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军 《南风窗》2011,(22):75-75
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当股市指数涨到每一轮行情顶部时,人们对基金趋之若鹜,新发行的基金一天就有超百亿元的认购,还要按比例配售;当股市跌至每一轮行情底部区域时,人们却对基金充满畏惧,新发行的基金一天也卖不到1000万元。事实上,人们的这种行为与未来赢利的前景可能正好相反,在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的时候,投资基金的机会才真正来临。  相似文献   

2.
李志军 《南风窗》2012,(21):81-81
在多个利好消息刺激下,多日低迷的市场终于在上周五出现强劲反弹。而作为反弹先锋的杠杆基金再次领涨,信诚500B(150029)当日更是强势涨停。而同时反映大盘指数特征的信诚300B也飙升9.55%,对应的沪深300指数仅上涨4.48%。让大家对杠杆基金的"搏反弹"机会再次叹为观止。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市场数十只杠杆指数基金,我们又将如何挑选呢?其实杠杆指基在弱市中逆市上涨现象在市场上已经屡见不鲜,如在去年9月底也出现过。按照产品的特色,杠杆指基一般都会放大指数的涨跌,很少有涨跌幅与跟踪指数完全背离的情况。在市场  相似文献   

3.
缥缈 《南风窗》2008,(15):65-66
市场是可以被操纵的。无论牛市,还是熊市,都非自然的结果。而很多企求回报的投资,并非因为价值,而是因为有机可乘。自股市从6100点到2566点,深沪两市的市场,已经跌去了17.5万亿元。但是,投资者甚至包括管理层,并没有深入地解读很多人为何会在6124点时看多A股,却在2566点时看空A股——这是中国股市的不成熟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4.
小勤 《工会博览》2006,(20):51-51
1万元投入货币市场基金,一周收获5元;同样的钱“睡”在工资卡里,一周才增加1.1元(扣除利息税)。这样的差距似乎微不足道,但只需动动手,打几个电话,1万元一周便可几乎无风险地增加3、4元,积小流而成大海,何乐而不为呢?货币基金 PK 活期存款自2003年12月底国内首只货币市场基金成立以来,货币市场基金已一跃成为目前基金市场的第一大投资品种,并且向投资者交了  相似文献   

5.
声音     
《南风窗》2007,(1):12-12
蓝筹“阳”谋中国A股2006年以来的牛市,尤其是10月份以来的“疯牛”行情,足以让以往的牛市行情逊色:在仅3个月的时间内,上证综指涨幅达800点左右,而沪深300指数也笑纳700多点。然而资深媒体人陈旭敏近日却撰文称,也许不用很久,中国这次狂飙突进的蓝筹牛市,就将演变成另一次屠杀散户的行情。陈归纳了中国A股迭创新高的表面理由:5年熊市的报复性反弹、流动性过剩下的资金冲动、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6.
10月22日央视的这一条短新闻肯定会是很长时间内单字含金量最高的新闻。新闻的内容只有十几个字:“《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暂停实施”。而这一条新闻带来的,却是第二天沪深两个市场所有股票的几乎全面涨停板。这十几字平均每字的含金量达到了数以百亿元计。本刊2001年9月下半月试刊曾发表《资本市场闯大关》一文,全面地分析了《国有股减持暂行办法》出台背景和动机,  相似文献   

7.
格尔 《南风窗》2007,(10):57-59
危险的股市几个月之前,人们说股市疯了,现在,是人们“疯了”。当股市冲3000点的时候,泡沫论和崩溃论已是沸沸扬扬,股民的神经变得脆弱无比,于是稍有风吹草动,股民便急急抛出手中的股票。2007年2月27日,中国股市遭遇了“黑色星期二”,刚刚冲破3000点大关的上证综指一日之间落到2800点之下,跌幅为8.84%,深证成指跌幅更达9.29%,沪深两市的市值在一天之内蒸发超过1万亿元。但是这次大跌似乎只是给了股市更好的入市机会,仅仅几天时间,股市再次冲破3000点。随后的两个  相似文献   

8.
马军 《法制博览》2024,(10):55-57
合法私募基金对于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瓶颈、助力经济发展、活跃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刑法框架下,厘清非法集资行为与合法私募基金的界限,衡平打击与保护,助力金融活动的有序、健康、良性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993年以来,中国股市曾多次低迷不振,一跌再跌,人心涣散。1994年盛夏酷热,沪、深股市穿破400点和100点,惨不忍睹。市场内外,一片悲观气氛之中,有不少人在憧憬和期待外资入市,寄望于新一轮“洋务运动”。 当然,也有人持有异议:允许外资入市,简直是“引狼入室”,在中国证券市场掠夺性地赚取利润。 外资入市,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自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我国股指期货已经三岁有余了。股指期货市场像一个襁褓中婴儿在家长的怀抱中,逐渐成长。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好比这个婴儿的父亲,法律的父爱主义情怀如何体现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进一步完善股指期货自律监管的机制,来达到规范、促进和保障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合法高效运行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志军 《南风窗》2010,(23):73-73
<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借用狄更斯《双城记》开头的名言来形容眼下的QDⅡ市场,可以说是恰如其分。基金行业通常有这样的规律:产品发行比较困难的时候,这个产品在投资上会比较好运作。这个在QDII产品上好象也得到了验证,回顾一下2009年表现最好的几只QDII基金,都是在2008  相似文献   

12.
邢少文 《南风窗》2012,(3):69-71
沪指10年涨幅为零,中国股市对于绝大多数的散户来说,仿佛10年梦一场,券商裁员降薪,基金业全线大幅亏损,谁在股市里赚钱?沪指10年涨幅为零,中国股市对于绝大多数的散户来说,仿佛10年梦一场,对于券商而言,则是靠"天"吃饭,丰欠轮流转。2011年,中国股市跌幅达到22%,一面是散户血本无归,或深度套牢,一面是券商业绩普遍下滑,另一方面却也有人欠年丰收。资本市场的权贵游戏仍  相似文献   

13.
媒体     
《南风窗》2012,(8):24-24
01私募股权基金流入中国科技业美《彭博商业周刊》3月30日去年,总计有276亿美元从各大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基金流入中国,共达成695项投资,这两个数字分别比2010年上升166%和92%。英特尔投资是其中一家。英特尔的过半投资都落  相似文献   

14.
纪修 《南风窗》2011,(14):78-79
随着澳门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上澳门社会保障基金来源高度依赖政特区府拨款及博彩税收,福利"能升不能降"已成为定律,特区政府在社会养老保障的财政支出将越来越大。澳门社会保障基金如何能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东辉 《法制博览》2013,(11):268+253
跨国对冲基金作为重要的投资、融资方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且在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跨国对冲基金的独特操作方式及高杠杆等特征又赋予了跨国对冲基金强烈的两面性,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给市场带来巨大负面影响。这就使得各国不得不加强对跨国对冲基金的监管,法律监管就是对其监管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粗浅介绍了目前全球存在的跨国对冲基金监管的主要制度,并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16.
看北京花钱     
北京将投资1800亿元改造交通,北京奥运场馆微调后可节省几十亿元,北京电网建设需要大概300亿元,北京环保投入也有上百亿元……看北京花钱,好像豁出去了。雅典奥运会圣火被希腊小女孩一口气吹灭,奥运会旗帜到了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手中。王岐山对媒体说,"未来几年,北京将是问题最多的城市,本市长也将是问题最多的市长。"不错,北京大概将不仅仅是全国,而且是全世界问题最多的城市,因为它承载的已不光是北京人的衣食住行,还  相似文献   

17.
邢少文 《南风窗》2011,(17):78-78
8月1日,铁道部公布上半年财务数据,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铁道部实现利润总额42.9亿元。此前,铁道部公布的第一季度主要财务数据显示,其亏损了37.6亿元。换而言之,在今年第二季度,铁道部实现了80亿元的利润。上半年铁道部财务表面上看起来是盈利的,但若按2010年的数据对比,预计上半年税后铁路建设基金至少有300亿元,如果扣除这一项,铁道部上半年实际亏损可能超过250亿元。  相似文献   

18.
李志军 《南风窗》2011,(3):73-73
经常有人用"切蛋糕的刀"来形容分级基金的分级方式,因为如果把基金收益比喻为蛋糕,那么分级方式恰如一把切蛋糕的刀子,将基金收益分割成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份额,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是要分量比较大的那块,还是上面有草莓的那块呢?  相似文献   

19.
主权财富基金:全球金融市场一支新的劲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投资稳健的美国政府养老基金,到四处套利的对冲基金,再到崭露头角的主权财富基金,全球金融市场风云变幻,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轮番上场。长期以来,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上,养老基金是最大的投资者,影响力举足轻重。到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被视作金融市场大鳄的对冲基金在包括欧洲市场、东亚市场、俄罗斯市场和南美市场在内的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掀起层层波涛。  相似文献   

20.
这里不妨作个对比,在经济发展强劲的美国,从1995年到1999年12月31日,道琼斯指数从3000点上扬至11497点,即增长近3倍。而我们在这个大致相同的时间内,沪深两市的综合股指,基本上踏步不前。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助推器”,蓬勃发展的股市既反映了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也促进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所以我们的股市较长时期呈疲软趋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种不能令人满意或很不能令人满意的病态?其病源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