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无论是内地,还是港澳台,甚至是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凡是接触过小说的人,不要问有多少人知道金庸,要问有谁不知道金庸。如今已经八十三岁的金庸看上去还是那么神采奕奕,没有一点暮年之气,这不仅让人想起他在十七岁写的一篇文章《一事能狂便少年》,六十六年的岁月,时光已旧,却精神依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传奇。而在中国文学史上,金庸也创造了一个武侠文学的传奇。  相似文献   

2.
金庸是中国五千年来第一个致富的知识分子。除了传说中的陶朱公外,能够同时成为大儒和富翁的,绝无仅有。他不仅是一个著名武侠小说家,更是一个有非凡商业才能的人。对公益事业,金庸出手大方。有次他将一张100万港币的支票捐赠给香港大学,校长接过支票开了句玩笑:“查先生,您忙得写漏了个‘零’吧。”他二话没说,立即又送去900万。家乡浙江,金庸各种各样的捐赠,至少不低于2000万。金庸,本名查良镛,笔名“金庸”系“镛”字一分为二。他的致富传奇,恰似他书中描写的“桃花岛”一样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3.
李乔 《北京观察》2011,(10):46-49
“层累的堆积” 顾颉刚曾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教给人们一个考察古史的全新方法。顾颉刚说:“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他举例说,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齐家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典范了。这种史实“愈放愈大”的情况,可谓之史实的“层累的堆积”。这种“堆积”之史,只有原点即核心史实是真实的,放大的部分则非历史原貌,而是历史原貌的放大版。这种历史原貌的放大版,不仅古史有,现代史也有。  相似文献   

4.
传统与反传统的纠缠——也谈王朔与金庸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朔为什么拿金庸开刀? 这场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小说文本;更不在于作家的为人,或者作家个人之间的争执;其实质就是批评本身。就批评而言,王朔代表了现代,金庸则是传统的典范。王朔要反传统自然想到了金庸。沉寂多时的批评界,如同火山运动,喷出一个王朔,不足为怪。 挑战─—批评走出象牙塔 很久以来;我们的批评赶不上创作。文学反映的是历史和社会,作为一面镜子的文学,差不多从有记录的时代伊始就伴随着我们,它的存在无疑是符合人类学的需求的。但是走到今天的文学,除了它的“镜子”生存理由之外,更在乎其休闲精神。 王朔明知…  相似文献   

5.
一个人真正开始觉着自己成年了,或曰“老”了的时候,往往是在自己的父母病重之时。张大春的父亲因为不小心摔了一跤,就再也不能独立行走,从此,他的身体彻底跨了,他的意识也在渐行渐远。生命交接之际,张大春忽然觉得人类的生命应该由一个新的生命来延续下去,不惑之年,原来一直排斥要孩子的他,才开始认真考虑应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一个他父亲的孙子。  相似文献   

6.
早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这句话也许有点夸张,但金庸的名气之大却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大部分人可能只熟悉金庸的小说,却不了解金庸其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艺界近期出一新闻:某文化公司几位学者策划出《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金庸列上“文学大师”,排名第四,仅次于鲁迅、沈从文、巴金,在金庸后面才有老舍、郁达夫、王蒙等高手。台湾三毛也排入“文学大师”之列。穆旦列为“中国当代诗人之首”。茅盾,还有郭沫若等我国现代杰出的革命文学家、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众所公认的语言文字巨匠却被轻轻地“抹”掉了。编大型文库不提茅盾,此举实在荒唐!对茅盾身后被冷落,我们感觉非常不公平。茅盾的作品,连同他的名字,连同他6O多年的革命文学活动,是影响着整整一代以至几代中国青…  相似文献   

8.
在武侠小说里,金庸先生对"天下"更多地注入了一种伦理的、历史文化的元素。金庸武侠小说的地理历史文化政治语境,使小说有了成为一种新认识的文化的可能性。武侠不是一种情绪,它是一种文化,它最撼动人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电视传媒对金庸武侠小说的传播和诠释,意味着一个文本被夸大时代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作者与读者第一互动的文学意义的结束。  相似文献   

9.
我曾说,无论教育如何“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具体地说,即做一个有祖国的人,做一个有故土的人,做一个有家传的人。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10.
金庸与读者对金庸小说的影视改编基本予以否定,其原因在于:文学向影视的转换本身有难度;武侠小说的传奇性转换成具体、确定的画面有难度;影视创作者的再创作要让熟悉原作的读者接受有难度。金庸小说的改编拍摄却始终不曾终止,这主要是源于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关于“侠”的文化心理,源于影视创作者对金庸小说丰厚文化内涵的认同与宣扬。  相似文献   

11.
金庸先生曾说:武侠小说就是成人世界里的童话。可是武侠、江湖毕竟是小说中的虚拟世界,现实生活中难描难画。有一位西北姑娘,却开了一家“金庸侠客岛”酒吧,以金庸小说中的江湖和大侠作为酒吧的主题,让正在做着童话梦的成年人圆了梦想!  相似文献   

12.
他通过不屈不挠的毅力与自尊自强的精神让中国人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形象,也让外文词典中多了一个新的词汇——Kung Fu(功夫)。  相似文献   

13.
走近金庸     
刚刚去台北开了一个“金庸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而又“国际”,是堂而皇之的,但是加于“金启武侠小说’”的后缀上,可能会有人觉得滑稽.但凡事都是这么着开始的。比如“红学”,近年来勉强为人接受了,当年却是绝对的笑谈。因为清朝末年所有小说的地位都低,不是自称‘“严肃”就能受到青味的。在下的一番言语,也就从这位金府谈起.“雪在闭门读禁书’”,曾被古人视为几大乐趣之一。“雪”而且”夜”当然得客观环境之利,“闭门”则是主观心理上的安全措施,而“禁书”最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为什么要从“禁书”聊起,盖因金…  相似文献   

14.
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 2002年4月1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国家文物局对被称为“中国民间收藏第一人”的四川民间收藏家樊建川进京巡展的近300件抗战文物进行了等级评定,结果有14件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有关人士对他说:“建川,如果你能评上50件国家一级文物,那我们会给你建一个博物馆,并派兵守卫。”樊建川听了有点心动。因为建立一个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将使更多的人领会到他的藏品的灵魂,也是他苦心收藏抗战和“文革”文物的初衷:勿忘历史,奋发有为。 樊建川从中学开始迷恋收藏,对抗战文物的偏爱缘于他内心的正义情结。他的父亲和岳父都是  相似文献   

15.
济南有个李长水本刊记者杨屹泰有人说他运气好,有人说他是公安战线上的“能人”,也有人说,他是个“实干家”。但不管怎么说李长本的确是不同凡响,因为他走一处,红一片。济南有个李长水,今年56岁。在公安战线已经奋斗了30多个春秋,他中等个儿,“国”字形的脸上...  相似文献   

16.
8月22日,是中国一代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为红色江山冲锋陷阵功勋卓著的军事家,更因为他一直将自己视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事业之中;"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位为社会主义道路艰苦探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更因为他在多次遭到不公正待遇甚至被冲击到人生命运的最底层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共产主义信仰和对真理追求永不言弃的顽强奋斗精神;"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力挽狂澜、拨乱返正,引领中国人民走出“浩劫”和“动荡”的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更因为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将中国人民引导上一条致力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新道路上;"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肩负起中国人民的重托,以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坚韧不拔的毅力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统一的伟人,更因为他高瞻远瞩,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前沿,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继续发展及统一台湾问题指明了道路;"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科学的邓小平  相似文献   

17.
8月22日,是中国一代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为红色江山冲锋陷阵功勋卓著的军事家,更因为他一直将自己视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事业之中;"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位为社会主义道路艰苦探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更因为他在多次遭到不公正待遇甚至被冲击到人生命运的最底层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共产主义信仰和对真理追求永不言弃的顽强奋斗精神;"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力挽狂澜、拨乱返正,引领中国人民走出“浩劫”和“动荡”的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更因为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将中国人民引导上一条致力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新道路上;"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肩负起中国人民的重托,以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坚韧不拔的毅力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统一的伟人,更因为他高瞻远瞩,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前沿,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继续发展及统一台湾问题指明了道路;"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科学的邓小平  相似文献   

18.
酒神精神是寻根小说的精神力量“寻根小说”作家以“酒神精神”作为创作的动力,其原因归结起来有二:第一,是西方现代主义审美意识在“寻根小说”作家意识中的加入。西现代主义审美意识,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打破传统,打破常规,不注重理性思考,主张非理性,注重直观感...  相似文献   

19.
陈夫龙  庄爱华 《前沿》2009,(3):166-168
崇高作为主题意蕴和美学形态,是文学追求的至高境界。金庸在殖民地文化语境中高扬人文精神的大旗,把崇高作为自己的精神坚守和小说创作的美学追求,在文学精神上实现了超越与飞升,体现出崇高的精神价值和美学风范。探讨金庸小说与崇高的关系,对于二十一世纪我国的文化重建和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8月22日,是中国一代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为红色江山冲锋陷阵功勋卓著的军事家,更因为他一直将自己视为“中国人民的儿子”,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拯救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事业之中;"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位为社会主义道路艰苦探索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更因为他在多次遭到不公正待遇甚至被冲击到人生命运的最底层时所表现出来的对共产主义信仰和对真理追求永不言弃的顽强奋斗精神;"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力挽狂澜、拨乱返正,引领中国人民走出“浩劫”和“动荡”的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更因为他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将中国人民引导上一条致力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新道路上;"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是一个肩负起中国人民的重托,以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坚韧不拔的毅力捍卫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统一的伟人,更因为他高瞻远瞩,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前沿,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设想,为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和继续发展及统一台湾问题指明了道路;" 我们怀念他,不仅因为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立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科学的邓小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