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同志,从他率领红七军转战湘桂粤边境到驻足常德,指挥50万大军挺进大西南;从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到第二代领导核心,三湘四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个个名垂青史的足迹,就如一幅幅惊天动地的壮丽画卷,在潇湘儿女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不可磨灭的丰碑。转战湘桂粤:邓小平在湖南江华果断作出决策———沿着湘粤边界走,到江西与朱毛红军会师去!大革命失败后,邓小平奉命到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根据地发展到13个县、100…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是一座英雄的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大多先后来过井冈山.他们来寻根,来探源,他们沿着第一代、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足迹,从茨坪到大井,到黄洋界……  相似文献   

3.
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薄一波同志在山西战斗生活了十多个春秋,从滹沱河畔到太岳山麓,从太行山上到汾河两岸,到处留下了他的革命足迹。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依然情系家乡,数次回山西视察工作,多方关心老区发展。他在山西的光辉足迹,将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4.
《湘潮》1994,(2)
光辉的足迹 历史的丰碑──毛泽东四次来衡阳追记衡阳市委党史办衡阳,这座千年古城,湘南重镇,早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就留下了毛泽东的光辉足迹。从1921年到1927年,毛泽东曾4次亲临这里,传播马列,建立党团,考察农运,播下了革命火种.培养了大批革命中...  相似文献   

5.
50年代,彭德怀元帅曾两度率团出国,对苏联、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等9个前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从巍峨的列宁山之巅到伏尔塔瓦河畔,从风暴如画的黑海之滨到亚得里亚海碧波环绕的地拉那,从郁郁葱葱的高加索到蒙古一望无际的莽莽原野,元帅的足迹踏遍了友邦沃土,所到之处无不撒下了友谊的种子,在这些国家人民的心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桥梁,圆满地完成了党、人民和军陈的重托。作者曾有幸为彭总当翻译和作为彭总的随员、随同彭总出国访问,现将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20世纪的历史伟人。从青年时代到晚年岁月,从革命年代到建设时期,毛泽东曾经20余次踏上河南的土地,他的足迹给河南人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深刻印象,他的作风成为河南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员中,邓小平是来甘肃最早、次数最多、驻足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一位。从1926年到1981年,邓小平先后8次来到甘肃,有450多个日日夜夜是在甘肃度过的,全省14个地、州、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甘肃人民世世代代对他的深切怀念。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邓小平先后4次到甘肃。1926年秋,邓小平受党派遣,从苏联回国参加革命。他从库仑(今乌兰巴托)入境,经宁夏进入甘肃,尔后到达陕西。当时,北伐战争进入高潮,由于战局紧迫,军命在身,长途跋涉,去留匆匆,邓小平在甘肃虽未能久留,…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十分关注国防建设,对人民海军建设更是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上世纪50年代,在担任党的副主席和军委副主席期间,他不辞劳苦,5次深入海岛,看望部队,视察海防前线.祖国的万里海疆,从辽东半岛的旅顺港到海南岛的榆林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相似文献   

9.
齐会超  刘亚军  代中专 《党课》2014,(19):69-71
从一名技校生到中石油技能大赛冠军,从一名普通修井工到全国劳动模范,他带领班组创下了安全生产无事故、施工质量无返工、环境保护无污染,年平均修井120口的好成绩。从事修井行业14年,他始终以铁人为榜样,不畏艰苦,扎根一线,闪光的荣誉记录着他艰苦奋斗的坚实足迹,折射着他知难而进的进取精神,更蕴藏着他甘为石油事业奉献青春的崇高理想。  相似文献   

10.
闻慧斌  孔维夷 《湘潮》2012,(7):30-32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中国工人运动杰出领袖邓中夏,在短暂的一生中,与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着不解之缘。在他革命的初期就在南京一带活动,最后又牺牲在南京雨花台,梅庵、玄武湖、清凉山、燕子矶、瞻园路宪兵司令部看守所等地都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  相似文献   

11.
正从试验起步到蓬勃发展,航空、军工等现代工业在黔中大地留下无数辉煌时刻和艰苦奋斗的足迹。这些足迹化作一个个特色博物馆,是贵州故事的窗口,让贵州记忆更加鲜活。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眼睛,能装下一个时代的记忆。从试验起步到蓬勃发展,航空、军工等现代工业在黔中大地留下无数  相似文献   

12.
重塑国魂──著名雕塑艺术家程允贤印象钟诗在北京西郊中国军事博物馆西墙外,我找到了他和他的工作室,如同找到一座气象万千的森林和见到一个巧夺天工的园丁。这是一座神圣的琳琅满目的艺术殿堂,大约200多平方米,从墙壁到墙角,从书架到地上,都站满了用各种材料镂...  相似文献   

13.
王芳  龚其云 《共产党人》2004,(16):36-38
2003年,一幅名为《顽强的希望》的版画震撼了中国美术界。这幅作品摘取了2003年第二届中国美术最高奖——“金彩奖”。它的作者代大权是一位从宁夏走出的学者,也是中国当今美术界版画知名人士。今夏,得知代大权教授回到家乡银川探亲,记者千方百计联系上了他。在代教授儿时伙伴银川市书画院院长李宪家,记者见到了代教授。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省长汀县,又称汀州,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誉称"红色小上海";也是闽西苏区的政治中心,是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当年,毛泽东同志对长汀县可谓情有独钟,从1929年3月,他率红四军挥师进驻长汀县到红军离开中央苏区长征,在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里,他曾先后五次到长汀县开展革命活动。他走村串户,搞调查,察民情,指导长汀革命,一代伟人的光辉足迹深深地印在长汀县这块红色土地上。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07,(2):F0002-F0002
邓小平.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他的一生几经风雨,波澜壮阔,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永远爱戴他,怀念他。今年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本刊撷取邓小平各个时期在安徽留下的足迹,编辑此版,以示怀念。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及军队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他的赤诚之心,始终牵挂着人民。他一生中,曾有过八次甘肃之行。从民主革命时期为人民解放事业的奋斗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祖国繁荣富强的呕心沥血,他在陇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追寻他的光辉足迹,回忆他对甘肃人民和甘肃建设的关怀与支持,更加激起了我们对这位世纪伟人的深切怀念和敬  相似文献   

17.
陈鲁民 《学习月刊》2013,(19):17-17
明嘉靖四年,徐九思任江苏句容知县。任职期间.他在县衙前竖立一座石碑.碑上是刻的他画的一棵大白菜,两侧题写了一幅楹联:“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他在句容九年,为官清廉,自奉节俭,办事公正.不徇私情,深受百姓爱戴.徐九思逝世后.句容百姓为了怀念这位清官.捐资在茅山建造了一座“遗爱祠”.予以供奉。  相似文献   

18.
读罢《风雨集》,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五十多年来时代的风雨,时代的气息,觉察到社会发展的脉搏,而且可以寻觅到一个革命者在时代风雨中成长的足迹。 诚如作者所说:“我们这一代人始终是同党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的。党胜利了,我们欢呼跳跃;党受挫了,我们满怀忧虑。我自己就是在这种成功与失败、胜利与挫折中经受锻炼,逐渐成长起来的。”从《风雨集》中,我们觉察到作者的成长与党和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也体会到作者本人在社会进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追踪他成长的足迹,似乎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是善于从总结经验中学习。作者参…  相似文献   

19.
刘世炜 《先锋》2023,(10):58-59
<正>“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从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一路走来,始终不忘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身影常在人民之中,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了光辉榜样。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不久,有人请他谈谈“施政纲领”。他笑着说,我刚刚来,还没有发言权。到时候,我是要说的。  相似文献   

20.
金一南 《当代贵州》2014,(33):64-64
正我有个战友,叫李兵。他与我一样,都是从基层连队当战士干起,一直干到兰州军区《战旗报》编辑、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学报》军事组组长。数十年时间,不知多少文章、报告、资料从他的眼前和手下经过。其间他的足迹也不知伸展到多少座军营、多少个边防哨位。一讲起那些艰苦的岁月、那些难忘的战友,他的眼睛就闪闪放光,语调也愈见铿锵。我理解,这是他的内力在凝聚。李兵是一个来自祖国大西北的军人。对大西北的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