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桂华 《时代主人》2007,(12):30-31
监督职能是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重要的职能之一.能否顺利有效地行使这一职能,关系到人大作用的正常发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二十年磨一剑的监督法.从法律上明确了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程序.使人大的监督工作趋于法律化、规范化,更具时代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2.
罗蔚 《公民导刊》2008,(1):24-24
丰都县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结合实际,坚持“四个着力”.创新监督方式.探索监督新路,强化监督实效,监督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3.
在人大的监督工作中,要开展好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发挥代表的监督作用应当是重要方面。人大代表在人大监督工作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代表素质高、责任心强,就有利于提高监督实效。人大代表的监督不仅体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更多的是体现在闭会期间.为发挥好代表的作用,册亨县人大常委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搞活代表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一是建立代表小组,使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能有组织地开展活动:二是建立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代表工作有人抓;  相似文献   

4.
人大监督要做到监督方案周密细站、监督方式方法多样、跟踪监督切实管用.努力使监督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质有效,督促整改贯穿于监督的全过程.促进“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推动全区经济租杜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耍把人民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人民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找准问题.一抓到底.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可以使领导干部少犯错误;领导干部自觉养成在监督之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可以使自己不犯错误。  相似文献   

6.
监督是人大的职责.而支持“一府两院”工作是人大的本分。近年来,万盛区人大一方面把握监督重点。加强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寓监督于支持中.推动人大监督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7.
杨生明 《云南人大》2006,(10):18-18
2003年以来.江川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完善监督机制,建立了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回审监督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工作收到了明显的成效,而且对人大常委会强化监督职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回审监督引发了我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监督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为使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充分体现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必须做到“四个注重”:  相似文献   

9.
在地方人大监督工作实践中,监督者提出监督意见后,被监督者有时却是搪塞敷衍,甚至置之不.理,监督者有时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致使监督意见不能具体落实,流于形式,使人大监督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0.
秘长荣 《天津人大》2009,(12):10-11
东丽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监督职能,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积极创新监督思路,扩展监督渠道,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效果,使监督工作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更具实效,为促进东丽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规避干预政府工作之嫌,在实践中,人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往往是事后监督。有人主张,为使政府工作的决策更加科学,人大应多进行事前事中监督。  相似文献   

12.
人大的监督是代表人民进行的监督,是最具权威性和法律效力的监督。如何使这种对人大监督的定位体现到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中,特别是如何做好审议工作,切实增强监督的实效性,是我们重点探索和致力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人大财政监督工作既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也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难点,乡镇人大也不例外。如何使乡镇人大财政监督工作走出困境,打破被动、缺位、滞后的局面,实现会议监督与日常监督紧密结合,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转变呢?笔者认为,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工作上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4.
监督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委内容。对“一府两院”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监督权的实施是要按一定的形式和程序进行的,对“一府两院”工作进行评议.是人大监督工作的一种具体形式。那么.监督与工作评议是什么关系呢?应该说,  相似文献   

15.
搂年来,寿光市人大常委会把加强监督工作作为依法行使职权的重中之重.着重在精选监督内容、改进方式方法,提高监督实效上下功夫,增强了人大监督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徐光华 《时代主人》2007,(12):32-33
监督法的实施,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乡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抓住机遇,把依法履行监督职责放在首要位置,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突出监督重点,创新监督方法,完善监督程序,增强监督实效,实现了监督工作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监督法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情况.包括政府、法院、检察院执行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情况.都要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布。这是监督法的一个突出的亮点,人大监督工作向社会公开,对于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高人大监督工策,人大常委会也可以从中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发现和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而又带有共性的问题,从而选准议题,把握重点.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8.
黄有能 《云南人大》2006,(11):11-12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监督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及其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监督是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监督作为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它的实施开启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新里程.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  相似文献   

19.
阿计 《山东人大工作》2007,(1):56-58,60
制定监督法的最初源头,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彼时.1982年新宪法已经诞生,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通常称为法律监督).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通常称为工作监督),再次被明确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但在现实生活中,与已经驶人快车道的人大立法相比.人大监督仍显得较为薄弱。在此背景下.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层自1986年起就开始酝酿人大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并为此做了大量的调研、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监督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丰十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应认真学习寅传和贯彻执行好监督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