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创新和发展。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 ;发展了列宁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和原则 ;发展了列宁关于“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思想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法律理论。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 ,对实现我国的统一大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与合作制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认真地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理论,特别是列宁晚期关于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制即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 ,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 ,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 ,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 ;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 ,曲解了列宁的思想 ,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 ,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4.
列宁1922年12月23日至1923年3月初口授并亲自审定的八篇文稿是一套完整的创新理论成果,其中所承载的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人们习惯称为列宁“晚期思想”,是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构想。列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俄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创新勇气和探索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5.
袁清 《柳州党史》2003,(2):31-33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是彻底的、严谨的科学思想体系。它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同其他具体科学最本质的区别。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两大不可分割的基本组成部分,正如列宁所明确指出:“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物  相似文献   

6.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的历史地位,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当前,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中,进一步发掘、研究列宁这一闪耀时代创新精神和不朽理性光辉的伟大思想,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把握“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更加自觉地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坚定…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央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基本含义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范首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继续保持原有的资主主义制度不变。商种制度在一国之内长期并存,和平共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一国两制”构想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创见,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运用,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共处、国家学说、统一战线、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思想,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统一祖国的“一国两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邓小平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优秀成果,而且倡导建立带有复合制特点的单一制国体、主张建设独特的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开创两种制度一国之内联盟的先河、提出保存包括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设想,从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丰富了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完善了列宁的“和平共处”理论,发展了列宁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突破。  相似文献   

9.
所谓“政治保证”,指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坚持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一系列实践,从而保证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就此作了不懈的努力。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列宁不仅创立了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而且进行了党的理论创新及其实现途径的科学阐释。强调党的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以反对教条主义和创造性对待马克思主义、以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等为根本前提;强调要通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教育、系统总结马克思主义学说发展经验以及落实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政策等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强调必须坚持党的理论创新的实践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开拓性的理论贡献。一是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科学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上的自觉和成熟。二是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正确道路,还为坚持这条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原则:重新确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知行统一观;重新认识和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重新端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三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探索进程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不仅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思想精髓,始终贯穿和指引着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理论探索和理论创造,“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四是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为后面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思想。列宁关于党内政治生活思想主要包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密切联系群众;建立铁的纪律;营造党内批评氛围。深入研究列宁党内政治生活思想,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价值理想产生了积极影响,党的历届领导人非常善于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真正把“和谐社会”提到了科学理论高度,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分别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本理论基础、充分体现党性和政治性的学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对这门学科的建设起到了重大指导作用,其中关于先进文化建设的论述,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价值理想产生了积极影响,党的历届领导人非常善于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思想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真正把“和谐社会”提到了科学理论高度,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分别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有机构成部分,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却很少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列宁发挥了重要作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主要有:复兴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创立了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一、在社会发展和价值观研究中,我所以特别关注(共产党宣言)关于个人自由发展与社会自由发展的相互关系,是因为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不仅构成马克思主义自由发展现的基本问题,而且凸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不仅加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现实社会主义的运作、加速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思路和指导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一个伟大的科学构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列宁讲得好:“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列宁选集》第三卷第397页)我国九年来改革的具体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的理论,更加丰富和  相似文献   

19.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创立了列宁主义,其思想极其丰富,其中科学发展的思想,成为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极其宝贵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的科学论述和通过这些论述表现出来的建党思想,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搞好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党的建设理论体系的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具有自身发展规律的应用性很强的理论体系。1977年7月邓小平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谈到党的学说问题时指出:“列宁有个完整的建党的学说。”“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得最完备的是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