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30年3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首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宣告成立,从此揭开了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发展的新的一页,使左翼文艺运动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中,在蒋介石国民党对革命文艺展开的文化“围剿”和对苏区红军展开的军事“围剿”中,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这种双重“围剿”时说:“两种‘围剿’都惨败了。作为军事‘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红军的北上抗日;作为文化‘围剿’的结果的东西,是一九三五年‘一二九’青年革命运动的爆发。而作为这两种‘围剿’之共同结果的东西,则是全国人民的觉悟。这三者都是积极的结果。其中最奇怪的,是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一切文化机关中处于毫无抵抗力的地  相似文献   

2.
姚蓬子、冯雪峰、姚文元,是中国文坛30至70年代在特殊环境下产生的三个有代表性的文人,他们的戏剧性“左”“右”错位,折射出几十年来文坛的风雨春秋,更凸现出文人品格的多样性。 姚蓬子,早年参加过中共和左翼作家联盟,与鲁迅有交往。后被捕自首,出狱后成为国民党的御用文人和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走钢丝”的书店老板。他本是一个被历史遗弃了的人,不意却在“文革”中“父以子贵”,重新提高了知名度。 冯雪峰,早年加入中共。作为中共上海文化工作的负责人,他和鲁迅一起领导了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全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但旋即被卷入旋涡,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在去世三年后恢复了名誉。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贬损鲁迅还是神化鲁迅,都是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为了清除鲁迅身上的“附加值”和“光环”,走近真实的鲁迅,本文从鲁迅的文本和他的亲友的有关回忆文章中探索他的自我定位问题。结论是:鲁迅把自己定位于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作家、左翼作家、革命的同路人、普通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4.
佛头著粪     
乐朋 《唯实》2013,(3):95-95
生前死后的鲁迅,在中国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近些年,鲁迅又被指为“文革”罪人而蒙受挞伐,使其灵魂不得安宁。作家兼主编的韩石山在海洋大学文学院演讲,兴之所至,信口开河云:1966年,“毛主席就和鲁迅一起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5.
30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是以反文化“围剿”斗争为核心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领导文艺运动取得胜利的重要篇章。毛泽东说过:“这时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其中最奇怪的,是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一切文化机关中处于毫无抵抗力的地位,为什么文化‘围剿’也一败涂地了?这还不可以深长思之么?”这个国民党统治区域内“最奇怪”的现象,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具体的研究和总结。笔者认为,左翼文艺运动在1931年底有一个策略上的重要转变,这一转变对于取得反文化“围剿”的胜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瞿秋白在这一转变中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唯实》1996,(12)
括号前项为刊期,后项为页码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若于前沿问题(上)”“”””””·”·’”’…’··’‘·”·赵哦孙劲松l·3)文化与民族主体性—………………·王悦生门·8)重申唯物史观—……………………·厕乃忠门·12)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历史走向”””‘”””‘’””‘””’…··’·‘··”…………焦文峰(2·3)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若千前沿问题(下)“”’”’“””””’”””””’”’·‘··赵邱扣、劲松(2·7)市场经济与人的素质—…………·沈学明(2·11)组建国有资产运营机构能否成为国有企…  相似文献   

7.
80年前的3月△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维金斯基等人来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联系,帮助建立中国共产党。 70年前的3月△1930年3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学团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夏衍、冯乃超、钱杏邨、田汉、郑伯奇、洪灵菲七人为常务委员。该联盟以“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作为自己的文学纲领。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文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左联成立之后,组织逐步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8.
《党史纵览》2001,(5):54
1934年初,“左联”作家冯雪峰在瑞金见到了毛泽东,冯雪峰向毛泽东汇报了上海的工作和左翼文艺阵营的活动,特别详细地向毛泽东介绍了鲁迅的情况。毛泽东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讲述。  相似文献   

9.
1927年至1937年间,国民党在向革命根据地发动军事“围剿”的同时,对白区的文化革命也进行了疯狂的“围剿”。30年6月,国民党文化头子潘公展纠集王平陵、朱应鹏等一批党根和无耻文人,成立了法西斯文学团体“六一社”,发动所谓“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杨法西斯主义的民族至上文学,攻击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这时,瞿秋白同鲁迅等左翼作家协同作战,写了《狗样的英雄》、《青年的九月》等杂文对“民族主义文学”进行了针锋相  相似文献   

10.
70年前,在白色恐怖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的文化战士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民党的文化“田剿”展开了艰苦的斗争,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离我们而去了,在世者已为数不多。在“左联”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来到国家文科基地福建师大中文系拜访卢豫冬教授。这位当年以“旅冈”、“宗珏”为笔名活跃在左翼剧联战线上的老作家,其传奇经历反映  相似文献   

11.
《当代党员》2007,(4):10-11
一位网友在他的博客里这样写道:“记得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长辈所说,我时时刻刻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这一点在好多地方已经实现了。再一个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到1980年实现农业现代化(或者是农业机械化)’,我不知道这个说法准确不准确,但我确实有这个印象。我从小就在等,就在盼,盼着1980年快点到来,亲眼看一看‘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到底是啥模样儿。可到了1980年,没有人再提起这个事……转眼又过去20多年了,我知道‘农业现代化’还远远没有达到。”  相似文献   

12.
陆茹 《党史文苑》2011,(21):44-46
在革命作为时代主题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党十分重视国统区文艺战线上的斗争。为了组建一个在党领导下的爱国作家团体,使作家们团结起来,以文艺这个武器反对蒋介石反动政府,征得鲁迅同意后,1929年中国共产党文艺委员会决定,以鲁迅为领袖,以左翼作家和围绕在鲁迅周围的青年作家为核心,组建一个革命文学团体,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鲁迅和周扬都是20世纪30年代初"左联"的创建人,鲁迅为"左联"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那时,  相似文献   

13.
崔乐 《党建文汇》2011,(6):44-44
“大陆某些作家总是动辄‘国家大事’,仿佛需要时时刻刻都紧皱眉头、唉声叹息才能显示作家的身份,才会有《千年一叹》这样的书,自然和港台作家的‘城市风格’迥异。”香港“名嘴”梁文道、马家辉偕同近年风头正;劲的南京籍香港作家葛亮来宁推介香港书展时表示.港台作家风格轻松‘‘城市化”,与大陆作家风格不同,其中特别举了大陆作家余秋雨的著作《千年一叹》为对比。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06,(3):91-91
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结束后,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大会顺利结束了,但是我们面前的路是不平坦的,要保持头脑冷静。形势稍好,尤须兢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他接着解释说:“‘兢’是兢兢业业的‘兢’;‘慎’是谨真的‘慎’。”  相似文献   

15.
曾担任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常委秘书长的徐懋庸,是在1938年到延安以后开始同毛泽东交往的。1936年,因“左联”解散及“两个口号”(即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论争等问题,徐懋庸写信给鲁迅,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鲁迅接信后,发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一文,严厉批  相似文献   

16.
鲁迅终生坚持为真理而战斗,而其以共产主义战士的姿态所进行的最辉煌的战斗,则是他生命的最后10年,也即在上海所进行的反文化“围剿”的殊死座城。在这场如火如茶的战斗中,鲁迅作为盟主、作为旗手、作为主将,不仅进行了英勇的战斗,而且荣膺了辉煌的战绩,奠立了其一身兼为共产主义战士和民族文化伟人的地位。A赴任“左联”盟主要进行战斗,就得组织队伍,就得形成阵营。所以,鲁迅从广州抵达上海不久,就在琢磨着建立一个革命文艺的组织。经过充分的酝酿和筹备,终于在193O年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此,以鲁迅为盟主,“左联”团…  相似文献   

17.
鲁迅有首很有意思的诗:“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他这样告诉冯雪峰:“‘东云’,指日本,‘春兰秋菊不同时’,我与郭沫若不是搞不到一起吗。杜荃骂我的话,怎能忘记得干干净净。我也曾有过向郭沫若组稿的念头,但终究打消了。”在“文章如土”、“芳林寥落”的中国文坛,鲁迅翘首东望,时在日本的郭沫若总引起他不尽的思绪,他何尝不愿化解他们之间的是非恩怨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正式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的规定和程序,不断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要切实防止和纠正考察失真、‘带病提拔’和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这一重要论述,对于防范和治理选人用人不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9月,市社会工作党委举办“上海‘两新’组织综合服务平台”和“上海‘两新’互动网”(简称“一台一网”)培训以来,湖南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在市社会工作党委信息化项目组和徐汇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着力推进包括“支部网站”建设在内的“两新”组织信息化工作。截止到2008年7月底,湖南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已在“上海‘两新’互动网”上开通并上线了8家“支部网站”,已组织开展了9次“网上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