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17年暑假,毛泽东和他在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萧子升(即萧瑜,当时是楚怡学校教员),身无分文,游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深入社会底层,广泛接触各阶层人物:上自县太爷,归隐林泉的翰林;中到店铺老板,自食其力的富裕农户,衙门捕快,文书师爷;下至贩夫走卒,医巫僧侣,引车卖浆者。这些人物的政治、经济地位,生活环境、经历,千差万别,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社会众生相。身无分文渡湘江毛泽东带了一把雨伞和一个小布包。布包里有一套换洗的旧衣服、洗脸巾、笔记本、毛笔、墨…  相似文献   

2.
青年毛泽东的春节是怎么过的?他过得很充实,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游学、读书、交友、思考、锻炼、写作……一1918年的春节,毛泽东是在长沙度过的。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18年2月19日,毛泽东出席湖南第一师范学友会职员会议。  相似文献   

3.
王香平 《党史博览》2009,(11):22-23,35
武汉.作为与毛泽东家乡湖南长沙毗邻而居的九省通衢.注定要在毛泽东的生命轨迹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这里,是青年毛泽东离开长沙后涉足的又一个大城市;这里,是走上职业革命家道路的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中心城市之一。作为政治家,毛泽东与武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诗人,武汉特有的地理人文景观成为他不可多得的素材源泉。一个产量不多的诗人.却有两首佳作诞生于此,不知是毛泽东的慷慨,还是江城的幸运。也许是机缘巧合,正是这两首相距近30年于同一场景创作的不同词作,形象逼真地传达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转折时期那种特有的心理轨迹。  相似文献   

4.
沙伟 《湘潮》2011,(9):12-14
天心阁自古以来就是长沙的地标。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一师求学时,常到天心阁游憩、登高眺远,畅谈天下大事、探究救国真理。1960年5月,毛泽东回湖南考察农村工作期间重游天心阁时,思绪万千地感慨道:“风雨古阁,旧事难忘呀!”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中共一大召开之前,在全国多个城市分别创建的。其中,长沙的中共早期组织是毛泽东在接受中共发起组负责人陈独秀的委托之后,于1920年初冬在长沙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秘密创建的。此后,毛泽东领导这一秘密组织在湖南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党的一大之前,在全国多个城市分别创建的。其中,在长沙的中共早期组织是毛泽东在接受中共发起组负责人陈独秀的委托之后,于1920年初冬在长沙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秘密创建的。此后,毛泽东领导这一秘密组织在湖南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7.
与毛泽东离别 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3个儿子。长子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10月24日长沙清水塘,次子毛岸青出生于1923年11月13日长沙东乡板仓,幼子毛岸龙出生于1927年4月4日武汉。毛岸龙出生后第八天,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时期毛泽东、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同他们住在一起的还有保姆陈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是在党的一大召开之前,在全国多个城市分别创建的。其中,长沙的中共早期组织是毛泽东在接受中共发起组负责人陈独秀的委托之后,于1920年初冬在长沙新民学会的先进分子中秘密创建的。此后,毛泽东领导这一秘密组织在湖南积极开展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9.
夏远生 《湘潮》2013,(6):10-12
1954年11月2日,毛泽东乘专列从武昌到长沙。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第一次回湖南。在长沙,毛泽东专程探望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程潜,听取了“三周一谭”(即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副书记周里、周惠,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谭余保)的工作汇报。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最主要的思想转型发生在五四时期。五四前,毛泽东受传统教育和维新思想的影响很深,是革命民主主义运动中的激进分子。相隔几年的两次北京之行,毛泽东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由激进民主主义分子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但毛泽东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确立应该是在长沙的革命实践中,由北京到长沙,构成了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的路线图;从理论到实际,也成为他早期思想成长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11.
一、与父母生离死别 毛岸英1922年10月24日出生于长沙清水塘,毛岸青1923年11月13日出生于长沙东乡板仓,毛岸龙1927年4月4日出生于武汉。毛岸龙出生后第8天,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这时期毛泽东、杨开慧带着3个孩子和保姆陈玉英住在武昌都府堤41号。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分共”叛变后,共产党人全部转入地下。8月7日,毛泽东在汉口秘密参加了中共中央召开的紧急会议。会后第5天毛泽东即以中共中央特派员身份从武汉动身赴长沙,准备领导湘赣边界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戎马一生,用兵如神,是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但是,他第一次用兵是在什么时候呢?一般认为,1927年9月秋收起义是他用兵的起点。其实,毛泽东第一次用兵布阵并且打了胜仗还是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 早在1916年,长沙第一师范就以“激发爱国思想,提倡尚武精神,研究军事学术,实施国民教育为宗旨”,组织学生志愿军。全校编为一个营,由兵式体操教员任营长、营副,下属两个连。毛泽东在辛亥革命时,曾在正规军队当过半年  相似文献   

13.
长沙,毛泽东81岁生日之夜,与周恩来再次长谈,不知东方既白。周恩来返京,毛泽东的“长沙决策”得到圆满实现12月26日,是毛泽东81岁诞辰。这一天晚上,毛泽东与周恩来单独进行了长谈,专门谈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曾五次亲临湖南指导工作,为湖南人民送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送来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他最后一次长沙行是在1974年12月下旬。此时,毛泽东已在长沙居住了两个多月。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即将召开,最关键的人事安排问题必须马上向毛泽东汇报,以得到他的支持和认可;还有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筹备情况、政府工作报告的审定,等等,也都必须向毛泽东汇报。能够承担起这一重任的只有  相似文献   

15.
最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美国著名作家、记者海伦·福斯特·斯诺的著作《毛泽东的故乡》。海伦是第一个访问韶山冲的美国记者,是第一个写毛泽东故乡的外国作家。她还声称,自己是收到过毛泽东亲笔信的唯一西方妇女。1973年1月2日,海伦在北京告别邓大姐,登上火车,1月3日抵达长沙。就在这一天,毛主席亲笔写信派专人送到长沙,对她表示感谢和新年祝福。海伦由此开始了对湖南两月的访问。她遍访了毛泽东出生、成长、学习、劳动及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采访了毛泽东的亲友,掌握了大量资料,调查了湖南解放后20年的巨大变化,描述了中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一生久经战阵,用兵如神,是杰出的军事家,但是,他第一次用兵是在什么时候呢?一般认为,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是他用兵的起点。其实毛泽东第一次用兵布阵并且打了胜仗还是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 1916年,长沙一师以“激发爱国思想,提倡尚武精神,研究军事学术,实施军国民教育为宗旨”,组织学生志愿军。全校编为一个营,由兵式体操教员任营长、营副,下设两个连。毛泽东在辛亥革命时曾在正规  相似文献   

17.
刘伟 《世纪桥》2009,(8):23-26
毛泽东在韶山读了六年私塾,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1910年秋,他离开家乡,先后到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长沙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等处求学。在这个过程中,他受到湖湘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开始接触西方文化。青年毛泽东上承程、朱理学,下继杨昌济的伦理学和修身思想,致力于贯汇宇宙大本大源和“心力”学的探寻。  相似文献   

18.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11,(1):56-59,61
在中共早期党史上,易礼容是一位重要人物。他1919年加入新民学会,1920年与毛泽东、何叔衡等创办长沙文化书社,1921年参与在湖南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活动,和毛泽东、何叔衡同为湖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湖南党支部“三人小组”,是湖南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日理万机,昼夜为国事操劳,可是他依旧牵挂着故乡那些为革命献身的烈士遗属,总是想方设法关心和爱护他们,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们。一陈昌,长沙浏阳人,是中共成立初期的党员之一。早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学。后加入湖南新民学会,成为骨干成员。陈昌和毛泽东之间,常有书信来往。1920年7月,毛泽东、陈昌等人在长沙创办了文化书社,利用进步书刊宣传新文化和马列主义。这年  相似文献   

20.
谭仲池 《奋斗》2002,(9):44-45
长沙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其中马王堆汉墓和三国孙吴纪年简牍震惊中外。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长沙英雄辈出,造就了像谭嗣同、黄兴等彪炳史册的卓越人物,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徐特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进行革命活动,使长沙成为中国革命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