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岸 《小康》2013,(8):109
当贾母自称"老废物",悠闲自在,却在谈笑间牢牢把控着贾府大局时,是何等的自信雍容,举重若轻。但在有些时刻,她怎么失却了这样的自信,变得如此猜忌多疑,阴冷警惕?在鸳鸯"誓绝鸳鸯偶"一节里,平日里雍容慈悲的贾母表现出不可思议的一面。此时鸳鸯的悲愤和可怜都不在贾母的视线里。她一竿子打翻了几乎身边所有人,表现出神经质的高度警惕和猜忌多疑。一个机构里的最高领导者必然要体会的一种感受是"高处不胜寒"。虽然各种信息都汇报给她,但那都是过滤处理过的信息,他们未必能够掌握事物的真相。  相似文献   

2.
白少华  蒋天道 《传承》2012,(9):56-57
自王弼注《老》之后,《老子》就被历代学者视为是专讲玄理思辨的专著,却忽略了老子周史官的特点,忽略了他作为一个政治思想家,一个社会观察者在面临政治剧烈变动下所展现的智慧。《老子》的政治思想是入世非出世,对现实社会持批判的态度。《老子》"君人南面之术"乃是帝王政治思想,《老子》就是"帝王之学"。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6日《浙江日报》刊登桑林峰的文章,境界,是人们在修养、学识、道德等方面所处的高度,反映的是一个人生命的品质和价值。境界有高低之分,只有洞悉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才能向上攀升更高境界,最终达到至上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李孟洁 《传承》2015,(2):132-135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薄伽梵歌》作为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第六篇"毗湿摩篇"中的一部分,逐渐演化成印度教一部独立的经典。此时中国思想也呈现"百家争鸣"的大繁荣。在早期中印哲学中,尽管其产生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相去甚远,但就其思想内容和义理来看不乏相似之处,如《薄伽梵歌》的"梵"与老子的"道",《薄伽梵歌》的智解与道家的境界说,《薄伽梵歌》的"无执之行"与老子的"无为"等。  相似文献   

5.
"生生"观念是宋代理学本体论和境界观的重要内容.儒家仁学发展到宋代,形成"生"的哲学,仁的内涵由"爱"而演变为以"仁性爱情"为特征的"天地生物之心".以"生生之仁"为特征的万物一体境界,是理学家的共同追求,并形成宋儒特有的"气象".本文认为,理学"生生"观念不仅仅来自《周易》,而且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生生"观念与老子的"道"及老庄阴阳观念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其次是理学"生生"观念也吸收了道家自然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6.
《老子》既非本来就称《道德经》,也非称经于西汉之末或司马迁之后、刘向之前。从《史记》、《汉书》等书的记载看,窦太后十分喜好老子,而且窦太后的政治影响还十分巨大,景帝也不排斥《老子》,再加上北大简《老子》已有"上经"、"下经"之称,而北大简《老子》大致抄写于汉武帝时期,所以景帝时期《老子》称经的传统说法是十分可信的。《老子》在西汉前期地位十分尊崇,至景帝时更是得以称"经",达到顶峰,武帝之后虽然"尊儒",《老子》已经失去利禄之路了,但《老子》并未湮没无闻,通过儒生的研习用以补充官方经学以及一些不需要通过《老子》来谋求利禄的人的研习,《老子》仍然得以继续流传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以《老》、《庄》、《列》、《文》等为代表,道家经典具备"陈述"与"寓言"两种哲学表达模式。道家经典中的神化寓言,不仅客观追述了上古时代流传的神话传说,而且描绘和塑造出了"神人"、"真人"、"至人"等神圣意象,甚而通过神异叙事,直接涉及人神遇合的文化主题。尽管如此,定位于史学叙事与文学叙事之间,神化寓言超越了传统的历史记录,在昭示出道家哲学境界的同时,指向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演绎。  相似文献   

8.
先秦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其著作《老子》中首次提出了"无为"管理的哲学思想,这是中国管理哲学的一块瑰宝,是道家辩证法思想在管理方面的运用和管理实践中的延续,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在现在,"无为"管理作为一种高境界的领导智慧,对于改善组织的管理状况,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也具有重要的参鉴价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建夫 《求索》2012,(11):71-73
在中国传统文化视域里,"境界"一词的涵义一般指向人的生命存在与精神层面。现代新儒家大都善言"境界",并以不同维度构建新的境界论。其中,唐君毅通过对《易传》"感而遂通"内涵的揭示和阐发,并借助佛教"观"的概念证成了相对圆融的生命境界论,呈现出颇为独特的思考路径。而且,以"感通"重构的儒家境界论,凸显了中国传统的变通观。  相似文献   

10.
为官应如水     
水是世间最寻常、最简单也最重要之物。说寻常,是因为它在生活中到处可见;说简单,是因为水既无色又无味,是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说最重要,是因为水乃万物之源。哲学大师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具有特殊优秀的品质。我由此感悟:为官应如水。一曰境界高尚,造福人民群众。根据老子的说法,水有着最高境界的善行,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孔子则认为,水"遍予而无私",恰如  相似文献   

11.
正一次失窃风波,给了平儿一个大展管理才华的好舞台,也给今天的我们上了一堂"既打了老鼠,又不伤玉瓶"的危机管理课。《红楼梦》里有好几个管理方面的高手,贾母、凤姐、探春、宝钗在管理家族企业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但在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刑决狱平儿行权》里,平儿以更为闪亮的管理者形象登场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问题的日益严峻,挖掘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中蕴含的生态理论思想对解决当前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老子》中的生态思想以"道法自然"的生命本源特征为根本,以"常德不忒"的生态整体观为核心。既强调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应该遵循自然万物之理,依循自然生态法则,量力而行、适度而为,万物在"道"的感冲激励作用下产生,又在"法自然"的原则下"常德不忒",从而实现生态平等,促进生态发展,推动生态循环,从而进一步达到和谐完善的生态审美境界。《老子》中"渊兮似万物之宗""营魄抱一""为而不争"等理念蕴涵着丰富而无穷的生态审美智慧。  相似文献   

13.
不凭控制而达到控制,这是学习型组织与传统组织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在1997年世界管理大会提出的世界管理变革的十大趋势中,把“没有管理的管理”认定为管理的最高境界。这与2400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无为而治”,“无为无不为”的思想不谋而合。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经典著作《第五项修炼》的作者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探索和实践中,对老子的领导哲学推崇备至,其所提出的五项修炼的精髓,与老子的哲学思想非常接近。我们研究二者之间的联系,不仅惊叹中国古老智慧与世界最新管理科学的融合,而且对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4.
高恒忠 《求索》2010,(5):219-221
"游"是《庄子》的核心范畴之一。《庄子》全书以《逍遥游》为开端,且以"游"贯其始终。游的过程有游玩、游戏之游,有隐逸、自适之游,有胸次洒然的精神畅游。游的理想境界,是建立在"道"之上的理想人格,即"逍遥"的人格,神人、真人——最高境界的理想人格。游的要义,是倡导对精神桎梏的破除,对身心局限的超越、对扭曲天性的匡正、对自然的回归、对自由的张扬。只有通过游,人才能够超越世俗,进入一种诗化人生。  相似文献   

15.
向军 《求索》2011,(12):147-148
《道德经》是一部有着宏伟完整思想体系的智慧之作,它以其特有的视角,探究了万物的本原、宇宙的形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道”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高概念,也是老子哲学中最为根本的概念,要了解老子的思想及影响,必须首先探讨《道德经》之“道”,揭示老子“道”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曾被郭沫若称为“近代第一”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有过一段很著名的“境界”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无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几句话的立意是很高的。回忆我从事思想政治工作近三十年的经历.说不上有什么高尚的境界,但却是在不断追求和开掘这种境界。  相似文献   

17.
境界之重     
张国玉 《今日浙江》2012,(19):62-62
境界是人生之魂,做人一定要有境界,并要有崇高的境界。一个人境界的高低,说到底是他的生活信念、精神旨趣、道德品质是否高尚,是否达到高"品位"。人,只有以自身价值赋予社会以价值,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鼓舞和激越,并产生敬仰和赞叹的精神境界,才称其为壮  相似文献   

18.
李见勇 《前沿》2011,(8):159-161
《四库全书总目》共收《老子》书目16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对《老子》研究过程中的老易合流、佛老合流、以道教解《老》的倾向都提出了批评,倡导务实的学风。本文对此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以便于把握四库馆臣的《老》学观,加深对《老》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孙子兵法》深刻地揭示了谋略的基础是尊重战争规律,符合战争客观条件;谋略的基本原则是 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规律,发挥其最大效能,形成有利于己的态势;谋略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些谋略思想对于现代战争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春兰 《前沿》2010,(17):52-54
事父母不违于礼,这是儒家之孝的起码要求,但却不是孔子之孝的唯一形态。孔子之孝包含有"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三个层次。孝是出于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是孝之"自然境界";孝是出于理性自觉、自愿,做到"敬""顺",这是孝之"道德境界";尽己所能之后,为父母之天命而担忧,这是孝之"天地境界"。三个层次构成了孔子之孝的完整形态,且内在理路层层递进,这根源于孔子对人的"合情合理的底线要求,自觉自愿的一般要求、至善至美的终极追求"的路线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