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多方举措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但目前在干部选任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导致选人用人公信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当然也要多方举措,最根本的是要努力推进选人用人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选人用人工作,事关党的事业和执政地位。长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选人用人工作,十七届四中全会又强调“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要紧紧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全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更宏阔的视野选人用人,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执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和选人用人标准,妥善解决存在的瓶颈问题,不断创新选人用人机制,营造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黄明哲 《学习论坛》2010,26(1):28-32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从源头上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和难点,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在坚持正确的干部选拔任用原则,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选人用人机制,落实群众在选人用人过程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以及加强组织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当务之急是必须着力解决在选人用人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从而把正确的用人导向落到实处,使选人用人公信度有明显的提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须采取以下对策:深化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以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提高公信度;防止和反对用人不公,以公心用人提高公信度;纠正用人导向偏差,以正确的用人标准提高公信度;防止违背“游戏规则”,以科学的用人程序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善于防止和化解媒体在选人用人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媒体的积极作用提升公信度;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以领导干部的有效作为提高公信度。  相似文献   

6.
张梅 《当代党员》2008,(8):51-52
为政之要,在于用人。党的十七大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市委也专门下发了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文件,这对于建立健全广纳群贤、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全面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破解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四大难点。  相似文献   

7.
崔永军 《求贤》2006,(9):34-35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后,完善配套措施,形成选人用人的长效机制,是当前研究探索的重点。选用干部要依靠组织培养育人、群众公认识人、制度规范选人、政绩考核用人、监督约束管人,促进选人用人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形成选人用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卢林 《党建》2009,(12):43-44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是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升干部工作水平做了一些调研思考。  相似文献   

9.
出台四项监督制度,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举措。贯彻落实好四项监督制度,应从强化预警、推进改革、健全体系入手,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优化选人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向全党提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要求,表明我们党审时度势,顺乎民意,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信心和决心。公信度是民意的集中反映,检验选人用人的能力和水平。公信度的丧失,源于选人用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公信度的获得,源于良好的风气、程序的规范、群众的满意。  相似文献   

11.
选人用人,关系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充分反映了全党同志的共同愿望和人民群众的真切期待。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关注度高,期望值也高。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选人用人思想是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党的几十年来选拔任用干部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邓小平选人用人思想结构严密完整,思想新颖深刻,内容丰富精深,是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指针。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选人用人思想,对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不断前进,具有重大意义。选人用人事关大局重视选人用人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选人用人是事关大局的根本问题,这是他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在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他多次阐述和论证了这一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3.
选人用人问题,历来是干部群众关注的焦点。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必须五措并举,创新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杨贺新 《奋斗》2009,(2):44-45
公信度就是社会公众对某种特定事物或者现象的信任程度,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就是在选人用人中提高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命题,这是党和国家对做好干部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报     
《求贤》2014,(7):49-49
中组部研究报告:有人为“留后路”违规提秘书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问题研究”是中组部党建研究所2013年重点调研课题,并形成了报告。报告指出,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仍然突出,有领导干部为了“留后路”,违规提拔秘书和身边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2008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标,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机制、制度、方法上取得新突破。2008年1月,重庆出台了《关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实施意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已成为党的组织工作的一个新的重点。为此,本刊推出这篇集锦式的经验报道——  相似文献   

17.
去年的县乡党委换届,绵阳市探索出“组织、群众、个人”二三方意愿对接选任干部的方法,实现选人方法公正、选人过程公开、选人的人公道、选出来的人公认,达到“三方意愿”和谐统一,既坚定了干部对党的信仰,也增强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  相似文献   

18.
《支部生活》2010,(5):23-23
4月6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召开贯彻实施四项监督制度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视频会议。省委要求,要认真贯彻视频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9.
王一敬  刘洋 《当代党员》2009,(12):16-1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干部选拔任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市一些区县围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进行了大胆探索。本期“党建新苑”栏目精选了两个区县的创新做法,供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20.
杨信 《奋斗》2009,(4):47-48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干部工作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紧紧围绕谁来选人、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方式选人、靠什么保障选好人等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深入实践。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把握好以下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