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脚踏三县”的隆回县金石桥镇华群村,有座大山叫扯旗寨,在这座海拔1464米的大山上,有一架小棚屋。屋的主人叫游政明,今年36岁,是全国劳动模范,省、市、县三级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他从育苗入手,已跨地市承包开发荒山14000亩,为国家创税12万元。  相似文献   

2.
“能治山者,方能治穷”──禄劝人十年中悟出的道理。而今,他们正咬定荒山不放松,决心──1985年以来,禄劝从实际出发,咬定荒山不放松,大兴林果不动摇。经过十年努力,共营造用材林引万亩,种植板栗、苹果等果树18万多亩。目前,一部份林果已开始受益,一部分农民已用它敲开了致富之门,过上了小康生活。到本世纪末,林果将成为禄劝年产值上亿元的支柱产业。禄劝林果业得以如此发展,主要是认真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吃透县情增强林果意识禄劝山区面积大,农村人口多,二者均占全县的98%。两个“98%”,就是禄劝县情的基本特点。禄…  相似文献   

3.
徐庄乡位于枣庄市北部,属沂蒙山区的一部分,12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矗立着大小213座山头。现有耕地面积2.8万亩,山场宜林面积13万亩(含国营林场7万亩)。辖77个行政村、154个自然村,总人口3.2万,居住着汉回两个民族,公路横贯东西南北,交织成网,交通十分便利。境内石灰岩、花岗岩、吸水岩、石英和园林石等资源丰富,目前除石灰岩、花岗岩大量开发外,吸水岩、石英和园林石尚待开发利用。主产黄姜、花生、黄烟等经济作物。 徐庄乡属纯山区,在农业发展上,选准了“四荒”(即荒山、荒坡、荒滩、荒岭)使用权拍卖这个振兴经济的改革突破口,确定了“八五”期间实现“果树专业户”的奋斗目标。这一改革举措,产生了世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轰动效应。该乡共拍卖“四荒”地6万亩,  相似文献   

4.
今年上半年,临桂县在一次干部人事调整中,一名年近49岁的乡镇副科级干部走上了乡镇正科级主要领导岗位。在他的考核材料上是这样评价的:“该同志在基层一线工作20多年,年龄较大,但工作热情不减,工作能力强,并经常教育年轻干部,发挥传帮带作用……”这是临桂县近来选人用人重实干的又一例子。对此,临桂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建忠说:“临桂县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需要大批干事创业的人。我们拿出一批重要和关键岗位给踏实干事的人,就是想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位子,用‘实干者吃香不吃亏’的生动例子,来树标杆、明导向、鼓人心。”  相似文献   

5.
赞歌飘山乡     
近年来,商城县达权店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不负人民的期望,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在履行职责、民主决策、依法治乡等方面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赞歌。横下心来治荒山达权店乡位于大别山腹地,是一个典型的林业大乡。全乡辖22个行政村,31400口人,宜林地面积18万亩,耕地1.4万亩,人均6亩山5分田。全乡经济林和用材林面积不足宜林面积的三分之二,山乡群众一直守着"金山"盼富裕。1995年3月,人大代表们在乡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治山兴林"的议案,并由大会形成了决议。当年夏天,乡政府根据决议,组织全乡群众采取"梯带加大穴"的整地模式,在黄土岭连片营造了1800亩板栗基地。同时,为有计划开发荒山,乡政  相似文献   

6.
“几亩地,一口猪,啥时能走上致富路?”望望远处那一堆堆黄沙,再看看近前那一片贫瘠的土地,前几年,乌海市乌兰乡的农民真还想不出什么致富的高招来。那些农村妇女更是整天不是围着锅台转,就是围着孩子转,想找点发展门路也不知从何下手。时隔几年,这里却发生了大变化: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帮助和引导下,妇女们大都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有的种大棚,有的搞养殖,有的发展小加工业,真还别说,她们不仅经济收入高了,家庭地位有了,还涌现了不少致富能手呢!引领广大妇女脱贫致富,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困难大并不可怕,怕的是广…  相似文献   

7.
《创造》1995,(Z1)
积极开发摆脱贫困耿家营乡政府宜良县耿家营乡是一个彝族苗族乡,全乡有9个办事处,72个自然村,3881户,16286人,是一个产业结构单一的纯农业山区乡。全乡有土地面积204平方公里(30.6万亩),其中可耕地5.5万亩,荒山、荒坡和疏林地3.5万亩。...  相似文献   

8.
黄土地上“刨金人”──记民权县政协委员张瑞联育果苗致富的事迹民权县王庄寨乡吴岗村农民果树专家张瑞联敢于冲破传统农业的束缚,依靠科技发展苹果苗木生产,一年一大步,一步一层楼,年育苹果苗170亩,出圃130多万株,收入100多万元,闯出了一条平原地区农民...  相似文献   

9.
造林绿化篇     
《江西政报》2008,(21):I0002-I0002
早在198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用7年时间将3200万亩宜林荒山都栽上树,到本世纪末基本绿化江西大地的宏伟目标”,在红土地上全面吹响了消灭荒山的号角。1994年,我省提前一年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的历史性突破。灭荒造林成为我省林业建设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云龙县游洞镇铁厂村岩头社党员何文康,带领全社农民创办“绿色企业”在当地传为美谈。1985年何文康把挖矿得的钱全部投入植树造林,并带领全家人在荒山坡地上种下500多亩树苗,培育了一个5亩的华山松苗圃。1989年何文康又多方筹集资金,雇用村民,历时3年在岩头社的冷山薄地上又种下互000多亩果松。在他的带动下,全社农民都行动起来,兴办绿色企业。互990年杜里家家户户都卖了一些家畜,把钱投入在种植经济林木上,目前岩头社已有6000多亩果松林区。过去穷出了名的岩头社如今已是美名远扬的“绿色银行”。何文康为岩头社找到了打开致富之…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底,1500吨有着“平凉金果”标记的平凉苹果销往泰国。一斤苹果卖到了10元,这是平凉人 10年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仁大乡南门村的陈满义, 一家5口人经营着10亩果园。去年,这些果树给他带来了12万元的回报。在平凉市,陈满义不算是特例,像他这样吃“果饭”、发“果财”的农民已不在少数。和他同县的城川乡红旗村的马志强,承包30亩苹果园,10年间净赚130万元。2005年,农民收入的四分之一来自果产业,好多果农依靠果产业发了家、  相似文献   

12.
《创造》1995,(Z1)
开发荒山重在服务草甸乡党委、草甸乡政府1993年10月,按照“宜良县有偿出让集体荒山使用权实施办法”的规定,我们将本乡五丰村1240亩荒山作为全乡的试点出让给28户经营管理(本村农户23户,外地5户)至今已初具规模。荒山出让后,如何使试点真正起到既是...  相似文献   

13.
老卫种树     
老卫是位农妇,今年61岁了。老卫叫卫桂英,家住北京市延庆县井家庄乡三司村。卫桂英在光秃秃的山上苦干12年,绿化了5000多亩山,种植了100多万棵树。这些树,长在山上,也长在她的心里。他说:“一棵树就是俺一个儿。”在13年前的那个村民会上,上级领导人作了动员:承包荒山种树,包期40年,收入与集体分成,每亩补助八块,种好了树给奖励。老卫见老爷们儿一个个缩着脑袋,一片沉默,来不及跟老伴j[商量就急着说:“我包了!”汉子们对她的老伴J[说:“你媳妇儿上了贼船了!”老卫的老伴儿叫李珍,在外边做养路工。老李当过兵,打过恶…  相似文献   

14.
枣庄市山亭区冯卯乡地处沂蒙山区与滕州平原的结合部,总面积96平方公里,共辖46个行政村,全市最大的岩马水库纵贯其境内。近几年来,这个乡立足山区、库区的实际,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山、水、林、田综合开发,林、果、牧、渔全面发展,水、电、路、电话“四通”,成为枣庄市山区、库区致富奔小康的典范。 冯卯乡荒山面积达2.6万亩,发展林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乡已形成苹果、黄梨、红枣、樱桃、黄桃、山楂、葡萄七大果品生产基地,各类名优果树达50万棵,果品年产量达5000万公斤,位居全市乡镇之首。其中红富士苹果、大红枣分别被评为省、市级优质苹果,同时,这个乡还先后兴建了果汁饮料厂、千吨恒温库,  相似文献   

15.
大写的人生     
刘斌  李建伟 《政策》2002,(2):50-51
在第五届“地球奖”颁奖会上,一位拄着双拐的高位截瘫者登上了领奖台。领奖台并不高,可他足足用了5分钟才登上去。然而,就是这位高位截瘫者,20多年如一日,植树1万多棵,把一座荒山变成了绿洲:他,就是随州市曾都区高城镇七里塔村农民付本发,一位拄着双拐、用生命和意志书写人生的优秀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6.
“60年代国家兴建丹江口水库,淅川县有50多万亩良田被淹没,20多万农民携家带小,迁居他乡。淅川县的农民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应倾注更多的精力来关注农业,关心农民。”这是淅川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定岐对县“一府两院”领导同志和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常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7.
在海南省琼海市九曲江乡,200余名退伍军人安心扎根农村,勤劳创业的事迹被人们传为佳话。九曲江乡每年都有一批退伍军人返乡。该乡党委、政府有关人员经常主动上门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他们安心农村,创业致富。排沟村退伍军人何基钗退伍回乡后,用勤劳的双手,开发荒山坡地,种植菠萝50亩,胡椒、椰子、按榔等经济作物20亩,年收入达3万多元。此外,他在墟镇上经营饮食业,每年可赚15万元,走上了致富道路。北岸村退伍军人黎汝雅,曾在部队担任排级干部,退伍回乡后,一直在农村艰苦创业,被群众…  相似文献   

18.
最近的强降雨,让临桂县境内的义江流域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给临桂县五通镇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全镇30多个自然村受灾,3000多人被洪水围困,农作物受灾面积数万亩……目前,镇党委、政府已积  相似文献   

19.
张军 《今日浙江》2011,(13):12-15
“党员的本色就是带领服务农民致富。我要帮同村的鲍凌凌把养殖规模扩大至30亩左右,年收入达到5万元。”自从在嘉兴“红船先锋网”上郑重承诺后,秀洲区新塍镇观音桥村党员陈金根隔三差五就到鲍凌凌家帮助解决相关技术难题。而陈金根掌握的许多先进养殖技术,都是从秀洲党员服务中心学习而来。  相似文献   

20.
信息传递     
长底布依族乡德沙村狠抓林果业的发展罗平县长底布依族乡德沙村公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重点抓好烤烟、生姜、辣椒等支柱产业的发展。1996年栽烤烟1110亩,总产11.8万公斤,总产值118.4万元,平均亩产值1066元;种生姜386亩,总产值174万元,平均亩产值4507.7元;发展辣椒314亩,引进优良品种110公斤,总产值68.13万元,平均亩产值2169.75元。再加上粮食生产,1996年全村公所经济总收入320万元,人均收入2076元。为进一步抓好林果业的发展,挖掘经济潜力,德沙村利用荒山荒坡及闲散土地,栽下1176亩经济林果,其中银杏1100株,柑桔2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