国主义对于华侨的反日斗争、爱国运动,不仅不予以支持,相反百般刁难限制。那时,陈嘉…  相似文献   

11.
陈嘉庚是东南亚华人的杰出领袖,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伟大人物和爱国者。我原是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毕业生,后到澳大利亚深造并在那里工作到现在。在研究历史及东南亚华人社会过程中,感到陈嘉庚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历史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华人社会和华侨史中,起过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很有研究的价值。 (一) 我是1975年开始搞陈嘉庚研究的,到现在已近十年,我先开始收集有关陈嘉  相似文献   

12.
(一) 厦门大学于1984年10月23日至25日举行纪念陈嘉庚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大会暨首届陈嘉庚学术讨论会。参加学术讨论会的国内、国外学者有七十余人,学术论文37篇。这次学术讨论会由厦门大学陈嘉庚研究室主任陈碧笙教授主持。全国侨联付主席萧岗,厦门大学顾问潘茂元教授、付校长吴宣恭付教授及部分校友参加了大会学术报告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顾问张楚琨、全国华侨史学会理事、福建省华侨史学会  相似文献   

13.
陈嘉庚先生是当代爱国华侨的一面光辉旗帜,厦门大学就是由他倾资创办的,并尽力维持,成为台湾海峡的重要学府。直到解放后,他仍为发展厦门大学贡献出不少的力量。陈嘉庚先生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从他懂事之日起,就亲历过甲午割去台湾和庚子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的两次巨变。在以后长期留居殖民地的生活中,更尝尽了“海外孤儿”低人一等的苦味。经过多年的苦闷、徬徨与探索,他终于认识到:“欲尽国民  相似文献   

14.
陈嘉庚生活的时代跨度很大,经历的社会问题相当复杂。作为一位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社会活动家,他常常试图对所处的社会问题加以改善或解决,或者广泛介绍其他社会的优点以资参照,或者对执政当局的不当措施提出改革意见,或者亲自领导社会成员革故鼎新。所有这些想法与做法,有的是对救治社会弊病的思考,有的是对现存社会结构合理性的研讨,有的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但不管属于哪一层次的社会思想,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都是至为明显的。一、社会问题论社会问题是许多社会中都会发生的、其影响足以危害社会全体或部分人的生活和…  相似文献   

15.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这崇高的赞誉,是毛泽东同志半个世纪前对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题  相似文献   

16.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陈嘉庚曾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系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一带名闻遐迩的华侨企业家、“橡胶大王”。他少年时期赴新加坡随父经商,从事菠萝种植、加工和橡胶、制造等业而获得成功。陈嘉庚致富后不忘苦难中的祖国,欲“尽国民一分子之天职”,除曾加入同盟会、资助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以及倾资兴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希望“教育救国”外,还在1928年日本制造济南惨案后,义无反顾地领导华侨社会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0月,他发起成立“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伤病难民大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7.
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曾于1957年写信给侨居新加坡的儿子陈国庆,要他给办理放弃英国国籍。 陈嘉庚先生还在给儿子的这封信中夹有本人的一份《声明》。这份《声明》中的第4点写到:“我现在中国政府任职(不管部大臣)。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不宜再保留英国国籍。”  相似文献   

18.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日寇屠杀30余万人。汪精卫慑于暴敌气焰,公开求和。陈嘉庚先生在新加坡读完报道,激于义愤,通电质问。汪精卫复电回答说:“两国战争终须和平,以我国积弱非和平即亡国……和平为救亡图存上策”。 陈嘉庚接读后,立刻发电报回击。指出:“武力虽弱,敌寡我众,民气旺盛,长期全面抗战,华侨外汇金钱源源增加,敌绝不能亡我,英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初,新加坡的叻币币值很高,陈嘉庚用七千元就开设了一家黄梨罐头厂。因此,当他信守诺言,拿出十万巨款代还与己无关的父债时,许多亲友都感到不可理解,认为他白吃了大亏。  相似文献   

20.
我们海外华侨华人翘首期盼着中国华侨博物馆早日竣工,早日开馆欢迎四海宾朋。几百年来,海外华侨华人的奋斗历史和丰功伟绩,辛酸苦难和奉献精神及成长发展,都将在华侨博物馆里得到实物和珍文美图的见证和张扬。“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华人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对于所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对于所在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均将进一步昭然于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