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软实力要改革"硬"体制,营造"软"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是中国企业最大的短板是什么?中外比较表明:中国企业差距不在装备、产出、厂房、物质资本等有形的硬实力,而在品牌、企业文化、公司声誉和智力资本等无形软实力。中国制造已超美国成为第一大国,但世界品牌500强中工业企业数美国77家,中国7家。中国90%以上企业为贴牌生产。  相似文献   

2.
张昳丽 《求索》2011,(8):188-190
"金陵四家"即顾璘、陈沂、王韦、朱应登,是明代中叶南京文坛上极富影响和代表性的文化群体。"金陵四家"受到家族的影响,为官清正自守。同时,家族的文化积累造就了他们较高的文化素养,而其家族先辈的文学艺术观念、喜好、风格等对金陵四家的创作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并促使他们开拓出各自的领域。另外,"金陵四家"也以他们的才学带动着家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始终影响着中国外交,中国千年外交也反过来影响和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天下情怀,"和为贵"、"和而不同"、"协和万邦"的理藩大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风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满招损、谦受益”的处事原则,至今对中国外交仍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姜德成  仪爱松 《前沿》2010,(16):148-150
"黄祸论"等民族歧视主义在文学中体现为西方文化的强势话语地位和对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人形象的"模式化"处理。赛珍珠凭借写中国题材的小说成名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始终体现了"本土"和"异域"、"自我"和"他者"的对立和冲突,这种双重文化视角影响下的中国印象终究是与事实相脱离的。  相似文献   

5.
杨磊 《求索》2010,(7):239-242
中国与日本作为海上邻国,共处东亚文化圈。日本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本民族自身的特色,又在制度、文化方面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广泛影响。但中华民族与大和族在背景、底蕴方面各有不同。关于"养子与继承"的观念差异,正是两个民族血缘观、家庭观存在区别的一个例证。本文以此为主干展开,对中日古代历史上的"养子制度"和"家"观念进行比较,为更好地分析、区别两国的价值观及其形成过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曹冬英  王少泉 《前沿》2013,(9):25-29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学者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及中国行政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进行的研究较少,部分学者对当代中国行政文化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极少有学者关注过"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与行政改革的相关性"这一问题。实际上,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对中国行政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行政改革开展了30余年的今天,对中国行政改革方向和具体措施影响力最大的行政文化是集权型和分权型行政文化,这两种行政文化在行政改革进程中相互博弈——主要发生于中国政界和学界内四类持不同行政文化观的群体之中,这种博弈将促使中国的行政改革和行政文化朝着在"适度分权"和"适度集权"之间"摆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文化软实力植根于中国传统和现实的土壤,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以理论特征为视域,分别从社会主义特征、时代特征、民族特征阐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王浩斌 《前沿》2012,(11):54-5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体现为一种文化生成;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价值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以现代性理念为内核的文化价值观等奠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底蕴;而"共产主义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及"现代化价值理念"则分别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核、中间文化层以及文化外围。  相似文献   

9.
浅论铁路企业文化的建设朱新民企业文化,是国外八十年代初兴起的一种管理理论。虽然,它在八十年代末才进入中国企业管理家的思维之中,但它的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三十年代的"民生"精神,建国初期的孟泰精神,六十年代的王铁人精神,实际上就是企业文化这...  相似文献   

10.
潘利红 《前沿》2011,(22):155-157
绕家(属瑶族)"呃嘣"大歌,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绕家特有的艺术形式,也是绕家标志性的文化符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外来文化的传播,绕家"呃嘣"在传承与教育中面临严峻挑战。面对绕家呃嘣处于边缘化的今天,必须与时俱进,适当变革绕家音乐,并把绕家音乐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通过学校教育和村寨实践有机的结合,将有助于绕家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国超 《前沿》2010,(9):169-173
本体论意义上的"生态"与"家"的意境紧密相连,它不仅指称整体、系统的关系,更暗示着一种"生生"的状态。"生"与"仁"、"和"是同位一体的,在儒家的伦理系统中,往往用"仁心"来诠释生生之德,从而使天道、物道、仁道、人道在生生之道中合而为一。"态"从华夏文明的思维特征上看,与中国传统的"象"思维有着密切的关联。从文化渊源上说,受儒、道、禅的浸润,"态象"涵摄、贯通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全体。"生态"的本体意义便可以从"生"与"态"的辩证关系中作出相对的言说。  相似文献   

12.
李武华 《当代广西》2012,(17):37-37
今年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按照"民族文化促党建,支部建设兴文化"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党建进壮家、苗村、彝寨、仡佬冲等"四进"活动,不断创新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3.
叶洪  TrevorHay 《求索》2010,(7):44-46
本文从中国文化建设和外语教学史上的"体用之争"出发,结合时下保护中国文化的呼声,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探讨了建立既能保护中国语言文化传统,又能吸收外国语言文化精髓的"跨文化第三空间"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中医在法国     
在当代法国社会中,"看中医"不仅成为有些人治愈病痛的选择,同时也似乎成为一种与养生、饮食、生活方式等相关的"时尚"。而且,中医也被整合到其他的文化事项中,与中文学习、器物收藏、健身、易经与风水知识培训、文化艺术、电影、中国文化旅游等结合在一起,被法国人整体"打包"成为一种被时尚性地经常消费的"文化商品",呈现着一个文化层面的"中国制造"的符号。  相似文献   

15.
陈锦标 《今日浙江》2012,(13):43-43
树立正确价值观要根植传统并弘扬传统传统 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的"仁爱"、"和谐"、"自然"、"自强"的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16.
刘晓莉 《中国人大》2010,(13):39-39
"海盐文化、渔村文化、海洋神话传说……这些都是我国海洋文化中的瑰宝。"全国人大代表、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建议,尽快启动"中国海洋文化资料抢救工程",对我国海岸、海洋文化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7.
现在的孩子们大都不知道"跪"为何物了。什么叫"跪",人为什么还"跪"?过去时代的孩子可不同,从小接受"跪文化"的熏陶和传授。春节来临,给父母长辈们拜年,便要行跪拜礼。我小时候怕过春节,多半就由于怕过这道关。到别人家拜年,或有长者来家坐,都要跪下叩头。  相似文献   

18.
资讯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荣获2011"中国工博会"金奖 曾于今年7月4次潜入海底超过5000米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简称"中国工博会")上荣获金奖,反映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据了解,本届中国工博会共从约1900家海内外参展企业中评出39项获奖展品。  相似文献   

19.
许智银 《前沿》2010,(21):194-197
从整体特征来考察,区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大传统文化指导下的个性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及互动影响的。首先是"多元一体"的关系,认识区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主流文化,而且可以使区域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没有区域文化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二者是依存的关系。再次是"互动发展"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发展变化动因。最后是"整合创新"的关系。区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碰撞融合出新质文化,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的整合兼容是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大》2014,(10):56-56
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年产钢300多万吨的钢铁联合企业,是中国弹扁、板簧和易切削钢精品生产基地,是国家首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的45家企业之一。公司自09年改制重组加盟辽宁方大集团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大力加强"党建为魂"的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