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丛大川1马克思的哲学文本不仅是表述现存的存在世界,而且是批判和超越现存的意义世界。马克思哲学文本中的一些重要命题并非都是一些不言自明的只须无条件接受的单义肯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隐喻式的、批判性的和自我超越性的多义否定命...  相似文献   

2.
是科学唯物主义还是实践人道主义?──与王金福、刘怀玉、朱宝信同志谈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丛大川我在《理论探讨》1996年第2期发表了《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和最后纲领》一文,将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作用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视为马克思历史观的最低纲领,将马...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期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在现阶段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历史观发展的最高阶段和科学形态──与丛大川同志商榷王金福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是什么?过去的理解认定是唯物史观。现在有人提出与此不同的理解,丛大川同志就是持不同理解的理解者之一。他先后提出了两种理解。在《智能史观刍议》(载《岭南学刊...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哲学精神实质及其科学理论形态──由丛大川与王金福二同志之争所想到的刘怀玉一场围绕马克思历史观的革命本质与意义问题的争论,无外乎起因于:(1)对马克思的思想及其近代欧洲文化来源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进而可追溯到这种文化传统内部始终...  相似文献   

6.
禾火 《求知》2002,(5):14-17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它是一个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强党的建设,不能不注意研究党的纲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贯彻党在新时期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和不懈追求。共产主义作为实践,它的最终实现要经过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有着不同的任务、目标和纲领,相对于共产主义最高纲领来说,每一阶段又有它的最低纲领(或基本纲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80年的奋斗历程中,领导革命和建设得出的一个极  相似文献   

8.
赵福生 《理论探讨》2008,2(1):43-46
马克思的历史观通常被解读为经济决定论、本质主义、宏大叙事.福柯历史观通常被解读为间断性、差异性新史学,微小叙事.因此,二者被认为是冲突的.然而,深入的分析表明,马克思历史观从三个方面展开了微观视阈,福柯的历史观也有其宏观维度.马克思的微观史学视角为福柯的微观权力思想所吸取和发扬,既突显了福柯的创新,也突显了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和精神.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党的政策中正确体现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在这方面有着生动的体现和深刻的启示。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认真总结党在这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张波 《学理论》2008,(24):50-51
当我们面对马克思哲学文本,我们不难读出马克思哲学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创造哲学。马克思生存论的实践哲学面对人自身,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与人、人与周围世界的生成关系,马克思实际上确立了实践哲学的人学维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创新实质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要创新,首先应突破“以苏解马”、“以恩解马”、“以西解马”的传统解读模式,采用“以马解马”的新模式,直接依据马克思哲学原创的主要文本,重新解读最能代表马克思哲学革命、哲学创新原生形态实质的四部曲,即19世纪4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哲学一系列重要文本《、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马克思晚年为写出《资本论》续篇而作的四组准备材料、在黑格尔《逻辑学》与《资本论》逻辑基础上写出《辩证法》的构想,以期科学说明马克思哲学革命、哲学创新的精神实质及马克思哲学的名称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诸多研究者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的文字当作马克思的思想加以引用。从文本与义理两方面分析,这种引用是对马克思的误读,是把马克思所批判的观点当成了马克思的思想。这种误读是学风问题。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内含了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观,它实际上是一种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相统一的一元论历史观。恩格斯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对象和适用范围限定在单纯的社会历史观领域,同时提出辩证而又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概念,从而将马克思的一元论历史观二重化了。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法国吕贝尔较早确定了马克思哲学文本,呈现出马克思哲学文本体系,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但其编著的功过得失有待客观历史的评判。吕贝尔认为《资本论》及手稿既是经济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表达了他独特的哲学看法,主要包括《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实践观思想、黑格尔《逻辑学》辩证法思想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观。从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两者关系的角度,论述他们之间观点的对立。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也有确定长远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问题是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重要理论课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青年马克思“主体”思想变革的起点。借助于主谓颠倒法,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国家观的神秘性质,将主体的内容从抽象的理念置换成了经验性的存在,即完成了从“地上的神”到“现实的人”的主体转换。《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从之前的封建国家批判推进到了资产阶级国家批判,进而深化了对“主体”问题的思考。在与鲍威尔的论战中,马克思借助政治批判与市民社会批判,将宗教层面的主体(“犹太人”)还原为世俗层面的主体(“利己的人”),并提出了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的理论逻辑。人的解放理论则为新主体的生成开辟了理论空间,并最终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了作为“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无产阶级)。把握马克思早期关于“主体”问题的视域转换及其演进逻辑,对于理解马克思哲学的主体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亦即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早在十九世纪,马克思提出“实践”的概念,就是针对当时德国思想耽于抽象思辨所作的批判,并由此引出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两条基本要求:一、终止抽象,将哲学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的实证的科学研究;二、超越单纯的理论斗争,重视把思想付诸行动的具体社会实践。在这方面,马克思曾有过“经验的观察”的主张,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9页)今天,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人的邓小平同志,在和平与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包含历史哲学、历史-社会理论、历史学和实证社会科学三个层次。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代言人对剥削、贫困、解放和社会主义在道义上的关切,以及他对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阐述,对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展望,始终作为价值理念包含在唯物史观的"历史和经济解释"之中。从唯物史观的创立到《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试图使基于人道理想的价值追求与科学历史观相统一,构成一种"革命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8,(11)
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构建"新唯物主义"理论时期所撰写的最重要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着力批判了以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哲学,系统地论证和阐发了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部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所撰写的唯一一部专门详尽和系统阐述其哲学基本原理的著作,汇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20.
人文哲学: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现代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哲学本体是对生活之根的承诺,不同时代的哲学以不同的本体承诺不同的 生活之根。现代哲学的特质在于,它承诺人文(人文世界)为生活之根,“人文”由此成为现代哲 学的本体性范畴。处于近、现代哲学相交之际的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作为其基础性范畴。因 此,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范畴,便成为确认马克思哲学时代定位的关键所在。在传统哲学的 意义上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范畴,势必将马克思哲学框定于传统哲学。而事实上,马克思的实践 范畴是以其特有的“人文”意蕴超越于传统哲学的实践范畴的,它通过与“实践”融为一体的 “社会关系”范畴表达了“人”与“文”的双向开放性动态,从而成为具有“人文”意蕴的现代哲学 的本体性范畴。马克思哲学由此被定位于现代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