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休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民生问题.当前,休闲生活失范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成为人们"严肃的闲话".建设和谐休闲社会需要我们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人们休闲素养;完善体闲约束机制,加强休闲生活的规范;发展休闲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休闲学只是围绕“休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展开研究的学科,而休闲科学则主要是围绕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中的休闲问题展开研究的学科,二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休闲科学是一个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建构必然体现理论与实践、现实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它既研究事实与问题,也研究价值与行动;既是描述性的,也是规范性的;既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更是一门软科学。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休闲科学研究应着重引进和吸收国外休闲学或休闲科学的研究成果和中国当前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的休闲问题研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罗春潮  莫碧珍 《传承》2010,(9):52-53
和谐休闲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元素,关系到社会公众的民生问题。当前,休闲生活失范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经常成为人们"严肃的闲话"。建设和谐休闲社会需要我们加强休闲教育,提高人们休闲素养;完善休闲约束机制,加强休闲生活的规范;发展休闲文化,提高休闲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休闲的分析     
休闲生活仅是让过这种生活的人具有走向高尚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休闲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闲暇的时间和自在的心灵状态。休闲有层次性而休闲活动有可分类性:现代科技仅是休闲社会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的要素;金钱(物质条件)是社会性休闲活动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活动的要素。休闲产业的可能性是促进社会性休闲生活,其不可能性是并不能直接提升纯私人性的休闲生活。休闲社会的休闲必定是以个体性为前提的,素朴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外在属性(即过分张扬的功利性)导致的人性失衡的补充和规正,而成熟的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的内在属性(即相互协调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逻辑展现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闲暇时间增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加强高校休闲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大学生不容乐观的休闲现状反映了我国高校休闲教育的缺失,高等院校应大力加强休闲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休闲价值观,培养其休闲能力,构建文明健康的校园休闲文化,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社会正在逐步走向"有闲社会","休闲伦理"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休闲伦理内在包含"休闲的伦理"和"伦理的休闲"两个维度,"休闲的伦理"是指休闲行为的内在依持,而"伦理的休闲"则是符合伦理的休闲行为,两者辩证统一于具体的休闲行为。当前,休闲伦理要注重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向,即从"休闲的伦理"走向"伦理的休闲",具体在休闲行为中要注重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达到精神生态和谐,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社会生态和谐,三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自然生态和谐,三者共同推动人类走向"休闲和谐"。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作为工业化现象的休闲影响着愈来愈多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它处于与工作相关的循环结构中,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为目的。对休闲本质的现象学还原将休闲与其自身反本质的异化形式相区分,显现为一种可以通向审美的身体的自我完善行为。与之相对应的休闲美学包括对作为审美现象的休闲本质、休闲审美体验以及休闲审美教育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它对当代休闲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吕斐宜 《学习与实践》2012,(10):126-130
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公民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休闲文化建设日显重要。休闲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的许多先哲都认识到休闲对于个体幸福的重要性。当今时代,应该以休闲文化促幸福感提升,通过增强公民休闲意识、培养公民健康休闲能力、保障公民休闲权利、丰富休闲文化产品、壮大休闲产业规模等举措,提升公民的幸福感,倡导休闲文化新方式,进而提升社会休闲文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现代休闲的虚拟化是休闲发展到工业文明时代而呈现的一种休闲形态。以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现代休闲的虚拟化呈现不同特点,其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分析现代休闲虚拟化所产生的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实现休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休闲的和谐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需求赋予休闲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休闲的价值构成必然反映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休闲的人本价值反映和促进了人与自身和谐,发展休闲的人本价值必须做到休而不闲、休而不俗;体闲的社会价值反映和促进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的社会价值必须做到休而有序,休而不乱;休闲的生态价值反映和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休闲的生态价值必须做到休而有道,体而有义.  相似文献   

11.
张春敏  王义高 《求索》2011,(6):93-94,29
休闲产业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最终结果,据美国学者预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新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让人们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可以预计到,在2015年后的约一百年时间之内,休闲产业将主导经济的发展。因此,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推进长株潭休闲产业的发展,使长株潭成为中西部地区的"休闲之都"成为产业转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解读休闲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休闲作为一种产业和经济形式正在兴起。凡是提供社会休闲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活动,都可以纳入到休闲经济的范围。休闲经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我国发展休闲经济,第一要转变观念,认识发展休闲经济的重要性;第二要推动休闲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第三要营造休闲产业健康发展的大环境;第四要提倡积极的休闲活动,惩治消极的休闲活动;最后企业商家要抓住这个新商机,及时调整其经营方针。  相似文献   

13.
休闲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始终,不同时代人们对休闲的理解与展示随着社会物质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化。在西方休闲观的历史演变中,从古希腊时代倍受崇尚与颂扬,到中世纪在最高信仰上帝面前保持的谦卑与抑制,再到近现代遭到劳动至上观念的否定与抵制,最后在休闲产业化时代重新得到重视与大力发展,休闲在不同时代的价值地位几经起伏。本文着重探讨西方休闲观的历史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休闲态度与休闲阻碍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宁 《青年探索》2008,(4):74-77
从心理层面探讨当前大学生的休闲态度和休闲阻碍的基本状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大学生对于休闲活动的认知倾向正面积极,在休闲阻碍中,主要受人际阻碍的影响;不同学科大学生在休闲行为和休闲阻碍上存在差异;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休闲行为和结构阻碍上存在差异;休闲态度与休闲阻碍存在典型相关。  相似文献   

15.
休闲经济的发展及组织管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由此产生出全新的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概念。因而,有必要对休闲经济进行全面、系统、前瞻性的研究,关注政府、私营等多种服务组织的作用,以树立全新的“休闲观念”,开发多样的“休闲产品”,发展多元的“休闲经济”,制定适宜的“休闲政策”,全面提高“休闲质量”。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休闲教育与精神成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闲暇时间是一种"以时间形态存在的社会资源",是人全面发展自我的 重要领域。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的休闲现状出发,提出在休闲时代到来之 际,对大学生进行休闲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这也是我们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必须关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谭畅 《小康》2011,(12):86-87
作为"2011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的一大亮点,"第四届休闲城市市长峰会"在此间举行。南京、呼伦贝尔、湛江、承德、东莞、潍坊、盐城、普洱、衢州等20多位市长聚焦"休闲消费与城市竞争力"。前3届市长峰会曾采用市长推介、专家点评、互动对话的模式,市长与学者展开了精彩的现场辩论,引发了媒体  相似文献   

18.
休闲经济不“休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杰 《小康》2006,(1):21-22
“休闲经济”已越来越不能“等闲”视之,“休闲产业”和“休闲制造业”也就更不能“休闲”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休闲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休闲产业是一组与休闲需求相关联的产业群的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休闲产业的构成、整体特征以及影响我国休闲产业结构的四大因素,并提出了应通过设立城市休闲管理部门、建立休闲统计体系、加快发展家政业、重视社区管理和加强社区建设、注重休闲业态的开发与创新、拓展休闲客源市场、规范行业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等引导整个产业快速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罗屿  薛涛 《小康》2011,(12):78-80
今天,在繁华都市中,如何利用农村田园景观,发展新型休闲农业,为人们提供新的休闲旅游场所?休闲经济要良性发展,如何健全法律制度?如何完善休闲假期制度?什么是军事休闲?今天的城市该如何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休闲体育品牌,来促进城市发展?2011年11月12日上午,"2011第四届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在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