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引言人们对东盟经济的发展相当关注。因为在过去几年里人们已经相当注意的“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正在失去其国际竞争能力,相反地,东盟国家却发展得非常迅速。“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之所以会失去国际竞争能力,是由于它们的通货增值、劳力短缺与工资上涨、物价上涨,等等。另一方面,东盟经济的迅速发展则是由于工资与成本的低廉,等等。结果,美国和日本的制造公司正在把它们的生产基地从“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转移到东盟。特别是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是相当引人注目的。据预测,泰国和马来西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可以赶上“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除了新加坡(新加坡是“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一个组成国家)和文莱(其人口总数非常小,只约有30万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199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致力于发展民族经济。40多年过去了,今天,泰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已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它已普遍被认为是继台湾、南朝鲜、新加坡和香港之后最有希望步入新兴工业化行列的国家。泰国经济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传统农业的较为成功的改造和开发。如果没有这种改造开发及其所取得的成绩,泰国的工业就难于达到现在的发展水平。因此,对战后泰国的农业开发进行分析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1986,(2)
国营经济是泰国现代工业的先驱,也是当前泰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营经济各部门控制着泰国绝大部分基础工业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邮电、水利、电力等关键性经济部门,每年为国家提供一百多亿铢纯利润。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生产效益低下,许多国营企业负债累累,成为国家的巨大经济负担。在初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情况下,国家是否还有必要控制这部分经济生产部门?如果要控制,政府应如何解决这些企业的亏损,以使它们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泰国政府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4.
前些时候,泰国纺织行业的厂商和工人团体,多次向美国驻泰国大使馆递交函件,要求美国参议院切勿通过詹金斯法案。什么是詹金斯法案?它对泰国纺织业有哪些影响?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美国和其他一些工业发达国家致力于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六十年代开始把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业(包括成衣业)等转移到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并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纺织品。泰国的纺织业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几十年里有关泰国的经济成绩问题在外国学者和泰国学者中间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然而相比之下,这两类学者的观点却有着严重的分歧。外国学者比较强调泰国的良好经济总体成绩。与其邻近地区的绝大多数其他石油输入国家相比较,泰国在这方面的成就尤为明显,泰国的成就有时甚至完全可以同那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就相媲美,如南朝鲜、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而泰国学者则倾向于强调泰国经济中所存在的结构件问题,包括经济增长进程本身所产生的经济结构性问题,以至至今仍为经济增长所忽略的社会集团问题。他们甚至强调这样的观点:泰国的工业化仍处于初期阶段。作为工业化后期阶段特征的资本深化在泰国仍处于幼年时期。根据泰国学者的观点,泰国肯定不是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准“新兴工业化国家。”  相似文献   

6.
导言在过去三十年间,政府连续制订了六个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用以指导泰国经济的发展。政府为这些计划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发展战略,以便通过每个计划实现各种不同的目标。在这几十年期间,由于执行了这些计划以及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泰国的经济和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几乎所有的部门都出现引人嘱目的经济增长和多样化,现在泰国常常被说成是即将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颗超级明星。尽管泰国出现迅速的经济增长及其经济基础的多样化,但也堆积了许许多多经济和  相似文献   

7.
三、“鼓励私人企业投资”政策的形成(一)工业政策的动摇泰国的真正工业化过程是在五十年代末期乃沙立政权成立以后开始的,因此泰国工业化的起点比菲律宾等几个国家稍迟了几年。原因之一是,如上所述,泰国从战后四十年代后半期起到五十年代的大部分期间内,并没有经历过较严重的对外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的困难。许多低发达国家由于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而采取了管制进口贸易政策,这种政策成了促进代替进口工业的非常直接的原因。泰国却缺乏这种强烈的刺激。原因之二是,泰国政府及其领导人对待华人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战后泰国工业的发展过程、泰国政府的所谓“工业化”政策和鼓励外资发展工业的政策提供了比较系统的资料,并就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泰国工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比较。原文长达六万多字,现予摘译,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9.
20多年来泰国经济持续增长,取得了可喜成果。特别是近几年,在世界各国经济增长速度大都降低的情况下,泰国仍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其成就引起国际上的重视。一般估计,90年代泰国可能跨入“新兴工业国”行列,继“亚洲四小龙”之后,成为“第五条小龙”。现将泰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情况与经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泰国是佛教国家 ,全国95%的国民信奉佛教 ,佛寺佛塔众多 ,因此有“千佛之国”之称。泰王国 (简称泰国 ) ,古称暹罗。自公元1238年至今 ,泰国是一个独立了700余年的国家 ,也是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惟一没有被外国殖民者占领的国家。拥有人口6200万 ,1/3为城市人口 ,国土面积51万平方公里 ,与法国相当。全国分76个府 ,按地形分为四个区域 :肥沃广袤的中部平原 ,山峦起伏的东北部高原 ,丛林密布的北部山区 ,风光迷人的南部半岛。泰国是个新旧融会的国度 ,有舒适怡人的服务娱乐设施。享誉全球的“天使之城”曼谷 ,夜夜笙歌的…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东南亚研究所加强与外国学者的学术交流,1983年先后接待了三位泰国学者和一位美国学者。 去年4月下旬,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强·特拉逸博士到云南省昆明和西双版纳地区参观访问。在昆时,与东南亚研究所研究人员进行了学术座谈。强博士作了包括泰国“经济”、“政治”和“对外关系”三个专题的学术报告。他从农业、工业和服务行业三方面列举了一些数字,指出泰国从1961年实行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到1981年第四个五年计划完成之时,泰国经济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强博士在肯定泰  相似文献   

12.
泰国自1972年从“替代进口”的工业发展政策转向“出口导向”政策,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以来,泰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于80年代下半期,在差猜·春哈旺担任总理期间,他在一次年终总结报告中说,泰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抓了三项工作,即旅游、出口和投资。进出口贸易对泰国来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发展外向型经济要通过吸收外来投资和向国际贷款来筹措资金,引进外国先进  相似文献   

13.
一、设区的经过和东盟其他国家一样,泰国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工业化方向主要是发展农产品出口加工工业和替代进口工业,到了六十年代后半期,泰国的进口替代工业发展已经受到国内市场规模狭小的限制,于是泰国工业化的方向在七十年代初便转向发展面向出口工业。为了鼓励发展面向出口工业,泰国政府于1972年颁布了《奖励投资条例(修订案)》,鼓励本国和外国资本投资发展泰国的面向出口的工业,1974年2月又规定了可以亨受优惠待遇的奖励企业必须是出口能力大的企业,有利于开发国内资源的企业,使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的泰国经济,取得很大成绩:发展速度相当快,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如通货膨胀,基础设施不足,技术落后,生态环境恶化,投机猖獗以及分配不公等。90年代的泰国,如果能解决影响前进的国内问题,终于成为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它也要注意不使自己过分依赖某些外国,特别是日本。  相似文献   

15.
1988年6月中下旬,以何友嘉同志为团长的广西农业代表团应泰国农业部的邀请,在泰国作了为期两周的访问考察。访问期间,笔者有幸作为广西代表团的成员,耳闻目睹了泰国农业发展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泰国发展外向型农业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发展广西农业是很有意义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泰国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泰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生产以水稻、玉米、木薯、水果、甘蔗、橡胶等为主。近年来,由于政府采取一系列的开放和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中的能源消费已由已往以煤炭为主转为以石油为主。泰国正是在这个时期向工业化和交通运输现代化起步前进的。为了加速前进的步伐,泰国通过对外贸易、鼓励外国投资设厂等途径,把工业化国家的能源消费方式也带进了国内。石油是一种优质的燃料,能效高、用途广,石油危机爆发之前,世界市场的石油供应又相当充裕而且价格低廉。因此石油便成为泰国工业、交通运输业消费的最主要能源,石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石油危机前夕为84%,  相似文献   

17.
由于泰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和泰族对外来民族的融合性,在泰国特定社会经济结构的背景下,泰化华人就在泰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以家族持有和经营的形态形成相当数量的企业集团。这些华人企业集团对泰国经济发展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它们是泰国华人经济活动的主体。这个经济主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研究课题。虽说如此,但此课题却有一些相当棘手的问题,首先是资料问题。有关泰化华人企业集团的信息资料甚少,况且,资料本身还有不全面、不精确和不及时的缺点。其次,作为东南亚企业集团的一个共…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本文拟回顾1970~2000年东盟主要5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对21世纪这些国家的经济情况进行展望。 除了新加坡以外,其他东盟4国均通过“绿色革命”和农业多角经营取得了农业的发展,但在过去30年的变化中尤为显著的应该说是工业化的进展。菲律宾由于马科斯的弊政,80年代经济陷入负增长,耽误了很长时间,但其他国家基本上一直保持高度增长,收入水平最高的新加坡1997年购买力平价表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己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在其他国家中,马来西亚和泰国巩固了中等收入国家的地位,正要加入新兴工业国的行列。印尼也在消灭贫困方面在世界各国中取得最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前言泰国的近代工业是在六十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泰国通过五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而配备起来的工作基础设施,通过以鼓励产业投资法案为中心的各种促进投资的政策和措施来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对工业活动进行投资,以此作为促进泰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动力。泰国工业化政策的特征是:工业化方向是由六十年代(1961—71年)  相似文献   

20.
泰国的名符其实的工业化始于1962年。当时,这个东南亚国家制了《BE2505号工业投资奖励法令》。政府制订这个法令是想将外资引进泰国的基础工业。这是因为当时在这个工业部门中,当地的小规模而分散的加工活动占统治地位;并且,具有策略意义的国营企业已经无法完成现代化。由于采用给外国公司特殊利益和鼓励外国公司的投资奖励法令,来自日本、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直接投资增长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