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瞭望》2010,(11):50-50
为加快推进经济升级转型,江苏最近出台了政府采购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政府采购重点支持发展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电网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产业。  相似文献   

2.
《北京观察》2011,(1):2-3
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产业之一。近年来,北京市政协将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政协委员多次视察,考察新能源产业,为首都新能源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4,(1)
<正>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处于成长过程中,代表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经济技术效益和产业带动效用,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的产业。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以及海洋、空间技术等引发的产业由于其发展空间的相对广阔成为选择的对象,并成为多国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也已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加快培育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丹 《人大建设》2010,(4):44-46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为了尽快走出经济衰退,美国、日本、欧盟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 一、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争先发展新能源产业 1.金融危机推动美国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相似文献   

5.
《江苏政协》2010,(5):48
2009年是江阴市"新兴产业培育年",江阴市委提出了发展新兴产业"445"计划。近日,江阴市政协委员视察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并提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近年来,江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新能  相似文献   

6.
<正>新能源汽车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当今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热点。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说,必须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一、选准突破路径。国内外在汽车产业领域的竞争将聚焦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新崛起的汽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14,(5):5-5
<正>一、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情况(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亮点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长减速,但战略性新兴产业却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14年一季度,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108.8亿元,同比增长30.6%;生物产业累计实现企业总收入145.9亿元,同比增长32.2%;高端装备制造业累计实现企业总收入194.1亿元,同比增长22.9%;高技术服务业累计实现企业总收入319.5亿元,同比增长27.7%;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发展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
《政策瞭望》2011,(6):52-52
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最近,山东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并公布了全省首批100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而且在资金、土地等多方面享受优惠政策支持。《意见》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统筹规划,其中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海洋开发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长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一  相似文献   

9.
黄南  周忠丽 《群众》2014,(1):77-78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处于成长过程中,代表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和方向,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经济技术效益和产业带动效用,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的产业。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以及海洋、空间技术等引发的产业由于其发展空间的相对广阔成为选择的对象,并成为多围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龙江 《创造》2010,(2):30-3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面对全球竞争,站在国家战略高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规划未来经济蓝图而提出的产业发展战略。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提出:“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加大光电子、新材料、生物产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步伐。统筹发展配套产业,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我们应当依托我省资源优势,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培育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政策瞭望》2011,(12):58-58
福建省政府最近印发的《福建省"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暨高技术产业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将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海洋高新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新型平板显示、计算机和网络、LED和太阳能光伏、新一代通信、  相似文献   

12.
《世纪行》2011,(8):17-17
一、通过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1、创新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一是要把政府推动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为重点,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3.
低碳转型中长株潭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自强 《湖湘论坛》2010,23(5):33-38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目标的必然选择。长株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近期可以在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信息等五个产业方向中有基础和比较优势的重点领域率先突破。长株潭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在引导社会消费,加大市场培育力度;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建设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完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政府的规划引领、统筹协调、政策支持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4.
陈清华 《群众》2023,(8):12-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苏必须积极抢抓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机遇,聚焦重点方向、关键环节和未来趋势,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政协公报》2012,(7):17-19
<正>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是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长期过度依赖化石能源,能源消费结构呈明显的不合理分布。"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加快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供应与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16.
正【方向】着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新动能,加快组织实施产业大招商三年行动计划,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中的旗舰型企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加快推进新产业、新技术、新项目落地。【实践】北海电子信息产业成长记走进惠科电子(北海)科技产业园的生产车间,身着浅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们忙着  相似文献   

17.
发展阶段决定了传统支柱产业的“龙头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30年中,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等新兴产业很难支撑中国经济发展,我认为能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还是传统的支柱产业——汽车业与房地产业,但房地产业能不能保住龙头地位,要看其能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朱书刚 《前进论坛》2010,(11):23-24
<正>新能源产业作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未来发展的支柱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12月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及今年召开的"两会"都以倡导新能源及低碳经济为看点。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12)
<正>溧水以打造南京新副城、宁杭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为战略目标,以全面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和群众幸福感为抓手,着力实施高端产业培育、高素质人口集聚、高水平公共服务提升、高层次经济功能区建设、全面小康补缺补短补软"五大工程",高标准建设以枢纽新城、产业新城、康居新城、都市田园为内容的"三城一园"。副城优势释放,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溧水将现有交通区位优越、自然禀赋优势、城市空间优势,变现为经济优势,吸引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落户。目前全区拥有银隆新能源、比亚迪汽车、长安新能源汽车、金龙客车4家大型新能源整车企业,全国前5强新能源企业有3家在溧水,新能源客车生产及  相似文献   

20.
新能源产业肯定是这个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来说,新兴产业拉动经济的力度即使比房地产小,但它对于这个国家的崛起更具有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