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黄埔》2012,(3):52-52
当我们翻开中国远征军指挥系统表时,会发现,在远征军的重要将领中,有众多黄埔师生,他们是远征军的核心人物,为同盟国在印缅战场上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2.
周德蓉 《黄埔》2011,(3):42-43
"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是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华藏山社、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中国远征军总指挥卫立煌将军的孙女卫修宁、远征军一一六师师长赵镇藩之小女儿赵晋君、远征军驻印军暂汽一团辎重兵杨毓骧的小儿子杨奇威等参加了重走活动。我们于2010年5月20日上午9点在昆明抗战胜利纪念堂举行出征仪式,途经大理漾濞、怒江知子罗,至片马驼峰纪念馆,赶往保山的腾冲国殇墓园、龙陵松山,考察了  相似文献   

3.
正8月7日至13日,由国务院台办新闻局和中国记协台港澳部联合主办的"追忆中国远征军"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在云南举行。7天时间里,两岸四地23家媒体的32名记者踏着中国远征军的足迹,从腾冲启程,途经龙陵、瑞丽、楚雄、昆明,参观战场遗址,拜谒英雄墓园,访问健在老兵,重温中国远征军的峥嵘岁月,深情缅怀在滇西腾冲那片热土上为国捐躯的先烈英灵。腾冲镌刻两岸不能忘却的历史记忆8月7日,"追忆中国远征军"两岸记者联合采访活动在云南腾冲拉开帷幕,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叶克冬指出,两岸记者联合  相似文献   

4.
杨晓波 《黄埔》2012,(3):48-49
2011年9月13日上午,10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骨灰,在民间爱国人士的护送下,从缅甸经云南猴桥口岸凹归阔别60余年的祖国。另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骨灰同时从云南畹町口岸回归,接受祖国人民、腾冲人民的庄严祭奠。  相似文献   

5.
这个秋天的腾越大地,山河肃穆。抗日战争期间入缅作战为国捐躯的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骨灰回归阔别60余年的祖国。人们聚集在云南腾冲国殇墓园,隆重举行忠魂归葬及远征军纪念碑、纪念雕像、中缅印战场图片展揭幕仪式。祭奠英灵,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相似文献   

6.
罗屿 《小康》2011,(4):106-109
1942年1月,中国远征军在滇缅地区与日本军队展开血战,历时3年零3个月,死伤近20万。长久以来,这场战争几近被遗忘。电视剧《中国远征军》是第一次以史诗、正剧的形式,将这段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日历史,全景式在全国荧幕上呈现  相似文献   

7.
王忍 《黄埔》2015,(2):57-58
在纪念戴安澜将军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会长罗文山将军动情地说:"戴安澜将军是我父亲的袍泽战友,也是我们远征军的骄傲,更是我们黄埔学生心目中的英雄。"其实,罗文山先生的父亲罗友伦将军也是一位抗日名将,曾参与了中国远征军两次赴缅作战,并先后担任第5军代理参谋长、第49师师长、第200师师长,经历了同古保卫战、腊戌保卫战、穿越野人山、光复腾冲等多场重大战役,为远征军最后成功解放滇西,完成战略大反攻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卫智 《黄埔》2012,(6):11-13
卫立煌将军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抗日战争期间,他支持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抗日,与八路军友好相处、携手抗日,他是到访延安的国民党最高官员,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中共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43年11月,卫立煌出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指挥远征军一举击溃滇西和中缅边境日军,  相似文献   

9.
<正>我的父亲叫罗光辉,河南唐河县人,一生参与了三次大的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我的父亲是远征军第66军司令长官部直辖36师一个通讯兵。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西征,途中,驻守云南省龙陵县平嘎(现平达)重镇担任当地驻军电台台长,远征军缅甸战役失利。5月3日至5日,日寇进逼,随军接应挫辱而归的远征军将士紧  相似文献   

10.
钟爱国  崔铁  吴涯涛 《台声》2014,(7):66-71
<正>云南腾冲,一个毗邻异域的西南边陲小县,6月多雨时季,12日这一天却天朗气清,安宁平静。这一天,600多名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回家"了,70年前他们出国远征,抗击日寇血洒缅甸,忠魂难归故国。这一天,英烈们的部分遗骸和墓地的圹兆土(墓地泥土)分装于24个骨灰罐,归葬于腾冲国殇墓园的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这一天,这600多名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终于叶落归根。  相似文献   

11.
戈阿干 《今日民族》2005,(11):20-23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在北京当学生时,从一位在首都工作的纳西族人嘴里,头回知悉“中国远征军”这一部队番号。当时听到“远征军”这个称号,我的神经会变得兴奋,觉得这个称号非常豪爽、神气十足,从此总惦记着到时该做点追溯之事。2001年深秋,在赴三江并流地区考察的日程里,我首选了怒江边的福贡县寻访当年远征军归国取道怒江的经过。县政府办公室和江文主任知道我的来意后,特地把我安顿在县民政福利公司客房部食宿,为我提供县里熟悉地方兵事的几位老先生的名字,并赠送一部新近出版的《福贡县志》。县政协和宗义、宝山屹先生,又帮我找来一套《福…  相似文献   

12.
冯国真 《黄埔》2007,(4):36-37
日寇在畹町边境最后的一个大据点是回龙山。中国远征军集中兵力形成三面包围,日寇仍作垂死挣扎。我连奉十一集团军司令黄杰面示,深入敌人侧后,以炮火控制通往回龙山的咽喉要道。回龙山之敌已成瓮中之鳖。中国驻印远征军已越八莫,迫近芒友,即将切断九谷日寇的退路,因而九谷之敌心急如火,倾巢出动,想解回龙山之围,  相似文献   

13.
周强 《黄埔》2013,(5):71-71
李正义,湖南湘乡人,生于1911年11月,现年102岁,黄埔高教班十一期毕业。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昆仑关战役、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远征军滇西反攻战役等。抗战胜利后在国民党第十六军官总队担任区队长、中队副、上校中队长,昆明市晋宁县副县长、警察局长等职。1949年参加卢汉将军领导的云南和平起义,1957年被错判,1980年平反,后退休,现居住在昆明市龙泉路文  相似文献   

14.
《黄埔》2012,(3):50-51
《中国远征军》 方知今著江西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这是作家方知今的代表作。本书作者方知今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后裔,从小与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大量接触。在此基础上,他又采访了中国远征军将士的亲属子女,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写成此书,生动再现了七十年前太平洋战场中南半岛那段悲怆而激昂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2,(5):49-50
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和云南海外联谊会、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70周年黄埔论坛,于7月913在昆明开幕。  相似文献   

16.
松山攻坚战     
1943年10月,我从黄埔军校第十八期第七总队步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远征军第八军荣誉一师二团三营重机枪连任少尉排长。当时该军驻云南文山,防守滇南中越边境。1944年春,远征军总部展开了滇西大反攻,声援配合我驻印度和缅甸远征军的作战,坚决打通中印、中缅交通线。  相似文献   

17.
邓孟韩 《黄埔》2006,(4):32-33
云南的祥云、西畴、昆明水坝,在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送出了抗日的中国远征军,镂刻了五十四军十四师的骄傲。十四师就是在这块热土上,经过严格的整训,告别祖国,冲上捍卫文明的生死战场,打出了中国军队在国外战史上辉煌的战斗业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里已成为远征军十四师将士终身忘却不掉的地方。60载的春秋岁月,这山、这水,都还在有情无语的等待着,等待那只有离别、不见回归的将士们。  相似文献   

18.
团长刘放吾     
李彦春 《黄埔》2009,(4):28-32
一部虚构的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引发媒体开始从历史中翻检真实版的远征军悲壮史,开始寻找远征军亲历者……远征军的诸多战役中,仁安羌一役可谓一次提升中国人抗日士气及赢得国际声誉的战役,是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异域取得的首次胜利。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中中国为支援英军抗击侵缅日军、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建立的出国作战部队,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的一次军事合作。中国远征军的入缅抗日,牵制了40余万日军,在战略上彻底粉碎了日军速取中国,征服印度,呼应纳粹的企图,有力地支援了在西南太平洋的美军,并为东南亚战区和中国战区发动反攻创造了条件。在长达八年的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是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军队最早向日军发起的战略性反攻。中国远征军的缅战是悲壮的、英勇的,也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屈不挠精神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丁莹 《黄埔》2013,(4):56-57
早春三月的一个午后,浙江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工作人员来到杭州金色年华老年公寓拜访黄埔十六期同学、中国远征军战士林士瀛老人。林老热情招呼客人落座后,慢慢打开了记忆的闸门,回忆起那峥嵘岁月……林士瀛,生于1918年农历7月19日,现年9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