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整合工业园区资源。推进哈尔滨市经济发展 整合园区资源就是要通过优化全市园区空间布局、产业布局、服务体系、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变“低、小、散、差”为“强、大、优、美”,使工业园区成为推进哈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陈旋  郭跃 《理论导报》2012,(2):28-29
工业园区作为一种较新的工业经济形式,现阶段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地方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尤为突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已有较长时间,在带来各种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九江市工业园区建设现状的思考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有益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工业园区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民营企业的集聚带和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特殊阵地.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工业园区党建工作必须找准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使之成为工业强市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2007,(4):I0002-I0002
国家级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8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也是新疆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成立以来,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宗旨,立足新疆资源优势转化,大力发展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建成了全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和现代化的科技新城区,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高新区形成了“钻石城中央商务区+产业区火炬创新创业园区+北区工业园区+500库区高新工业园区+区外园区”的总体发展格局。钻石城中央商务区主要聚集人才、金融等社会资源、重点发展总…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镇发展与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必要的组织形式和客观要求,它是集中人力资源、其它各种经济发展要素,实现规模经营、节约、高效、创新发展和持续经济增长的客观基础。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无不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信息聚集、商品集中为基础条件,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城以市兴,市随城发。这些区域之所以能发展成今天的大、中型城市,就是因为其良好的地理位置成为商品生产与流通的集散地,首先打破了地域发展的平衡状态,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和增长极。其具有的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和信息渠道及知识累积使其能够很好地接受外部条件变化的刺激,产生聚集规模和创新效应,并且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增强这种效应,这就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增长中心或极点一旦形成,这种聚集规模效应便开始发挥作用,引起各类产业的进一步集聚和扩张,从而导致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聚集规模效应应更加增强这便是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是工业革命能够冲破农业社会摆脱字人经济的束缚实现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的重要原因因此城市化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这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安顺正依托可有效承接黔中经济区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大力加强工业园区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贵阳的辐射带动效应,努力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为黔中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7.
一、以战略眼光重新审视名牌在建设经济强省中的战略地位名牌是集科学技术、文化、管理于一体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晶,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名牌既能推动资本在名牌效应下的聚集,又能壮大资本的增值功能。面临世纪之交世界范围内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名牌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知名品牌已成为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武器。建设经济强省不仅仅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长,更意味着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经济竞争能力的同步提高和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创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产业就成了建设经济…  相似文献   

8.
李庆卓 《奋斗》2008,(2):51-52
工业园区是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我们明水县把工业园区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特色化”的方针.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建设了格林食品工业园和三精医药工业园两大工业园区。其中.格林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00万平方米.建成面积35万平方米,园区资产总量4亿元.年实现产值4.88亿元,  相似文献   

9.
肖伯冬 《奋斗》2010,(1):31-32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国内外城市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城镇化为核心的工业城市的群体效应,而群体效应的形成又依凭于具有集聚和辐射功能的经济开发区的兴建。近年来各地在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形成了以开发区为"龙头"的"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具备了发挥集聚和辐射功能的条件和基础。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没有科学定位。一些工业园区发展缺乏正确方向和明晰思路,许多非工业项目进驻园区,特别是房地产成为园区的主导产业,园区成了容纳各种产业和各类项目的"大观园"。二是园区没有科学规划。有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0.
产业聚集:江西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旭孙  黄绍松 《求实》2003,(4):38-41
产业聚集是发展区域经济 ,实现区域工业化的重要路径。企业聚群有其内在的经济机理 ,聚群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的动力 :外部性、范围经济性、低成本性、产业关联性、区域营销优势等。江西要在中部崛起 ,关键是工业的崛起。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加速产业聚集 ,有利于实现赶超战略。我们加速工业园区建设一定要遵循聚集经济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1.
张树森 《前线》2011,(3):34-35
自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建立北京市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以来,截止到2009年年底,本市共有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天竺出口加工区国家级开发区3个,和北京良乡经济开发区、北京房山工业园区等市级开发区16个,开发区已经成为北京市对外开放最有活力、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重要平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发挥工业园区的增长极作用,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的经济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了伊犁工业园区发展中面临的经济困境,提出了科学规划园区发展,创新园区经济环境,建设生态园区等发展工业园区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和谐如意     
《实践》2009,(3):F0002-F0002
创建于1992年的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如意工业园区,经过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首府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颗明珠。特别是近几年来,抓住首府城市发展东移的契机,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核双圈”战略,在大力招商引资,全力发展工业经济的同时,积极打造首府总部经济基地,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大投入要素,人力资本的发展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而且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收益递增效应和积累效应。政府应重视人力资本发展,为人力资本投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工业园区是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2009年以来,湖北省枝江市坚持用现代产业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大胆实践,以建设专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发展,以工业突破带动和支撑了市域经济发展全局。枝江市工业园区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张仙凤 《当代贵州》2013,(36):42-43
如何加快实施“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成为摆在碧江区面前的主要问题。近两年来,铜仁市碧江区以实施“5个100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灯塔工业园区、和平高效农业示范区、坝黄生态小城镇等建设,全区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现经济体制的有效改革,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众所周知,工业园区是发展现代工业的重要抓手和基础,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经济长足进步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实现江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平台,而着力推进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8.
工业园区一直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园区建设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园区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基础的质量控制端。我国经济进入新带态发展期,"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新形势使得我国工业园区的一系列问题凸现出来。如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集聚度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园区特色不明、产能过剩、土地融资等问题。园区转型升级是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重点任务。可行性研究正是项目和园区良性发展的源头控制所在。对当前我国工业园区的可行性研究做中美对比剖析,借他山之石,有利于我国工业园区从源头进行升级创新,属于从供给侧入手进行改革的范畴,对产能过剩、生产质量、环境和社会效益等问题的缓解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工业园区建设与县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园区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有效形式及重要载体。改革以来,我们大胆借鉴这一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兴办各种开发区,大大提高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能力,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也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工业园区,培育增长点。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人》2006,(17):I0006-I0007
创建同心县羊绒工业园区是同心县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和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羊绒产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园区以羊绒资源为依托,以羊绒加工企业为基础,它的建设提高了产业集中度,优化了投资环境,推动了城市经济发展,扩大了对外开放而建立的。工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2200亩,分羊绒工业园区、清真食品加工区、农副产品加工区、化工产品加工区、轻纺产品加工区、皮毛产品加工区等六大工业区域。首期开工建设的羊绒工业园占地面积500亩,总投资8800万元,其中基础建设投资25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