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之魂。而企业文化的核心则是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在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过程中努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是全面振兴企业的重要举措,是塑造企业无坚不摧的精神支柱、为其提供强大活力的基本途径,因而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精神的传统基源蕴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体现在个人修养、社会交往、国家治理、邦国交际等方方面面。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具有支撑民族独立、维系民族团结、提升综合国力、实现民族复兴的价值意蕴。中国精神传统基源的现代转化与价值意蕴的深度开掘,要求不断培育和养护共有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郭建宁 《学习论坛》2006,22(10):24-2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而中国传统"和"文化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以文化哲学的视野,从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三个方面,传统的"和"文化对于确立现代新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要立足时代,立足实践,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使建设和谐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之魂、动力之源、发展之要,它使现代企业变成了有血有肉有灵魂的鲜活个体,成为推进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动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要积极培育、塑造、丰富和拓展企业精神,使企业成为有精神、有内涵、有力量、有温度、有深度的社会经济组织,用企业精神凝聚企业力量、创新发展理念、创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徐根兴 《探索》2001,(2):40-42
我国企业正在经历这样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本文认为创业意识创业群体的培育,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素质的提升是企业改造极其重要的方面;同时,企业改造的重要途径是实行资产重组,企业改造的关键是观念革命.在计划经济中成长的中国人要造就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必须与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彻底决裂,必须对在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基础上建立的文化理念与文化传统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6.
秦鲁民 《发展论坛》2002,(4):56-56,49
一、培育企业精神,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源。企业精神,是企业的宗旨,观念、目标和行为的总和,体现了企业的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是企业文化的概括。当前,培育企业精神,建立企业文化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时代要求,更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情况下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建设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存在。其结构是:核心层为"企业之魂"——企业精神;中介层为"企业之道"——企业管理;外显层为"企业之形"——企业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陶冶职工思想情操的大熔炉,是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企业凝聚力,培育蓬勃向上的企业精神,增强企业活力的关键。一、培育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作为"企业之魂"的企业精神  相似文献   

8.
和谐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重要价值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渊源深远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传统的文化内涵则是提升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效果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三个传统精神文化来源进一步深化和阐释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分别是和谐之境界——"天人合一"思想、和谐之方法——"中庸不倚"思想、和谐之原则——"和而不同"思想。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之根,也是现代社会无法消弭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标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集合,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最优良文化基因,凝结着亿万中华儿女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并被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发扬。剖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文化精髓,使它更好地实现现代化转换,是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亦是助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化解"价值观风险"是否需要"文化之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同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抵御也需要"传统文化之根"。因此,作为"文化之根"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必须实现"现代转化",包括传统"自由""平等"价值观的"现代转化"、传统"公正""法治"价值观的"现代转化"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现代化"的中华传统价值观可以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现代化"的"自我修养"可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现代化"的"价值规范"也可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生态。于是,以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理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传统价值观的"内涵现代化"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二是以传统价值观的"思维方式现代化"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的理论深化需要置身于文化自觉的视野中,而文化自觉可以从文化传统、时代境遇和路向选择三个维度去考量。以此三维度为延展,"中国梦"的内在规定性便得以凸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命脉;二是中国梦离不开现代文化的滋养和培育;三是中国梦要求人们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努力构建文化强国梦。  相似文献   

12.
关于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征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强调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之道、经营境界和广大职工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它是一个企业传递下来的特有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既是有形的,又是能动的,时时刻刻都在企业活动、经济行为中发生影响和作用。实践证明,企业文化作为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投影,是现代企业运作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因素。中国的企业文化与西方企业文化所不同的是,它所承继的文化传统不同,它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进取的创新精神,爱国敬业的高尚…  相似文献   

13.
刘同君  夏民 《唯实》2002,3(3):24-28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存在价值的悖反。现代伦理精神的建构,有赖于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在现代伦理精神建构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道德教育的扭曲变形、社会控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可避免地引发道德及其行为的失范;而伦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李勇强  潘舰萍 《世纪桥》2009,(23):107-10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涌动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血脉相通的地方,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其忠诚品质、民本要素、爱国精神、崇尚责任的人格精神、荣辱之感,结合新的时代内涵,再造传统,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李勇强  潘舰萍 《世纪桥》2009,(21):107-10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涌动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优秀文化基因与精神特质,与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着血脉相通的地方。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汲取其忠诚品质、民本要素、爱国精神、崇尚责任的人格精神、荣辱之感,结合新的时代内涵,再造传统,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兼容并蓄,既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大力倡导和发展先进现代文化;必须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继承发扬本土优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鉴世界先进文化,实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存;必须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互融合的路径,既要发挥精英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哨阵地作用,也要彰显大众文化承载核心价值观的天然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长的沃土,也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和崇高的价值追求,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是滋养干部健康成长的宝贵资源。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中国,诚信危机令人堪忧。在传统抑商的社会母腹中孕育的中国现代企业要取得管理绩效的最大化,企业内部人事管理中诚信机制的建立及其影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的企业并不缺乏建立诚信的传统及人文精神底蕴,需要做的是体现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蕴含并至今犹存的诚信价值并努力培育和呵护她!  相似文献   

19.
成都市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与时代同步的城市精神,并积极开展城市精神大讨论,此举对推动成都的现代化建设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深刻理解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城市精神是一个内涵丰富且高度概括的城市价值理念体系,主要包括市民精神、企业精神、政府形象、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等内容,它是城市之魂,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城市的形象,是经营城市的一种理念和一种文化概括。1、城市精神是城市之魂。说它是城市之魂,是因为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实践到理性的高…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的河北呼唤现代河北精神。总结和培育现代河北精神,不可能脱离燕赵传统文化这个环境。这种先进的、优良的现代河北精神至少应当包括:求真务实的团队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改革创新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理性精神;善于吸纳和利用人才的人本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