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说不清,是亚运会向我们走来了,还是我们正走向亚运会。反正它近了,近得仿佛第11届亚运会开幕的辉煌时刻就在明天。 最近,北京开放部分亚运场馆供人们参观,观者如潮。看到大家那么喜欢新建的亚运设施,我和我的  相似文献   

2.
汪涌 《瞭望》2008,(31)
在北京奥运会的视觉元素中,中国的与世界的,得到了一次空前的释放离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作为采访过多届奥运会的记者,这次以东道主身份报道奥运会,我深深地感受到全世界关注中国、关注北京的目光,同时也为许多灿烂的中国文化元素映照奥运舞台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3.
第十一届亚运会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朝着申请主办2000年第二十七届奥运会方向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申办这届世纪之交的奥运会的努力能否成功,成了时下的一个热门话题。 中国有能力主办规模比亚运会大得多的奥运会吗?与其它国家希望主办奥运会的城市相比,北京的条件有竞争力吗?国人应如何看待中国申办奥运会?日前,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  相似文献   

4.
日前,记者来到为亚运会担任生产航空煤油的抚顺石油二厂。厂区内炼塔林立,马达轰鸣,一派繁忙景象,一辆辆装满为亚运会特制的二号航空煤油的列车正整装待发。在厂里,记者见到了厂长罗运爵,他刚从北京学习归来。他说,在北京的日子里,每时每刻都被火热的亚运意识感染着,无论是在单位还是街头,人人都在为创造良好的风气和优美的环境做贡献,北京已为全国树立了榜样。办好亚运会不仅是北京人的事,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大事,11亿中国人都  相似文献   

5.
从《我的祖国》到《难忘今宵》,乔羽在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始终满腔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时代,他的歌传遍祖国大地,经久不衰。记者在一次会议上有幸采访了乔老。 记者:您在50年代曾当过县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也可以算是一名“老政工”了,对思想政治工作您是怎样看的?  相似文献   

6.
应外交部副部长周南的邀请,澳门总督文礼治10月4日至8日在北京访问。10月5日晚,他拨冗在钓鱼台国宾馆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采访。 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澳督就北京之行的收获、中葡联合声明的执行情况、澳门过渡期所面临问题的解决途径,以及澳门与内地经济合作的前景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总督先生,您这次来访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请您谈谈此行的收获和印  相似文献   

7.
李默然,中共党员,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名誉院长,著名表演艺术家,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听说李默然曾就加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大声疾呼,并两次上书党中央,借他到北京开会之机,记者采访了他。 记者:您两次上书中央,呼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当前我们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您是怎么看的?  相似文献   

8.
沈殿成 《侨园》2002,(3):12-13
时于中国人来说,罗马尼亚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罗马尼亚与中国有几十年的友好关系;说陌生,是罗马尼亚的近况我们所知甚少。尹啸平,作为罗马尼亚旅罗中商联合会会长、欧洲华人华侨社团联合会常务理事和欧洲华人华侨总商会副会长,多年来致力于中欧商务的沟通与发展。日前,本刊记者专程赴京采访了回国进行商务活动的尹啸平先生。记者:尹先生,请介绍一下您个人的经历好吗? 尹啸平:对我个人还是少说一点好。我是浙江青田人,出国已近20年,在国内时做石雕生意。记者:您认为中国企业在罗马尼亚有商机吗? 尹啸平:不仅是有商机,而且还是有很大的商机。以我个人为例,出国时,先是去意大利,开8年餐馆,然后去了罗马尼亚,一住就是12年。有人对我不在经  相似文献   

9.
华盛顿专电 布什总统在访问中国前夕接受了新华社记者、本刊特约记者的采访,就当前国际形势和中美关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答内容如下: 问:您对目前世界形势总的看法如何?鉴于当前人们对缓和进程是否不可逆转这一问题的看法不尽一致,我们想知道您的见解。 答:我对此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当今世界一个持久不变的特点是变化。按美国的价值观与利益来说,  相似文献   

10.
两个月后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各国的运动员正加紧训练,力争最好成绩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将于8月8日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世界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参加本届奥运会。《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实地采访美国、巴西、肯尼亚等国体育界,了解到这些国家运动员和教练员备战奥运  相似文献   

11.
冮冶 《瞭望》1990,(41)
东京专电 座落在东京都涩谷区一片绿茵丛中的岸纪念体育会馆是日本体育界的大本营,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和体育协会都设在这里。在亚运会期间,尽管大部分体育界人士和运动员都已奔赴北京,但这里仍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有关亚运会的信息不断流向这里。 9月下旬的一天,没有去北京而留下来主持日常工作的日本奥委会理事、总务委员会委员长林克也先生在会馆热情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他五十七八岁的  相似文献   

12.
第十一届亚运会是历届亚运会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盛会。它场馆多、分布广,对道路、交通、电信通信等城市基础设施要求很高。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能不能承受这个任务?一直是关心亚运会的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葳 《民主》2006,(7):4-6
回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在历届奥运会举办地,都有奥运标志性景观建筑。日前,基于长城与奥运会人文精神的深厚渊源,特别是广泛听取了中外游人的意见后,奥组委决定在长城附近向世人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举办理念。北京奥运会会徽和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大型景观建筑正式在长城落户。6月23日,本刊记者联合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就“长城文化与人文奥运”等相关内容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许嘉璐。记者:您认为长城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  相似文献   

14.
亚运看朝阳     
有句话说,开好亚运会“全国看北京,北京看朝阳”,挺抬举我们的,但说的也是实情。 举办亚运会,我们朝阳区的地位可真是举足轻重:这里有亚运村、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及主会场等。外国运动员和记者一下飞机就踏上朝阳区的土地,顺着机场路到北四环路,过安慧立交桥下榻运动员村和五洲大酒店,也是在朝阳区;到主会场参加开幕式的全  相似文献   

15.
亚运会头一回在中国举办,咱们的开幕式,大鼓小锣一出场,就把中国观众和老外们都给“震”了。邢芬和其他中国选手,又把头一天比赛中的第一块金牌和前八块金牌全给捧了回来,这成绩可是太令人振奋了。要说我们这些老体育工作者不激动、不自豪,那不可能。您瞧,这两天有人问我,中国代表团在这届亚运会上能摘回多少枚金牌,依我估算,得超出130枚,说不定还能超出140枚呢! 咱们中国人头一回办亚运,真是花了大本钱,下了大功夫,可依我说,这值。中国是世界大国,人又那么多,体育事业要是总也上不去,那就与大国的身份不相符。您让我说说亚运?那我就结合着我的职业和工作来说说。咱们的选手在亚运会  相似文献   

16.
汪涌 《瞭望》2008,(27)
作为派驻北京奥组委的记者,我对北京奥运会在全球聚光灯下筹办、又不得不守住一些秘密的情形深有体会。上万人共守北京奥运会的秘密,至今未出现一起因泄密事件而导致北京奥运会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事件发生,确实是一个值得书写的故事。200J年12月13日,北京奥组委成立第一天,我全程采访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的经历便开始了。七年来,我目睹和亲历  相似文献   

17.
<正>在重庆解放碑下,记者见到了从巴南赶过来的任尔宁老人。挤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后,年过古稀的他依然神采奕奕,握着记者的手说:"感谢你从北京来采访我。不过,我要麻烦你先跟我去办点事。"几步路,来到了某银行存管中心,任尔宁从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袋。不是钻石黄金、不是房本字据,什么样的东西值得他这么慎重保管?任尔宁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我三爷爷任鸿隽和三娘母陈衡哲留下来的书信。某出版社约我写一本任氏家族的书,我梳理后,放回这里来。"  相似文献   

18.
从11月20日至12月10日为期20天的中国第二届戏剧节,是继第11届亚运会之后在北京举行的又一盛事。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20余个表演艺术团体在首都舞台上百花竞艳显示了中国戏剧事业蓬蓬勃勃的景象。 规模大 戏种多  相似文献   

19.
亚运即将来临。面对北京市的1000多万人口和800多万辆自行车,不少人担心:首都的交通能否容纳和确保亚运会的顺利进行?为此,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第十一届亚运会组委会交通部部长程毅近日对本刊记者说——  相似文献   

20.
近一段时间里,上海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上海经营者人才公司成立一周年所取得的业绩,引起本刊的浓厚兴趣。天是,在7月间的一个酷暑天,我专程前往坐落在上海永嘉路上的公司总部所在地,采访该公司总经理胡建评。这位看上去温文尔雅的老总,侃侃而谈,对该公司的来龙去脉,以及今后的打算,作了清晰的描述,其中不乏新意和真知灼见。下面,就是这次访谈的记录。记者:胡总,最近一段时间,上海的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上海经营者人才公司的情况。我想就贵公司的有关情况作进一步的采访,请您为本刊的读者提供一些背景情况,以及你们对未来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