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苏联斯大林时代,实行单一的所有制形式、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超重型经济结构,这种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在现代化道路上出现了种种失误,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改革或改革不得力,从而制约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最终走向衰亡.本文对其作了经济上的分析,以揭示其由盛转衰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化语境审视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显示出巨大的修身价值、商业价值、伦理道德价值和民族精神价值。应对汹涌澎湃的全球化浪潮,中国传统文化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吸纳世界文化精华,加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许士密 《求实》2005,(5):30-33
经济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发展就其本性而言是辩证的。融合与冲突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发展两个并行不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在带来文化的普遍交融的同时也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冲突。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说,文化的融合与文化的冲突都具有普遍性。单独用任何一维描述未来世界图景或文化发展的轨迹,无疑都是偏狭的。经济全球化的跨世纪发展呼唤全球性的文化整合。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全球扩张使价值冲突成为一种经常而普遍的现象,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各种范围、各个层次的文化价值冲突的问题,对我国当前社会的长久稳定与和谐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国家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了诸多价值观上的冲突。这些冲突根源于经济利益的冲突,而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认识等方面的差异也是其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建构既体现民族国家的特色,又体现人类共同利益,理性的、宽容的、和谐共存的新价值体系,以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苏联模式由于其产生时的历史原因和后期改革措施不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并最终在历经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走向了失败。我们不应因此而否认苏联模式对苏联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曾经作出的伟大贡献。本文将从苏联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来分析其历史必然性,介绍苏联模式带来的伟大历史成就,具体分析苏联模式的弊端,并结合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现状对避免其弊端的可能性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娜 《求实》2010,(Z2)
<正>马克思以其创立的唯物与辩证的历史观为指导,精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和取代它的共产主义全球化,它们集中表现为世界历史理论、普遍交往理论、世界市场理论和世界文学理论等。一、马克思、恩格斯全球化思想的解读(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告诉我们,第一,前资本主义历史的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它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文化全球化互动,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由此带来的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冲突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民族国家受到经济全球化猛烈冲击的情况下,价值成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一个重要手段,引起各个国家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宁波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和显著成绩。这是宁波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引下所进行的成功探索,为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和总结宁波对外开放经验,不仅确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对外开放道路的正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远见卓识,也为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生态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鲍宏礼 《求实》2005,(5):86-88
生态农业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在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理想模式。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衡量与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依据,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王瑜 《学习论坛》2012,(4):29-32
苏联共产党由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甘愿为人民流血牺牲、为人民谋幸福的党,最终变为一个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党,其中有深刻的原因。经济发展战略背离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利益需求,任命制使领导干部漠视群众需求,监督和制约机制缺乏,权力走向腐败和专横,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政治改革忽视了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些都使党群关系遭到严重破坏、党与群众严重脱离。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的苏共因素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世界政局上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政治变动。近20年时间过去了,它给人们留下的历史遗产依旧值得我们去探究。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表明我们党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上又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阶段及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仍然要居安思危,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制度史上,苏联模式是作为没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这一模式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既不是历史的偶然,也不是历史的必然,但有其历史的理由——它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可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进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更是与全球化息息相关,前苏联模式从简单抵制到盲目迎合全球化最终走向党亡政息,中国模式有效契合全球化,从理论到实践显示出无限生机和活力.从全球化视域思考前苏联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成败得失,对正确认识与科学把握全球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留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必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必须始终把生产力的发展放在首位 ,注重改革开放和执政党建设 ,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阴谋的得逞。  相似文献   

16.
宋成一 《探索》2001,(5):101-103
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创新形式,这是二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市场对经济全球化产生障碍,经济以一体化方式克服市场障碍.它采取企业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二种形式为经济全球化扩张开辟道路.地区、大区直至全球一体化是其宏观发展的必然趋势.制度创新既开辟了道路又带来新的困境.从中我们可以得到某些启示.作者在文中还提出了市场主观障碍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具体表现为生产活动、贸易活动、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对我国的经济主权、产业安全、贸易安全、金融安全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开放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协调国际关系上作出努力,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通过国际分工实现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国际分工是理性、协调地实现全球资源跨国配置的资源配置方式。但是不论在历史上 ,还是在今天的现实中 ,国际分工体系形成的基础、过程和后果都决非只是经济意义上的。强调国际分工的政治基础和政治后果是马克思国家分工理论的显著特点 ,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应该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9.
面对经济全球化这一事实,穷国和富国的评价截然不同。经济全球化究竟是祸还是福?这是经济伦理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没有一种为绝大多数人所欢迎、接受的全球化之前,发展中国家只能从现实主义的立场出发,投身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大调整,使自己成为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全新国际生产分工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全球化这个机遇来加速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因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经济力量强大的发达资本主义大国.有可能从中获取最大利益。这种情况,在今后较长时间内仍将存在。但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有些重大关系终究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