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勤 《行政论坛》2007,(4):68-71
现代政府对新生的公民组织来说,依然是处于强势地位,政府的侵权行为不仅侵害了公民的利益及其对政府的认同,它还动摇了政府自身的合法统治基础。实现政府管理的科学化、社会管理的法制化和人民生活的民主化,必须首先实现政府和公民的理性博弈。为了使公民社会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必须重视并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要防止成为政府的附庸;另一方面要防止与政府产生不必要的对立。公民社会组织应当通过正规的与非正规的渠道,与政府及其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建立公民社会与政府、市场共生共强机制。民主体制下唯一良好的权力配置就是强社会与强政府共存;在这种格局下,政府有能力高效地工作,公民社会也足够强大以防止政府权力过度扩张而侵犯公民权利;双方中任何一方的弱小,都会产生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公民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着力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使公民社会组织得以健康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必须重视并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它要防止成为政府的附庸,另一方面要防止与政府产生不必要的对立。公民社会组织应当通过正规的与非正规的渠道,与政府及其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寻求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公民社会组织要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在国家计划和政策的指导下开展活动,并在与政府的合作中不断加强自己的活动能力。建立公民社会与政府、市场共生共强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提出进行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标志着新一轮的改革已经开始。社会建设的前提是社会必须是一个自主的社会。社会建设作为建构和谐社会的一条重要路径,核心在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革。培育与国家合作互补的社会力量,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要件。治理与善治代表着时代发展吁求的社会建设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石岩 《学理论》2012,(11):4-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人格塑造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健全的公民人格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应从行为模式、角色认知、个性气质、心理需求和价值观等方面着手建构、培育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健全的公民人格。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民社会与和谐社会是一种相互促进与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公民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健全而成熟的公民社会,在促进社会整合,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安定与有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民就是培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责权主体.它代表了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身份,使每一个人做有尊严的公共生活主体.然而由于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制约,培育现代公民进而构建公民社会尚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育现代公民应该从树立公民意识、拓展公共传媒领域、培育企业公民和NGO发展及学校公民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开始,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在这一过程中贫富悬殊和社会稳定问题的日益凸显,社会公正越来越成为思想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维护社会公正的视角出发,通过对社会公正若干问题的探讨,进一步深化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是现代性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需要从多个层面来推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全方位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组织大学生积极践行公民活动。  相似文献   

9.
政治参与是现代政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和民主发展的标准与尺度。公民参与的扩大需要具备适当的软环境。当前培育公民政治参与的软环境需要从构建公民文化、培育公民社会、发扬民本思想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追求社会进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而人及其素养能力是实现社会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素和必然要求。公民能力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方面的能力、道德能力、政治能力。从我国公民文化发展的特点出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民能力有参与性、理性、主动性等特性。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利益关系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利益关系比较协调的社会。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谐,社会才会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相反,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剧烈,特别是一个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时,社会就会处于动荡的状态。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构建和谐利益关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的主旋律。落实这一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本出路,着力解决民生大业是关键问题,树立法治诚信意识是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和谐社会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检验其执政能力的一个尺度,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论述了以“和谐”为标准的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在实践与理论方面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能力建设,并就如何提高与构建和谐社会直接相关的几个方面的能力发表了见解。  相似文献   

14.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也是一种价值原则。集体主义价值原则内在包含和谐、公正、民主、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15.
坚持公平正义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强 《理论导刊》2007,(2):11-13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个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正是社会各阶层博弈的复杂时期,社会利益格局的失衡以及由于利益格局失衡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的凸现,使公平正义问题更加突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儒家和谐治理观对历史中国和现代东亚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并可以为当今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但由于其存在着以伦理为中轴、制度性资源太少的根本性缺陷,不能作为解决当今社会政治问题的现成方案。欲实现社会和谐和长治久安,必须扬弃和超越儒家和谐治理观,走出重“政治人”建设轻政治制度建设的历史误区,开辟一条靠制度执政、靠制度治国的新路。制度建设和创新的核心是民主与法治,其中又以党和政府的制度改革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重维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平川 《理论导刊》2006,3(10):48-51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快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文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即时化解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努力推动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构建和谐文化,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外知识分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泽东  陈静 《理论探索》2006,(1):121-123
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党外知识分子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世纪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力量,党外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必将发挥积极的重要作用,为和谐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的良好环境形成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和谐社区的建设应当以居民参与为重点,建设自治型社区,促进自我管理的和谐;以服务居民为宗旨,建设服务型社区,促进居民需求的和谐;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建设人文型社区,促进群体素质的和谐;以各方共建为依托,建设生态型社区,促进人居环境的和谐;以维护稳定为基础,建设平安型社区,促进社会秩序的和谐,同时还必须建立城市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