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突破构建和谐社会之瓶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多年来,贫困问题,尤其是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这一问题正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突破构建和谐社会之瓶颈,需要树立“穷人的经济学”理念,立足于“穷人的经济学”去思考问题,以一种新的视角探求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穷人经济学”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提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性学科。从经济学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贫困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贫困是对执政党的最尖锐挑战。解决贫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益贫式增长是对穷人有利的经济增长,它关注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福利变动。印度尼西亚从20世纪60~9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伴随着贫困大幅下降,被认为是实现益贫式增长的典范。对印度尼西亚益贫式增长的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实施益贫式增长战略提供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4.
贫困地区农村“文化贫困”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 学家 刘易斯 认为 ,穷人因 其物 质生活 的贫 困,导致 一种 “文化贫 困”:他 们有一种 强烈 的宿 命感、无 助感 和自卑 感;他 们目光 短浅 ,没有远 见卓 识;他们 视野 狭窄 不能 在广 泛的 社会背 景中 去认识 他们 的困 难。一些伦 理学 家也 指出:贫 困不 利于经济 生活 中 德性 的发 展 。文 化贫 困 对人 的尊 严 和人 性的 堕 落 以 及 社会 发 展 所 造 成的后果 是无 法衡 量的。目前 ,“文 化贫 困”现象 虽不 是我国 农村 社会 的主流 ,但在 我国的一些 贫困 乡村 却普遍 存在 。文化 贫困 及其所 产生 的影响 主要 表现 为…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05,(7):54-55
唐均在6月16日的《社会科学报》上撰文指出:最近,有人写文章说:“市场经济中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贫困的一个重要来源是穷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包括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等。而自身的贫困反过来又让穷人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这其中的潜在逻辑就是穷人因为穷所以穷,陷入了纳克斯所言的‘贫困的恶性循环’”。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要说:  相似文献   

6.
贫困文化在民族地区的突出表现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心理消极、主体性认知能力不强以及知识存量低和结构不合理。贫困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中的文化传统有着强大的辐射力和惯性,对贫困主体自身、反贫困制度和政策的实施以及民族地区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探索》2017,(6)
认知科学是20世纪世界科学标志性的新兴研究领域和学科,作为探究人脑与心智工作机制的前沿性尖端学科,它已经引起科学研究方法的根本变革,成为21世纪的带头学科。认知科学与贫困治理的结合,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一是贫困治理领域中的认知机制研究,二是认知科学视域中的贫困治理机制研究。关于前者,是将认知科学的研究范式和成果应用到贫困治理中,即把贫困治理问题还原为贫困主体个人层面的认知,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探讨贫困治理的动机、过程和效果,此研究路径的核心议题是贫困心理、内生动力与贫困文化;关于后者,将以贫困治理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框架为基础,根据认知的层级和内容,研究贫困治理中的选择机制、信任机制、激励机制、思维机制和合作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8.
朋友去印度,回来后感触颇深,他给我讲了一个穷人的故事: 他刚到印度的时候,在孟买的大街上,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兜售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那是孟买穷人中的一种,其实和乞丐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大多是一些孤寡老人,生活上没有任何依靠。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是以法官为主体和代表的特定人群的集合,必然也形成一种特定的法院文化。它由三部分构成,又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在培育法院文化中,我们既要看到它个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它与整个社会文化共融共生的一面,只有不断总结和吸纳社会文化的优良成分,切实在新的体制和新的机制条件下,按照新的形势和要求对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熔铸与外向锤炼,才能真正构建起先进的法院文化。  相似文献   

10.
论几种“农民致贫说”的荒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穷人懒惰说”忽视了贫穷农户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缺少赚钱门路在分析贫困农户的致贫原因时,许多人异口同声地指责穷人“懒惰”。这种观点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懒,穷人都是以懒为荣,大都爱睡懒觉,“穷人象条虫,一觉睡到太阳红”;穷人爱烤太阳,“宁愿饿肚烤太阳,不愿下地打把粮”。应该承认,“穷人懒惰说”举出的一些例证确实是存在的,几乎在所有的贫困地区都可以寻找出这样的典型例子。但是,只要我们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地分析就不难发现,导致他们“懒  相似文献   

11.
山西娄烦县将全县具有"郑民生"特征的重点人员分为8类,包括极度贫困型、精神失常型、仇视社会型等,当地官方派专职民警随时跟踪其思想动态,以求做到发现得早、控制得住。有针对性地重点盯防,减少盲目防控下的资源浪费,的确很有效率,但这样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样的分类标准很不科学,比如"极度贫困型"对社会构成潜在危害,这纯粹是一种想当然的判断和对穷人的偏见。  相似文献   

12.
南亚国家的贫困,促成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平奖,也造就了“不丹模式”,使人玩味无穷。自从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银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以来,有关贫困、穷人的问题,就再一次引发了社会舆论持续不断的关注。比如,10月28日《环球时报》刊发了《研究穷人成为世界课题》一文,而北京学者吴祚来提出,应“建立中国特色的穷人学研究体系”,来解决中国也存在的贫困与穷人问题。这首先是来自诺贝尔经济学奖动向的启示。上一世纪末的20多年中,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三次颁给了“研究穷人”问题的经济学家,如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冈纳·缪尔达尔(19…  相似文献   

13.
在3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说了这样两段话,一是“我想起了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一位经济学家叫舒尔茨的一句话,他说世界大多数人是贫困的, 如果你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那么你就会懂得经济学当中许多重要原理。”二是“世界大多数穷人以农业为主。如果你懂得了农业,那你就真正懂得了穷人的经济学。”从本期起,本刊新设《穷人经济》栏目,希望关心穷人经济的专家、学者、领导多多来稿, 共同探讨这一世界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穷人经济学”是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提出的理论性学科。1965年5月,他在《美国经济评论》第40卷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贫困经济学》,指出:要“将贫困问题的理论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15.
夏华 《共产党人》2006,(16):45-46
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艺术形式,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做好农村电影工作,扩大电影在农村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广大的农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对于宣传党  相似文献   

16.
提到银行,人们自然想到钱,那个把人分成穷人和富人的东西,那个让富人骄傲,让穷人窘迫甚至屈辱的东西. 穷人走进银行存钱,银行或许笑脸相迎,因为银行这时看到了钱,而不是穷人,哪怕穷人手中的钱是拾破烂、卖血赚来的.  相似文献   

17.
从制度上寻找贫困的根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段时期,我主要在云南、贵州等地的国家级贫困县走动,我发现贫困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贫困就是因为农民素质低,贫网就是因为农民愚昧。我们把贫困的原因归结到穷人本身,好像贫困与政府、制度、主流人群没有关系,这样大家都比较轻松。不是的!我要讲的是:贫困源于没有权利,贫困源于主流社会设计的不合理制度。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文化品位和文化精神.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和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看到,具有文化特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随着社会文化脉络嬗变的脚步,并在文化的潮起潮落中被逐步赋予了社会文化工具存在的角色和品质——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用文化的力量去塑造人、滋养人、凝聚人.  相似文献   

19.
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精神生活(特别是精神创造)的范畴。它包括形而上之"魂"和形而下之"体"两个层面,是二者的有机统一。科学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不妨将其归于广义的文化,以便区别于狭义的文化概念。对科学与文化相互关系的考察,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把握文化的本质及其价值。文化不仅具有形而上的作为社会精神高地的价值,而且具有形而下的作为现实生产力的价值,因而既是一种软实力,又是一种硬实力。文化将通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推动劳动解放和人的解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试论政党文化与组织文化、政治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政党文化与组织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关系是准确界定政党文化内涵的前提。政党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它的文化必然具有组织文化的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政党文化也是一种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政治组织,政党文化与一般组织文化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同时,政党文化概念也受到政治文化概念的深刻影响,有人认为政党文化本身就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但事实上,政党文化与政治文化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