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潮》2001,(11)
龚如心被香港人誉为神奇女,旗下有400多家公司。目前她是华懋这家大型地产发展公司的主席。最保守估计,她在全香港最大私人地产公司华懋集团的财产约260亿港元,在香港地产界排列第4位。华懋在香港拥有的大厦逾200幢,业务遍及英国、美国、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经营方向由地产发展至财务金融、物业管理、娱乐饮食等各种领域。把龚如心称为香港的"楼宇皇后"是恰如其分的,把龚如心称为香港女性首富也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3日,又一场戏剧般的梦结束了,被称做“亚洲女首富”的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在获得300亿元遗产的第二年,病逝香港。空无一物来,空无一物去。龚如心的突然离去,在香港乃至全国地产行业产生了轰动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迷茫、经济压力、政治浮躁等多重压力和互联网助推下,21世纪初叶的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两岸三地,某种程度上其同陷入了集体的焦虑与迷失之中。面对资本的焦虑—从李嘉诚被质疑说起 前不久发生的内地幼童在香港街头便溺的事件,原本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却持续发酵成为两地经久不息的对骂和笔战,有内地网民发帖呼吁利用五一假期,带着孩童到香港街头便溺,演绎名副其实的“黄金周”。香港作家陶杰则在一篇评论中,半开玩笑半讽刺地将此对骂称作“粪战”。看清这场“粪战”和台湾“太阳花学运”的本质,也许还得拂去表面的喧嚣,从李嘉诚2013年底主动高调接受南方报业的集体采访说起。在《南方周末》那篇访谈里,李嘉诚敞开心扉,详谈撤资传闻、香港环境和政商关系。香港是李嘉诚的福地,50多年的艰苦创业,香港成就了李嘉诚富可敌国的今天。但是临到晚年,香港却似乎成为李嘉诚又爱又恨的地方—以前一直备受尊敬的“李超人”,现在却被抨击为魔鬼、万恶的资本家、地产霸权,说他垄断了香港经济。  相似文献   

4.
张颖 《现代领导》2009,(12):11-11
针对近段时间香港楼价急升,豪华住宅的楼价更是创出全球最高,十月二十七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罕有地约见地产建筑商会代表,警告地产发展商要“自律”,并指楼市若出现“不公平、不稳定、影响民生”当局会果断介入楼市。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段时间香港楼价急升,豪华住宅的楼价更是创出全球最高,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罕有地约见地产建筑商会代表,警告地产发展商要“自律”,并指楼市若出现“不公平、不稳定、影响民生”,当局会果断介入楼市。受这一消息打击,香港股市地产股之后连续两天全线暴跌。  相似文献   

6.
《同舟共进》2012,(4):85
昌盛集团有限公司于1992年7月在香港注册成立,系综合型房地产企业。开发项目涵盖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高级住宅社区、国际品牌星级酒店等。经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已成为集地产开发、金融投资、商业物业运营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集团员工逾2000人,旗下共有15间子公司,分设于香港、北京、广州、深圳、太原、梅州等地。  相似文献   

7.
文化霸权是美国霸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文化霸权主要表现在文艺、教育和意识形态领域。试图垄断话语权,对"他者"进行同化,是美国文化霸权的理论基础。对此,我们应通过增强文化自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式,抵御美国文化霸权的冲击,维护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8.
《时代潮》2001,(12)
可以说她是位出色的商人,因为她在香港商界享有盛名;同时她又是位出色的作家,短短几年间她的近百部小说风靡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声名鹊起。这位双管齐下的奇女子,就是现香港永固纸业有限公司董事、勤十缘出版社社长及董事总经理,另外还负责打理黄氏家族物业管理、地产投资、金融证券等各类生意,在商界日夜奔波的香港才女——梁凤仪。  相似文献   

9.
欧司·爱·哈同是犹太人,出生于巴格达城(现伊拉克首都),后随父迁居印度孟买。他家道贫穷,父母死后,只身出走香港谋生,进老沙逊香港分行当小职员。次年,转到上海老沙逊分行当司阍,因勤劳诚恳,逐步提升为高级职员,在经营地产上富有经验,受上海法租界当局重视,聘他为公董局董事,后又任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1901年,他利用沙逊洋行资金,自己套购了南京路上大批房地产,并自办哈同洋行。到了1916年,他成了南京路地产第一大户。直到1931年他逝世时,单在南京路就占有14块地产,共106亩,除地价每年高涨,哈同坐享其利外,还能定期收回地产租费银子近百万两,店面市房和里弄住房的房租,每天可获银子7000两。此外,哈同还在南京西路(静安奇路)置有大量地产以及供自己享用的“爱俪园“,人称“哈同花园“。哈同在沙逊洋行地产部当管事的时候,遇上了一个华人卖花女,由偶然的邂逅,互相关怀到热恋,又经历了富有传奇性的折磨和艰难过程,最后终于结成伉俪。卖花女成了哈同夫人,她对哈同的发家致富有不少功劳。她的聪明和手腕使哈同获得中国几代政府的欢迎,不但她自己得到清朝皇族的宠爱,哈同也多次获得荣誉奖励和高级官衔,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7,(2)
邓小平稳操胜券历史进入80年代,香港前途问题已不再是一些知识分子清谈的专利,而是全港500万人都必须迫切面对的现实政治问题。新界的租约期行将届满,香港的存在和发展正受到周围环境的威胁。从这一年年初起再也没有签订过任何地产和抵押合同,一般这类合同以15年为期,而15年之后的1997年,英国对新界的统治将宣告结束,随即英国法律  相似文献   

11.
知识窗     
邓小平谈保持香港繁荣 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我们要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制定我们在十五年中的方针政策以及十五年后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应该不仅是香港人民可以接受的,而且在香港的其他投资者首先是英国也能够接受,因为对他们也有好处。我们希望中英两国政府就此进行友好的磋商,我们将非常高兴地听取英国政府对我们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社会各界话回归张可夫澳门诚山地产置业公司董事长香港回归,迫在眉睫。现在香港同胞正在积极筹备庆典活动,来迎接特区政府的成立。特区政府的成立标志着英国在亚洲殖民统治的终结,标志着我国“一国两制”的伟大胜利。临近九七,香港人对前途更有信心。楼价上升、股票上...  相似文献   

13.
香港新鸿基地产郭得胜基金不久前 捐赠5000万港币,用于国家游泳中心的 建设。 捐赠仪式上,新鸿基集团董事局主 席郭炳湘先生表示,第29届奥运会在北 京举行,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全 国人民和全世界海外华侨华人无不为之 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经商多年的爱国 侨胞,从父辈郭得胜先生创业至今,我 们一直十分热爱祖国,积极关注和支持 国家的发展,真诚期盼中华民族的复兴 和强盛。我们愿意为办好2008年北京奥 运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4.
方舟 《时事报告》2012,(7):54-55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这15年的历史,也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历史。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和基本法的保障下,港人依然保持着原有的生活方式,享有充分的自由。特区政府施政透明,市民得以更广泛参与香港政务。15年来,香港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导下,在保持高度自治的同时,不断扩大、加深与内地经济的合作范围、领域和内容,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正因为有祖国内地作为坚强后盾,有中央政府强力支持,香港经受住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地产价格调整、美国科技网络行业泡沫破灭、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次外来冲击和内部危机,经济继续保持着向上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到1998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一周年了。人们都想了解这一年的香港情况,香港怎样了?一则往事也许要从一则往事说起。1995年6月26日出版的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刊登了一篇封面专题文章《香港之死》(HongKongIsOver)。此时离香港回归还有两年时间,但作者即已预言在1997年6月30日子夜之后,香港一切都会改变。改变了什么呢?抄一抄作者的原话,作为对证,该有意义。作者说:届时英语为广东话和普通话所取代;外国人会减少;外国人开设的工商业不会获得公平对待;已与香港黑社会建立联系的中国解放军将会驻守大街;北京将会控制…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前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可谓风云激荡、波澜壮阔。十年里,土地的持续升值、信贷的长期宽松、房价的快速增长成就了一大批地产企业,使得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河南昌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成长起来的地产企业集团。2003年6月18日,在双汇集团多元化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昌建地产集团的前身——双汇地产宣告成立。昌建地产集团自2003年创立以来,始终胸怀"昌盛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小康》2007,(7)
香港迎来最好的时代6月一期《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文章是“香港的未来:晴间有云”。在这篇报道中,作者承认,1995年《时代》姐妹杂志《财富》关于“香港之死”的预言是错误的,今天的香港比回归前更有活力,尽管香港未来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18.
认识朱莲芬女士已有10多年了。那是在1984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她陪同丈夫、全国政协委员吴多泰与会,就有关海南岛开发问题接受了我的专访。她那清晰的思路、独到的见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当时朱莲芬已是香港政坛的活跃分子,任第七届广东省政协委员。几年后,她成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熟悉朱莲芬女士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地道的专栏作家。10多年来,她以“思旋”为笔名写了数干篇精巧、隽美的专栏文章。1987年香港作家协会成立,她从1992年起连任两届会长。朱莲芬还是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她在香港企融、地产领域大展拳脚,颇有…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板问题;再一个问题,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第三个问题,是中国和英国两国政府要妥善商谈如何使香港从现在到1997年的十五年中不出现大的波动。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文 选》第3卷第12页 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全球霸权缘起于近代以来民族国家体系的调整和变迁,在当代现实国际关系中主要体现为信息霸权、金融霸权和军事霸权。美国全球霸权是西方文明全球扩张的最后篇章,其基石是英语民族在全世界的强势扩张和成功统治。由于综合国力的现实制约,美国未来全球战略可能出现局部性收缩调整,并将突显对中国进行全面战略遏制的态势。从民族国家体系变迁的视角出发,我们不但要准确判断和把握国际格局的变迁趋势并适时调整国民心态和公共政策,同时还必须全面深化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比较研究,加快构建中国的国际战略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