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上 ,几个世纪以来一直盛行着一种别开生面的比赛———牛车赛。该岛西部的内加瓦地区 ,由于有了这种一年一度的热闹场面而成了一个有名的地区。过去 ,当地农民是在田间劳动之余用赛牛车来作为消遣。而现在 ,这种比赛已经远远超过了简单的村民娱乐的范围。有些人为了获胜 ,不惜花两万法郎———相当于好几年的工资收入———来购买最强的水牛参加比赛。据说 ,最好是10岁左右的水牛 :这个年龄的水牛长得很强壮 ,也很有耐力 ,奔跑时能达到每小时70公里的速度。这对于一个平时只习惯于用缓慢的步伐在稻田里耕作而不适于…  相似文献   

2.
入夜了,劳累一天的人们进入了梦香.可在村庄之外的不远处,总能传来歌声.那歌声是从田间传来的,那歌声是从村庄外的小树林传来的.歌唱者是村庄里的一个小青年.小青年梦想成为歌唱家.他想用唱歌的方式走出小村庄,到城市生活,改变生活处境,实现更美好的人生与未来.这是地处大兴安岭脚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村庄.这里交通闭塞,信息不畅,人们的思想守旧.人们过惯了脸朝黑土背朝天的日子,也就这么年复一年的度着日月.当小青年每天都练习唱歌时,村里人不理解,接受不了,嘲笑他是在白日做梦.  相似文献   

3.
水做的凤凰     
丁立梅 《新青年》2007,(11):11-12
一坐上从上海开往吉首的火车,我千里迢迢,去凤凰。是午后时分,天空不是很透明,有淡淡的阳光。车子经过一些村庄、树、庄稼、房子。还有一片荷花地,大朵的荷花正半开着,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我一边看着窗外,一边读着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我读到这样的几句话:"橹歌太好了,我的人,为什么你不同我在一个  相似文献   

4.
“十年树木”,其实何止十年?森林会以延续生命般的绿荫,覆盖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群山、田野、村庄与城市。绵延的群山有了茂密的树木,才会有长流不息的清清溪水滋润着田野、村庄与城镇。有树就有水,有水就有田,有田就有粮,有粮就有人。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的伊里安查亚省位于新几内亚岛的西部,是一个沼泽密布的热带原始雨林地区,属于地球上非常难以进入的地方之一.在这里生活着一个名叫“科罗瓦伊”的土著民族.他们皮肤黝黑、头发卷曲、眉脊隆起、鼻翼宽阔、嘴唇较厚,是巴布亚人的一个部落.跟这群科罗瓦伊人息息相关的是一种高大的棕榈科树木,名叫“西谷椰子”树,它们最高可达30-40米.科罗瓦伊人的衣食住行一刻也离不开它,因此科罗瓦伊人称之为“生命树”.  相似文献   

6.
餐桌保卫战     
《新青年》2012,(4)
新鲜!为种子也建一个银行 小戴的有机庄园建在浙江宁海县一个青山绿水的山村里.在这样一个冬日的午后,淋浴着暖暖的阳光,脚踩松软的土地,贪婪呼吸着散发植物清香的新鲜空气,不禁让人心襟荡漾,有一种身处世外桃源说小出的惬意. “来我庄园闲聊的人可能在外面什么都见识过了,所以我这里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唯一能比的就是有很多的土,你也没见过这么土的地方吧?”小戴是个很西化的人,言谈中总透着一种睿智的幽默.  相似文献   

7.
水牛球虫病是1岁内水牛犊常发病之一,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两广地区是水牛繁殖基地,本病常有发生,严重影响着水牛业的发展。为防治本病流行,我们对广东、广西水牛球虫的种类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我省是家畜锥虫病的老疫区。由于各地锥虫病畜表现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特点不尽一致,故在病原学上各地持有不同看法;对水牛锥虫形态的观察,各地反映也有差异。但我省尚未进行过水牛锥虫的系统形态观察比较,认识上无法统一。基于上述原因,在1982年秋末以来一些地区爆发流行水牛锥虫病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几个具有代表性地区水牛锥虫的形态学观察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杭州小记     
孙郁 《海内与海外》2009,(12):73-74
乙酉秋.女儿考取浙江大学,我与妻子去杭州,曾在西湖边小住。每天差不多都要去知味观.几个友人同来聚饮,颇为兴奋。席间讲起美食,都称赞这里的佳肴,为南方一绝.不胜感念。后来每次来杭.都到那里谈天.成了一个歇脚的地方。西子湖畔.清静之地,来此的快慰,与聚饮之乐也是有关的。  相似文献   

10.
人·鱼·树     
树被它错综复杂的根“拖累”着,一辈子只能待在一个地方。他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地,像一个杯子似的,一生的命运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自己没有半点自主权。更可悲的是:不论多猛烈的暴风雨,多可怕的旱灾、水灾,它都无法挣脱它的根,逃离灾难现场。 人和树有其相似点。但无可置疑,人比树要幸运得多了。虽然两者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人却可以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里,创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不是一棵树,人不能永远待在一个地方。有人畏惧惊涛骇浪,希望风平浪静,安然度过此生;他们选择一生永留在自己的家乡,因为那是他最熟悉不过…  相似文献   

11.
这个城市的街道上,开满了木棉花,一树一树,没有叶子只有花儿,热闹而纷繁,染红了半边的天空。一个人在这里漂泊,心中的凄惶,孤单,还有茫然,伴随着淡淡的乡愁,把一颗心拥挤得没有一丝缝隙。是那些美丽的木棉,让我忘记了心中的不快,忘记了食无粥,居无所的窘迫。  相似文献   

12.
一、前 言 “牛。这是农民的宝贝”。 在我国广大的南方,水稻田劳动的主要耕畜是水牛。它不仅能在平坝工作,也适应于山区梯田。贫下中农爱如珍宝,社员称它为活的拖拉机。 水牛的前胃包括瘤胃、网胃、瓣胃。其疾病主要有:瘤胃积食、瘤胃臌气、前胃弛缓、创伤性网胃炎及瓣胃阻塞。这些疾病在临床上经常见到。严重地影响水牛的生产力,威胁着水牛的健康和生命。  相似文献   

13.
正从开平市区驱车前往赤坎古镇,行程十五分钟,时光倒流一百年。沿着潭江支流往古镇,是一条被高大乔木和低矮灌木丛簇拥的镇级公路。透过树与树的间隙,不远不近的地方,是大片的稻田和新旧参差的乡村民居。远近呼应,高低有序,偶尔从屋顶上升腾的炊烟,弥漫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暖。如果你是刚从北方的冬天远道而来的客人,那么,你必定会惊诧于路两旁那些烂漫如烟  相似文献   

14.
正"……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每一个村庄都含着眼泪/歌唱着二小牛郎"这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痛穴,位置就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王二小牺牲的地方。当目光触摸着大石头上那摊酱紫色的血痕,心灵深处不由迸发出一种难以忍受的疼痛。怎么能不疼痛呢!孩子牺牲时毕竟才只有12岁呀!12岁,正值年少,天性活泼,会让我们立即想到自己的晚辈。他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下,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天文讲地理讲今古人事,或者与同学与玩伴于校园内外快乐  相似文献   

15.
窗外又蝉鸣     
迷蒙中,窗外传来一个声音,似曾相识,时断时续,窥探屋内动静似的.一不留神,思绪便随了这比纤细的声音飘回几十年前的那个小村庄,在村西的那片林地里行、飘游.  相似文献   

16.
那年春天,我去山里写生,租住在一个叫九里沟的小村庄。九里沟山清水秀,风景怡人,村子背依苍茫的青山,村前一条清浅的小河绕村而过,不远处,京广线列车时而呼啸着穿过大山,奔向远方。很快,我就和这里的人们熟悉了。闲下来的时候,村里人常央我为他们画肖像。每画完一幅,那被画的人就宝贝似地捧在手里,左看右看,啧啧称叹,一副珍爱和欣喜的表情。结果半个月不到,小村里除了茂德老人,全被我画了一遍。茂德老人住在我隔壁,他说他有青光眼,眼神不好,即使画好了,他也看不清自  相似文献   

17.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江苏省盱眙县流行一种以高热、败血症为特征的水牛病,称之为“水牛无名高热病”患水牛的主要临床症状:水肿、淋巴结肿大;剖检各脏器均有出血。药物治疗无效,死亡率100%。该病最早发现于1959年盱眙县日铺公社的盱眙种畜场;1960年就蔓延到河桥、龙山、桂五、古城和古桑地区,仅几年就死亡500多头水牛;相继在安徽省嘉山县、江苏省灌云县、泗洪县等也发生了“水牛无名高热病”。现在已确知河南省信阳专区仅1961年至1963年间死亡于“水牛无名高热病”的牛约200多头,对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8.
包利民 《新青年》2005,(1):12-13
我7岁时全家搬到了另一个村子,那个村子更穷,破败的草房,荒芜的土地。只是树特别多,几乎每家的房前屋后都长满了树,是那种高高的钻天杨。住了一段日子,邻家夫妇喜得贵子,我们都去祝贺。当时正是春天,他们一家人正在前面的园子里栽树苗。父亲上去帮忙,一边栽一边问:“怎么栽这么多树啊?”男主人笑着说:“我们这里穷,孩子长大后没什么钱给他们办婚事,所以谁家生孩子都栽树,栽22棵,因为一般孩子到了22岁就该成家了。那时树也成材了,或卖些钱,或打些家具。当父母的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听了这话,我飞快地跑出院子,在有树的人家数着,果然大多是2…  相似文献   

19.
咖啡·小屋     
喝咖啡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前我总认为不过是情侣们想找一处温馨、浪漫、安静的地方,在朦胧、跳跃的烛光下说说悄悄话;是几个知己好友在茶余饭后歇歇脚,海阔天空地神侃的地方。直到最近,我才真正认识到在它浪漫、潇洒的背后更是一种品味、一种意境。最近我常到离家很近的一处小咖啡屋里坐一坐,这是一个小巧、别致、富有强烈文化情调的,让你精神放松、身心舒畅的好去处。当我第一次踏上深咖啡色木制地板的时候,就被这里周围的一切深深地吸引住了。咖啡屋并不大,一大一小两个房间。不大的顶棚上,只是由粗糙的奶黄色纸被黑木条拼成整齐的格子状。…  相似文献   

20.
锦里的颜色     
正2005年末我到成都出差。这是我第二次入川,住在紧邻武侯祠一个叫锦里的地方,一条仅仅几百米的仿古街道成了2005年末我最深刻的记忆……有朋友曾经问我,关于锦里,关于这里的记忆在我脑海中是什么颜色?……那应该是一种沉淀的颜色,沉在记忆的最深处。质朴、宁静、祥和、厚重,又仿佛游离于印象之外,带着些许的神秘,如一股潜流,当回旋徘徊的时候悄然滋生着某种诱惑,让人忍不住久久地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