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雷丰源 《学理论》2013,(19):176-177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其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系统地论证了他的有关文明冲突的思想。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重要启示。"文明冲突"背景下,我们必须重视文化建设,维护文化安全;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构建和谐文化,促进文化共融。  相似文献   

2.
美国文化霸权对中国文化建设的警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化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形成了强大的文化霸权,它以柔性的手段,披着合法性的外衣,在对外输出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传播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美国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政治及文化利益。中国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反对并高度警惕美国的文化霸权,积极发展中国的文化力量,提高中国的文化力和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人口移民潮与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大的移民高潮,移民的到来改变了美国原有的民族结构,造成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冲突,导致了国家民族文化政策经历了由盎格鲁一致论、熔炉论、文化多元主义到多元文化主义发展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在高校推动创业文化培育过程中,文化自信能够起到指明发展方向、注入鲜活血液、树立核心价值观、凸显中国特色等作用。针对高校创业文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导向性不强、同质化严重、功利化明显的问题,本文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入手,深入探析高校创业文化培育路径,以强化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5.
杨柳 《理论探索》2005,(6):136-137
文化政策是一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文化价值观中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恒定因素,其对华战略也深受其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对此,应注意从文化角度探讨美国对华关系及中国对美文化外交的应对。  相似文献   

6.
从全球和本土视野来看,改革是一种充满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改革作为一种文化系统,内含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多重结构和要素。其中居于核心层面的文化精神,对于改革实践的延续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性乃至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应从秉持改革的"本原"意识、彰显改革的"信行"理念、匡正改革的"接地观"等三个维度着眼,以强化问题倒逼机制来转变观念、匡正精神、深化改革、化解矛盾、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房产中介公司的467个雇员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工作家庭冲突和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并检验了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工作家庭冲突的两个维度——工作影响家庭冲突(WIF)和家庭影响工作冲突(FIW)均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存在负向影响;心理韧性在这一影响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发现不仅丰富了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满意度研究的文献,也为组织提高雇员工作满意度提供了相应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战略文化对决策者在国家安全事务方面的战略思维具有深刻影响。《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与《美国国防战略指针》在战略环境的认知、国际冲突的看法、武力效用的理解上均有明显不同,折射出中国合作型战略文化与美国冲突型战略文化的差异。中国应加快建构成熟的合作型战略文化,加强与美国的战略互动,充分利用美国战略文化的弱点来有效规避其战略压力,掌握未来中美战略博弈的主动权与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区域文化及建立其上的区域文化性格,在近年来我国危机传播管理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得以显现。文章以陕西为例,分析指出,该区域文化性格中的"安土重迁,因循自我,刚劲,隐忍,不善变通,宁折不弯"等鲜明特征,恰好与危机传播的规律相冲突,在群体性事件中其作用往往会被放大。对此,应当从掌握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规律、做有针对性的应对准备、注意"危机迷情"现象、重视危机中心理干预机制的作用等四方面着手,遏制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2)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作为美国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当代重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的理论既具有很强的马克思主义特色,又具有很明显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色彩,詹姆逊凭借其从权力和意识形态角度对晚期资本主义文化、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深刻分析闻名于国际思想界。因此,通过对近几年研究詹姆逊后现代文化的成果进行述评,不仅可以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细致的掌握,而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建设具有一定启示,可以对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的研究趋势和发展方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6)
新市民子女的身份转变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探究家庭身体化文化资本对其学习适应的影响。调查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学习态度、父母对孩子的沟通鼓励对孩子课堂表现、父母的陪同阅读对孩子学业成绩均有显著性影响,验证了身体文化资本对学习适应影响的重要性。家庭文化资本的再生产理论在新市民子女家庭得到验证,家庭身体化资本匮乏影响其学习适应。政策建议提高新市民家庭父母的身体化文化资本,并拓展新市民子女的学校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2.
林丽娟 《学理论》2014,(1):156-157
儒家"孝"观念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中国人的根本价值观。一度"孝"文化被当作封建糟粕而受到遗弃,传统孝文化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改革开放后,纠正了那种以"孝"为封建糟粕的观念。但是西方家庭模式与家庭观念也影响中国人的家庭伦理观,使得传统"孝"文化再一次受到严重的冲击与颠覆。所以,倡导"孝"文化的回归,发挥其积极因素的作用,对于人们自身修养与国家社会的稳定和谐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家庭背景、文化资本与教育获得——上海城镇居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资本是家庭背景影响子女教育获得的中介变量。对上海城镇居民的经验研究发现:在子女初中以上教育获得中,家庭背景和文化资本的影响同时存在;低教育背景家庭借助文化活动参与实现了文化流动,高教育背景家庭通过家庭文化氛围实现了文化再生产;那些低收入家庭通过文化活动参与和家庭文化氛围实现着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14.
阿尔文.施密德把多元文化主义视作现代的特洛伊木马,认为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首先,特洛伊人对城外巨大的木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美国人则对多元文化主义现象抱有极大的热情;其次,特洛伊人曾被警告不要把木马搬进城,但他们不顾警告还是把木马拖进了城,同样,美国人也曾经得到告诫不要把多元文化主义引入美国社会,但是美国人并没有在意这些告诫;第三,和古代的特洛伊木马一样,这个现代的木马一旦深入到国家内部,藏匿在木马里的“将士”就会打开城门,让他们那些守在门外的同伴进入这个国家的院校、商业、政府与教堂等领地。为此,施密德从理论内涵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多元文化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我国应当建立"文化和谐指数"作为监测和评估"文化和谐程度"的总体指标.应当依照科学性、目的性、绩效导向性和实践性原则,将"文化和谐指数"划分为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公民的个体文化和谐、文化先进性、文化传统与创新、文化安全等六个不同的维度,并在六个维度下用25个指标作为"文化和谐指数"的基本构成,为"和谐文化"的建设提供理论参照和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杨文浩  李娟 《学理论》2011,(20):211-212
美国历史从殖民地时算起也不过三百多年。但其教育却发展迅速,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特点的形成离不开美国特有的文化积淀。分析美国文化的渊源及其高等教育的特点,可以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邱能生 《学理论》2009,(32):120-121
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文化的根。主要包括世界观(宗教)、家庭结构和历史。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是美国的国民性。美国个人主义文化的深层结构:犹太一基督教传统和机械主义世界观、独立生活的美国家庭结构和开拓自由生活的美国历史。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12,(1):18-19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文明的东方大国,文化源远流长,走向世界的脚步却刚刚开始:美国是一个历史仅二百三十几年的北美洲新兴大国,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却"席卷"了全世界,究其根源是多方面的,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要"走出去"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19.
新保守主义是西方国家中的一股政治思潮。新保守主义不但对美国国内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全球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新保守主义本身理论的狭隘加上外部世界和自由主义的抵制,其作用必然有一个限度。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道德、风俗习惯、民间信仰、家规宗法"等传统文化对维持乡村社会生态的有序运转起到了重要的"软控制"作用。但随着城乡交流的深化,中国乡村社会的转型不断加速,乡村社会原有的传统文化生态链受到破坏,对乡村社会的约束力也越来越趋于弱化。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生态学系统性和动态发展性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传统文化对乡村社会"软控制"的历史作用和在新形势下其对乡村社会"软控制"的生态缺失,并提出构建传统文化乡村社会"软控制"生态链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