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以来,南美、美国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世界主要粮食产区分别遭受旱灾,导致粮食大幅减产、粮价剧烈波动,给全球粮食市场稳定和粮食安全形势带来严峻挑战,引起国际社会对爆发全球粮食危机的担忧。  相似文献   

2.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9,(22):60-60
如今,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所以从2006年起,中国不再接受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的无偿粮食援助,并已逐步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捐赠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谈新中国60年发展。  相似文献   

3.
胡非凡  施国庆 《求索》2007,(1):30-33
从对世界粮食贸易状况以及世界主要粮食贸易国四大粮食品种的国际竞争力测度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粮产品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是美国和阿根廷,中国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总体已不具备比较优势,今后应该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品质和加工质量、提高粮食生产者组织化程度、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4.
1993年我国在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达到1564亿公斤,超出历史最高纪录102亿公斤。它意味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达到年产4500亿公斤的水平。从1979年到1993年的15年和,中国的粮食产量从3000亿公斤增加到4500亿公斤,用市斤计就是连上7000亿、8000亿、9000亿(斤)三个台阶,完成了华夏农耕史上跨越几干年的飞跃。中国人民凭着这三大步,才圆了祖祖辈辈孜孜以求的温饱梦。中国用世界7%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的人的温饱,这是列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巨大贡献。据外国经济学家分析,1980年至1991年,世界粮食总产量每增加…  相似文献   

5.
粮食问题:笼罩全球的阴云李成贵一、严峻的世界粮食形势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问题,它既影响着世界经济、社会、政治的稳定,又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就目前的世界粮食形势而言,虽然西方一些媒体的言论可能有些言过其实,预测“国际市场可能面临谷物供...  相似文献   

6.
《时事报告》2013,(1):7-7
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增收“九连快”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粮食产量数据公告,全国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1836万吨(367亿斤),增长3.2%,实现“九连增”。在世界粮食发展史上,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除中国外,只有美国和印度实现过“五连增”。  相似文献   

7.
刘健  宋振远  张军  茆琛 《今日广西》2008,(24):72-73
一则关于中国粮食的新闻,给动荡不安的世界粮食市场吹来暖风: 今年中国粮食总产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站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来,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有了很大提高,从1979年以来粮食生产连上四个台阶。目前人口有了很大增长,而人均粮食占有量仍约800斤,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棉花和油料产量分别增长1倍和3倍。肉、水产品、水果分别增长5—6...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粮食生产沿革及再上新台阶之途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之基础。尽管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总产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2.对亿,人口基数大,人均拥有量低,而且增长速度缓慢,所以粮食问题一直成为吃饭和建设的头等大事,受到政府的重视。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要求:到2000年,粮食产量达到5000亿公斤,比1995年增加350亿公斤,人口控制在13记以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基本消除贫困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新闻背景]今年一季度,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再度飞涨,粮食供求吃紧.当前全球粮食库存已达到30年来最低点,新的粮食和农业危机正在形成。粮价上涨被称为一场“无声的海啸”,正引发二战以来首次全球粮食危机。与国际粮食“吃紧”形成对比,我国粮食连年丰收,2007年粮食产量突破1万亿斤大关。国家现有1.5亿吨至2亿吨储备粮.库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 今年3月27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出了“调动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更加明确、直接、有力的信号——决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在今年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比上年增加1370亿元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再增加252.5亿元投入,主要直接补贴给农民,采取十项重要措施。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1.
简议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振 《前进》2008,(9):52-53
随着国际粮价全面上涨,特别是国际大米价格创出20年以来的高点,粮食问题再次成为我国一个时期内最热切的话题。我国粮食是否已经过关?随着中国逐步向世界敞开大门,作为关乎中国国计民生的粮食是否安全?这是一个值得全中国人思考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0,(24):27-28
“今年10月份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逼近2008年6月粮食危机时创下的历史最高纪录,各国应努力提高粮食产量,警惕粮食危机再次发生及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1月17日发布报告说。  相似文献   

13.
2008年4月22日,联合国世界粮食署执行干事希兰在英国举行的“粮食峰会”上指出,全球正在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首次范围粮食危机。希兰将这杨危机称为“寂静的海啸”。她表示,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着世界上最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联合国世界粮食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22日说,粮食价格上涨犹如一场“无声的海啸”正席卷全球,迫使超过1亿人口“退回”到挨饿困境。希兰呼吁国际社会像当年在印度洋海啸后协力救灾那样,采取“大规模、高级别”行动,共同应对这场“无声海啸”。那么,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如何呢?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4.
美国学者菜斯特·布朗在研究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后,发出惊叹:“谁来养活中国!”他的结论是,到2030年,中国养活不了自己,甚至世界也养活不了中国。这种悲观主义论调像旋风一样席卷了中国和世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两年多来,国内外对布朗观点进行了广泛、深人的研究、讨论,反复证明的新的结论是明确的,但是与布朗的相反。中国能够养活自己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新中国建立后的历史证明,中国能够养活自己。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总的是稳步增长,从1949年的1.132亿吨增加到1995年的4.666亿吨,增长了3倍多,年均递增3.l…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民有能力解决吃饭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长刘江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缩减已敲响了中国粮食生产的警钟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目前已超过世界水平下个世纪初中国将进口二-三亿吨谷物的预测并无根据近年来,世界粮食产量下降,库存减少,价格坚挺,人们对未来的世界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粮价全面上涨,特别是国际大米价格创出20年以来的高点,粮食问题阵次成为我国一个时期内最热切的话题。随着中国逐步向世界敞开大门,作为关乎中国国计民生的粮食是否安全?这是一个值得国人思考的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关后勤》2008,(8):8-8,16
近年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以节水、节电、节油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工作,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了贡献。当前,全球粮食供求紧张,价格居高不下,我国粮食虽然连续四年丰收,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是,我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今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波及范围广、破坏严重、人员伤亡惨重、救灾难度大,这些都对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带来一定影响。目前,我国人口超过13亿,还有绝对贫困人口2000多万,对各种资源特别是粮食需求巨大,粮食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然而,在粮食和食品消费过程中,机关单位和公务活动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消费方式造成的粮食和食品浪费现象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8.
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经济效益──枝江县粮食系统深化改革纪实杨雄1984年11月,湖北省枝江县粮食“两低”(低氧、低药),“分品级储存”和“队代国储”的成就惊动了大西洋彼岸,享有世界权威的联合国粮农组织考察团踏上这片热土,全面考察储粮技术之后,为首的波兰专...  相似文献   

19.
王东 《时事报告》2012,(10):62-64
近期,随着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产粮区出现严重气候灾害,世界整体粮价扶摇直上。在6月到7月间的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国际玉米和小麦期货价格累计涨幅分别接近50%和超过了45%,大豆价格也有接近25%的涨幅,粮价上演着疯狂上涨的行情。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各种预测都表明,未来几年农产品的价格将会维持在高位,而且未来10年间农产品的价格极易波动。 粮价上涨,天灾人祸一起来 世界粮价上涨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除了需求增长过快、国际燃油价格上涨使农业成本大幅度增加、生物燃料的发展造成粮食供应趋紧以外,气候因素显然是此次世界粮价剧烈振荡上行的“天灾”诱因。事实上,严重的气候灾害总是牵动着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敏感的神经,稍有风吹草动粮价便应声上涨,气候因素越来越成为市场粮价形成的重要参考依据。近期受持续高温干旱极端天气影响,美国、俄罗斯等世界主要产粮区粮食大幅度减产已成定局,由此预期全球粮食供求关系将有可能失衡的恐慌情绪在市场上蔓延,从而导致世界粮价出现了新一轮的上涨。其中,国际期货市场小麦价格触及近年来的最高值,玉米和大豆价格也紧随其后上涨。显然,受气候灾害和消费需求急剧扩张的影响,不仅使全球粮食供应和价格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也给国际粮食期货市场提供了更大的炒作空间。尽管目前国际粮食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未出现根本性逆转,但期货市场投机行为的猖獗则是抬高粮价的另一只“推手”,粮食期货交割金融化使粮价脱离了供求关系。从历次世界性粮价上涨过程看,投机资本的活跃无疑都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助推粮价上涨的人为因素。另一人为因素是,许多国家实行粮食出口和粮价控制措施,从而也加剧了世界粮价的异动。  相似文献   

20.
粮食问题,是一个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形成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因而也与法律密切相关。 近几年来,粮食问题,特别是中国的粮食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家》杂志9—10月号发表了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勒斯特·R·布朗的题为《中国未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