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的主体性及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从史前原始社会"共同体主体性"到多数人的"个体主体性";从阶级社会中少数人为主体之主体性到多数人为主体之主体性;由主体性不充分发展到充分;从理念论证到实然享有。  相似文献   

2.
人的主体性及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表现为从史前原始社会"共同体主体性"到多数人的"个体主体性";从阶级社会中少数人为主体之主体性到多数人为主体之主体性;由主体性不充分发展到充分;从理念论证到实然享有.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间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它是西方现代以来对传统主体性哲学进行反思和超越而构筑的哲学研究新范式。传统法律解释理论是以主体性为分析进路、以正确理解法律文本为核心、以研究具体解释方法为内容的法律理论。然而,随着法律实践的发展,以主体性为分析进路的传统法律解释理论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因而,引入以主体间性为分析进路的现代法律诠释学理论就十分必要。它进一步发展了法律解释学,对于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法律解释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主要是通过对康德以来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范畴的批判过程中创立的,它立足于"新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去理解和改造主体性范畴。马克思的主体性哲学把主客体看作是实践活动的历史生成;主客体的统一不单纯是真理的问题,而是人的自由和解放。同时,马克思的主体哲学坚持实践理性之路,因而马克思哲学的目的不仅是对世界作出正确的理解,更为主要的目的是变革现存的世界。由此,他探索人的自由的过程,也就是他的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史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和马克思对此问题的阐述以及国内对此问题的认识,都没有把主体性问题的认识内化到主体的实践中去的方法研究。"马体我用"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体,从"凭我以用"、"为我而用"和"因我超用"三个层面实现主体在实践中的作用,试以解决实践理论与实践主体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建立可靠的传播学基础理论是当今传播学研究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而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及文化问题都不同程度关联到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因而,反思主体哲学根基的弊端,超越人类中心论思维的局限是现代科学认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实践理论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主、客体的协调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当代社会学中的结构化理论及文化研究中的人类共同心智及社会知识型理论都提出了结构重于主体的解释模式。这些理论不仅在社会学和文化研究方面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传播理论研究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崔宁 《法制与社会》2010,(36):239-240
本文对"主体"从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给予涵义解释,以及人的主体性的特点阐述,以认识论意义扩展上的主体涵义为理论指导,来探讨"农民的主体性"问题,并对其作出初步的概念规定,以及我国农民主体性的实践体现。  相似文献   

8.
从主体性到关系性:人权论证的范式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是时代的观念。通过分析人权的概念要素可以看到,尽管人权争议源于对人的理解不同而体现为人权性质上的争议,但在根本上则在于,它们都属于一种主体性哲学框架下的人权论证理论,从而具有不可避免的缺陷。对人权正当性的追问必然要求实现人权论证的范式转向,即从主体性转向关系性。从关系性视角来论证人权尽管源于青年黑格尔,但只是到当代才由哈贝马斯立足交往行动理论作出了系统的阐明。在实践上,人权论证的关系论转向对进一步深化与推动人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体间性哲学是当代哲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不同的哲学家基于不同的视阈,导致主体间问题出现纷繁混乱的局面。主体间性哲学是从批判主体性哲学中发展起来的,主体间性理论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自我("我思")。  相似文献   

10.
论人工智能法律主体的法哲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骁克 《政治与法律》2021,(4):109-121
当下人工智能主体学说面临诸多问题,需从法哲学视角予以审视。就人工智能本体而言,其行为具有自主性,不宜纯粹以客体相待;从他者期望视角观察,人工智能拥有道德责任能力,系道德主体。法律主体理论经历了由自然人有限人格到全面人格,再到自然人、法人综合人格的演化过程,呈现客观化趋势,不唯理性、意志等主观要素论,其为人工智能法律主体提供了栖居空间。在目的论意义上,人工智能能够推动积极向善,助力美好生活,实现显著的经济社会价值,作为法律主体具有合目的性。在当代,传统主体哲学转向,人的哲学危机引发新思考,尤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客体范式发生变化,客体主体化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实践显现一种哲学可能性,即主体不限于人,从而强化了人工智能法律主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可以把我国的刑法理论分为与实践"恶性循环"的理论和与实践"良性互动"的理论。前者以犯罪构成体系的争论来说明,后者以死刑的改革来说明。我国刑法理论在国外刑法学理论的"刺激一反应"模式之下缺乏理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不但没有自己的问题意识,而且不能正确对待国外的刑法学理论。应该反思"恶性循环"的刑法学理论,应该提倡"良性互动"的刑法学理论。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物质丰裕的消费社会中的人们感到深层的压抑和无力的反抗。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理论批判与理论反思。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野出发,通过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来解读当代中国社会日益突出的消费景观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本文认为,马克思通过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批判,揭示了劳动的商品化过程与劳动产品的货币化的过程也就是人的奴役过程和人的物化过程。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商品拜物教理论批判内涵对克服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各种危机具有深刻的理论警醒意义和实践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以学生主体为基本理念,以学会学习为重点内容,以师生互动为主流形式,以实践活动为高效中介四个方面谈了理工科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现状,以及如何在教育中不断增强理工科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为法哲学申辩:法哲学研究提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法的最高抽象形式的理论表达,法哲学首先是对人的一种关怀,它是从法的角度对人的现实存在的哲学理解和对人的理想性存在的终极关怀。因此,法哲学是一种人学。在法的理论体系中,法哲学无疑居于最高层次,成为法学的元理论。就功能而言,法哲学始终是针对法的现实(法的实践与理论)的一种理性批判。这种实践批判又必然导致法哲学在理论层面的自我批判。所以,批判性也就构成了法哲学的内在本性  相似文献   

15.
姜瑜 《法制与社会》2010,(23):216-216,218
作为一种专业用途翻译,法律翻译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目前,在对法律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法律翻译中的译者应该处于"隐身"的地位,原文本应当更受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法律翻译词汇分析,揭示译者主体性问题在词汇中的反映,认为译者的主体性问题对法律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志性的思想观点,其中,“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全面贯彻实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宪法与时俱进和不断完善”“坚定宪法自信,增强宪法自觉”等核心命题,在新时代中国宪法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全局性、统领性、基础性意义,并彰显出鲜明的理论风格、完整的理论形态,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底蕴、缜密的哲学思维。对此进行学理化阐释、学术化表达、体系化凝练,既关系到对中国宪法理论的精准阐发,又关系到对中国宪法实践的科学认知,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宪法学知识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最重要理论资源和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是认识论中的主要内容,我们对主体与主体性的区别存在着模糊认识。当前,我们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就给我们进行认识和改造的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如何发挥主体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主体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主体显示出主动和主导的主体性质,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认识的主体性与人的自由属性紧密相关,主体性是个体自由力量展开的形式和结果。主体自由的合理性规范的缺失引致认识上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真理既和我们的“理由”相联系又具有自身的客观性,认识的主体性必须以理性为根据,以实践为依归。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其构建过程必然要凸现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的觉醒,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求和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的地位,促进人的主体性觉醒,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为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价值评价是价值哲学的重要内容.价值评价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评价主体将客体的属性纳入自己的头脑并运用主体的目的、需要和本质力量加以分析和改造的活动.它与一般的认知活动在对象、规则和目的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价值评价由于有主体的创造性、知识、情感和意志的参与,故其具有明显的主体性特征,同时,它也受着价值事实、主体需要和社会实践等客观性因素的制约.在价值评价过程中,评价的标准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结合,这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是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