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政府法制》2013,(2):35-35
事实上,欧美各国的总统、首长普遍都很重视阅读,例如美国《纽约时报》就有固定专栏采访大人物每周读的书。普京:不读写自己的书二战刚刚结束时,“成为一名优秀的特工”几乎成了那个时代所有孩子的梦想,普京对战争和间谍题材的小说也是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2.
吴龙贵 《政府法制》2013,(36):22-23
美国国务院日前公布各政要去年收到的外交礼物,前国务卿希拉里收到沙特阿拉伯国王送出以钻石和红宝石镶嵌的首饰,总值50万美元,位列礼物价值的榜首,远高于总统奥巴马所收的最贵礼物——由沙特防长萨勒曼王储赠送的价值1.65万美元的镀金时钟。  相似文献   

3.
乔新生 《检察风云》2007,(20):32-33
俗话说女人有三大宝:一哭、二闹、三上吊,世界女性政治家也是如此.南亚的女性政治家最常见的政治形象是端坐在人群中,面露凄容,一言不发,让公众用选票安慰她.北美国家的女政治家则是另外一种姿态,她们往往咄咄逼人,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有一句名言:如果国家拥有强大的军队而不上战场,军队有什么用呢?……  相似文献   

4.
2001年,一个蓄着一撮小胡须、光头、说话语调舒缓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香港凤凰卫视的演播室里,在一副眼镜的背后,是一双温柔又犀利的眼睛,那一年,他55岁.在此之前,他一边担任美国洛杉矶中报副社长兼总编辑(1998年之后为中国台湾Taiwan News副社长兼总编辑),一边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写稿,这位资深媒体人之前一直在平面媒体上发挥着他的才情.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从犯罪人的角度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忽视了被害人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重要作用。被害预防是社会和个体为免遭犯罪侵害、防止被害现象产生而采取的一切阻遏、减少被害可能性的对策总和。被害预防分为被害前、被害中以及被害后预防,必须把被害预防和犯罪预防结合起来,才能有效遏制日益增长的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11,(3):73-73
贺兴民,号默照斋.1955年生.西安市人。西安市政协委员.灞桥区政协常委.霸桥区工商联主席.市工商联常委.中能电力防腐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监狱学刊》2010,(2):76-78
基于对天津市内六区50个社区的实证调查,依据社会解组理论、日常活动理论和生活方式理论选取研究变量,运用多层面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入室盗窃和自行车盗窃被害发生风险中的变量因素。家庭收入,经常有人在家、居住期限、社区居民稳定性对入室盗窃发案的影响显著。自行车被盗与房屋类型、家庭收入以及成年家庭成员的数量等变量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没有沮丧,没有悲伤;有的是真挚的语言,理性的思考。一杯清茶,清澈透亮,萦绕在心头的是暖暖的话语。这是2月12日上午,省人大机关竞争上岗落选同志座谈会留给记者的强烈印象。  相似文献   

9.
《法学杂志》2012,33(7)
刘桂明,男,1962年9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曾任中国律师论坛秘书长、《中国律师》杂志社总编,团中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总编。  相似文献   

10.
11.
《法治与社会》2010,(3):71-71
陕西革命老区的王和平,沐浴党的改革开放的良好政策,通过勤劳致富,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成长为带领群众致富的榜样人物。  相似文献   

12.
秋天 《中国律师》2013,(10):20-22
"律师在我国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希望律师在海淀的繁荣发展中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为海淀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2013年9月13日,北京市海淀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鸿专程到北京王玉梅律师事务所视察工作,与律师座谈。刘鸿书记听取了王玉梅主任关于律所25年的发展介绍,对律所在为政府、企业担当法律顾问及  相似文献   

13.
1983年至1991年,我们受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以及其他司法机关的委托,对28例女性性被害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和性防卫能力评定,现将一般情况资料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年龄为16—38岁,平均年龄为22.81岁。已婚13  相似文献   

14.
对死亡的正确解释在法律上极为重要,它影响到遗嘱的争执、保险的索赔、工伤死亡的抚恤、脏器移植以及杀人案件的认定等等.因此,认定死亡的问题在司法上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许妙贤 《法制与社会》2014,(10):81-82,86
被害人过错影响犯罪人刑事责任的问题,已在司法实践中受关注,但因其为酌定量刑情节,审判实践中的量刑不均衡难免存在。本文将从被害与加害的关系入手,对被害人过错的内涵、法定化依据及国内外的相关立法进行有益探索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对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燕子 《中国律师》2011,(1):53-54
2010年12月6日,一场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国检察机关高层次的优秀公诉人论辩大赛。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江苏、浙江6支省、市检察机关代表队唇枪舌剑、一决高低。本次论辩大赛决出团体一、二、三等奖和个人最佳论辩奖、最佳风采奖和优秀论辩奖,  相似文献   

17.
《金陵法律评论》2009,(2):F0002-F0002,F0003
  相似文献   

18.
人是不愿来到这个世界的 ,他们来到时是根本没有尊严的 ,看看每个人从母腹中赤身裸体地失落于人世间时大哭大闹的情景 ,就可以确信这点。但是人一旦来到这世间 ,又大多不肯离去 ;实在没有办法必须离去时 ,也要有尊严 ,这或许是人对来到世间时没有尊严的一种求偿。争取人道死亡的权利说白了就是有尊严地面对和走向死亡的权利 ,这是人在人世上的最后一个要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人的一生要求很多 ,但其两个最根本的要求却无法得到满足 ,这就是生不生和如何死。所以 ,人的存在自始完全是一种矛盾构成。当人不愿生的时候他被赤裸裸地拽出来 ,当人不愿死的时候他却被以各种方式抛弃在土中、水中和空气中 ,或是因战争 ,或是因疾病 ,或是因莫名其妙的意外事故等等。更有甚者 ,当人厌世、不堪蒙受羞辱、不能承受生的痛苦而选择死去时 ,旁人又斥责他们怯懦、没有意志 ,或者强留住早已在痛苦之中挣扎的生命。人们说这是爱惜和尊重生命 ,是人道主义。可他们忽略了他们所说的人道主义是以别人的一种无可逆转的痛苦生存为代价实现的。质言之 ,是用他人的痛苦成全他们的善良和人道 ,而对于被留住生命的人来说 ,这无疑是残酷和不人道。所以 ,争取人道死亡的权利 ,其实是在争取一种基本人权 ,这里实际隐喻着深层次的矛?  相似文献   

19.
贷款的大学生上了黑名单——国家助学贷款拖欠现象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北京工行个人消费贷款群体中,不还钱的比例远远低于千分之一,而大学毕业生的欠款率高达10%。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社会》2010,(8):4-6
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那些涉嫌犯罪而被羁押的人,其权利状况构成人权“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去年以来一,发生在监所的一系列“非正常死亡”事件,向我们展示出被羁押者极度令人堪忧的权利生态,也将现行羁押制度推至舆论声讨的“风口浪尖”。如何从个案中汇聚制度嬗变的力量,为这块短板的生长提供“微动力”,成为中国法治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