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性人乃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有机结合.理性是有限的,既要克服理性的自负.又要防止理性的无知;理性是历史的、演进的.经济理性原则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政治理性原则为追求社会认同最大化.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构成了社会个体行为的两个不同侧面.这一结沦,能够较完整地把握人的本质特征,更好地解释社会生活,指导人们合乎秩序、合乎必然性、目的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理性人乃经济理性与政治理性的有机结合。理性是有限的,既要克服理性的自负,又要防止理性的无知;理性是历史的、演进的。经济理性原则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政治理性原则为追求社会认同最大化。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补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构成了社会个体行为的两个不同侧面。这一结沦,能够较完整地把握人的本质特征,更好地解释社会生活,指导人们合乎秩序、合乎必然性、目的性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生存与尊严     
亦正 《学理论》2008,(9):13-13
常听到一句感叹某一类人的话:“为了生存,没有办法才那样。”也就是说:为了所谓的生存,宁可失去尊严。比如:跑官要官者(他们绝不是生活窘迫之人),往往很清楚自己在没上去之前的低三下四,没有尊严。但他们会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安慰自己,如些错解,于是成为恶性循环,跑要成功者会让下面的人也同样失去尊严。  相似文献   

4.
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是存在于自我之中,既相互区别、相互限制,又相互联系、相互规定的两个方面,在理论理性的范围内,自我在对非我的不断规定中,荻得关于表象世界的种种知识,自我因此也局限在表象世界的因果关系链条中,永远得不到解脱和自由,在实践理性的范围内,自我遵循的是自由的原则,因而它能够超越非我的限制,追求无限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许芬  时保国 《求知》2012,(8):44-46
生态补偿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使自然资源的供给与生态环境的服务功能和人类的持续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并关注这个问题。作为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矛盾的方法之一,生态补偿也就随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成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问题中的重大研究课题。本文从生态补偿的内涵、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等几个层次对生态补偿进行综述,通过分析评价已有的理论成果和成功经验,最终找出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领域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组织认同以理性为主导,是一种选择性结果,不是自然形成的。组织认同中的理性,是一种由个体出发的主观行动理性。西蒙关于"管理人"的假设,肯定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和合乎逻辑的,同时又强调了人的选择能力是有限的,更符合对组织中人的理解。行动理性人具有的主观理性表现出独特性,自我性和情境性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李宏勇 《理论探索》2005,1(1):28-3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引起人类的关注 ,如生态问题、气候问题、贫富问题、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联合国和许多国际组织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 ,一方面由于国家利益不同 ,另一方面是因为人类对自身行为缺乏理性反思。我们认为 ,哈贝马斯所倡导的交往理性对解决全球性问题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站在人类科学理性发展的峰巅米回顾和环视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途程时,会看到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激烈动荡而展开的中西文化比较的发展中,直接或间接、明显或潜在地存在着一条贯彻始终的线索——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论争”。向往和追求、坚持和弘扬科学理性,是一个民族进步的象征;蔑视和放弃、贬低和排斥科学理性,则是一个民族衰败的标志。科学理性是光辉的,就在于它反对一切窒息民主和自由的暴权;科学理性是进步的,就在于它是在否定宗教和封建传统文化的僵固框架中生长起来的;科学理性是神圣的,就在于它是那样的现实和具体,以致于对它的任何亵渎都必然导致罪恶或灾难。几千年封建王朝的奴役,使中国的先进分子们最终点燃了“五四”运动的火炬,试图通过中西文化比较的途径来启蒙民众和索求科学的理性,以建造一个以科学理性为精神的新社会。他们不  相似文献   

9.
论科学发展观与人类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萃萍 《理论探索》2007,1(6):29-32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是党的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不仅要联系社会建设实践,而且要把发展放在国际大背景下,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与人类理性发展的内在联系,深入认识和探究传统理性主义发展观的困境和出路,从而达到科学发展观与健全理性的统一,使中国现代化进程在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健全理性的统一中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改革面临攻坚的关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大会,胡锦涛同志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号召。当前,中华大地掀起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热潮,在这个风云激荡的伟大时代,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在奥克肖特看来,理性主义与强调宗教信仰、道德情感和情绪等非理性因素的见解相对立,其核心内容是强调理性无限。从哲学方法论来看,理性主义者具有强调理性至上,强调方法或技术至上的局限性。从哲学认识论来看,理性主义则表现为一种人类知识本质的错误。对理性主义进行批判,强调理性有限的观念,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不是存在于人类的理性之中,还是存在于历史传统之中。人类只有立足于从历史传统中发现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规律,尊重传统,注重秩序,才能顺利走出现代性困境。  相似文献   

12.
苏君阳 《民主》2011,(7):15-16
在教育改革推行之前.追问教育改革的目的是非常必要的。关于教育改革目的是什么的讨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的性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典型特征,是人的行为区别于动物行为的一项重要标志。人的行为与动物行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性的控制与规划,  相似文献   

13.
理性预期与启动中国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预期理论旨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经济主体的理性预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形势扔预期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因此,本以理性预期理论为基础,从心理预期角度分析了制约我国当前经济进入趋势性回升的因素,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如何有效破解人口较少民族的生存困境,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德昂族是我国最贫困的几个少数民族之一,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是社会文化落后,集中表现为人口综合素质差,思想观念滞后。破解德昂族生存困境根本之策是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15.
正从古至今,中外哲学家们都把人的生存及其命运作为关注的焦点。生存方式的变迁与哲学研究主题的转换有内在联系。就当代中国而言,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迫切需要我们关注中国社会整体转型背景下"中国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生存     
网络化生存是人类社会跨入 2 1世纪初所面临的重大而又十分复杂的现实问题之一。从宏观上来讲 ,网络化生存就是以数字化信息网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或者生活态度。从微观上来讲 ,网络化生存是指各种信息采用 0和 1组合成二进制编码的形式 ,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与转换 ,从而对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及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不同层面的实践活动施加影响与控制 ,以此主导着人类社会有序运行 ,协调发展的人类生存方式。1  网络化生存与人类社会现实生存相比较 ,具有很多显著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 :1 超越时空网络…  相似文献   

17.
杨佩 《理论探讨》2022,(2):59-65
罗尔斯的公共理性与重叠共识思想是对于其正义理论的完善,其目的在于利用理性引导人们走向公共的善。现代社会对于理性的反叛使得人们陷入多元的、碎片化的价值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之中。在罗尔斯看来,虽然个体差异性加深了社会分歧的程度,但还是可以用公共理性搭建社会基本政治结构,从而维护社会的统一性和稳定性。社会需要人们建立共识来克服多元文化之间交流障碍,罗尔斯以公共理性为基点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共识生成机制,但是公共理性的限制分离了正义与道德,个体的正义也不能从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中寻求支撑。作为道德基础的重叠共识则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普遍性,个体的行为还是要遵循自身具体的多元价值观念,这导致了政治结构的合理化掩盖了人们日常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8.
正公共理性概念起源于西方理性主义传统,经历了传统、转型和现代的演历过程。20世纪70年代罗尔斯首先提出现代公共理性,20世纪90年代末该理论引入中国后,立即引起学界普遍关注。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理性尚在形成过程之中,研究网络公共理性是适应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有利于为中国社会转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一、公共领域是公共  相似文献   

19.
传统问题只是在社会发展变革时期才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主要对象。不少学者撰写传统方面的著作几乎都是围绕着社会进步这个中心而展开。各派之间的争论主要表现为对传统在社会发展变革中的作用所持的不同态度。卡尔·波普尔指出 :“对于传统主要存在两种可能的态度 ,一种是不加批判地接受一种传统 ,往往甚至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另一种可能是批判的态度 ,其结果 ,可能接受一种传统 ,也可能拒斥一种传统 ,或许还可能取折衷的态度。”(卡尔·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第 172页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年版 )我以为 ,无论怎样看待传统 ,有两点是清楚…  相似文献   

20.
德性政治浪漫主义作为政治浪漫主义的一种具体形态,主要诉求体现为:实现臻美政治愿景的主体、目标、工具、过程均贯穿着美德的主宰和迸发的内在动力,其特征呈现为主观认识的空想化、客观实践的狂热化、行为结果的悖论化。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形成与历史中的道德理性具有紧密的内在逻辑:道德理性的内核奠定了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道德理性的主张支撑了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诉求,道德理性的思维特征建构了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认识论,道德理性的行为准则供给了德性政治浪漫主义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