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是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重要课题。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在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是考虑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总出发点。这个问题理论界正在展开讨论,这里说的是个人的一些认识。一、提出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成果1、问题的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遵循重新确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并且吸收了国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对以往的理论有许多重大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识成果。1985年4月邓小平同志在对外宾的一次谈话中说道;“如果说,我们总结的经验有很多条,那未很重要的一系经验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03页)前者是关于社会主义的实质和本质特征,后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逻辑、规律性。两者是不可分的。这是一系列认识成果的总的归结。  相似文献   

2.
前些年曾经掀起一股“再认识”热,无论什么问题都提出再认识,尤其比较集中的是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再认识,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等等。其中有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乘机大肆宣扬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优越,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这当然是极其错误的,必须给以批判。但是。我们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任何时候都不能对社会主义再认识,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就前一段对社会主义再认识来说,存在三种不同态度: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地对社会主义再认识:二是错误的再认识,甚至成为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场所:三是模棱两可的再认识,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分清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问题上的是非界线,坚持正确的再认识,克服错误的再认识,抵制借口再认识散布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即它的本质是什么。本文论从哲学的视角谈一谈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基本认识。 一、联系生产力研究社会主义本质 任何事物都有其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也有其质的规定性。这种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义本身所固有的,是同社会主义直接同一的。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就在于其本身所固有的这种质的规定性,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问:刘吉同志,上期《答问录》发表后,读者反映强烈.大家感到,前两年风行"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现在看来,首先要对社会主义进行再学习.只有认真学习和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才可能结合当代世界发生的变化,对社会主义实践有一个正确的"再认识".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批判,您对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规律的阐发,是比较生动而有说服力的.但是,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那么,社会主义实践已有70多年,中国搞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是当今世界上存在着的两大客观现实.它们两者孰优?孰劣?它们的各自前途怎样?这个问题对于经过马列主义哺育多年的中国人民来说,本是一个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然而,近年来,在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中忽然成了问题: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对资本主义羡慕、迷信.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社会主义不感兴趣,对资本主义却表示欣赏.持有这种态度的人,虽为数不多,但确是一个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资本主义制度不了解,对其认识有偏差,不善于分析、比较,是其中重要一条。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请一些对资本主义制度有深刻了解和研究的人谈一谈,是十分必要的.前些时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毕季龙,同他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次深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精辟地概括了十二条原则。本文就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去理解和把握十二条原则,谈一些初浅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是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的智慧结晶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我们党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十二条原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经历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时一再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情况确实是这样,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我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党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有分歧,也有争论。第一次争论发生在60年代初,第二次争论发生在“文革”后期,第三次争论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90年代初达到很尖锐的程度。本文试对这三次争论作历史的回顾,并加以总结。一、6O年代初的两种社会主义现的争论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8.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再认识是以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为基础,遵循科学所应有的道路前进再认识本来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列宁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列宁全集》第38卷第208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无论是就其作为一种理论、运动或制度,都不可能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往复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列宁在俄国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随后又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在此过程中,列宁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俄国的具体实践以及当时整个时代发展的特点相结合,对社会主义理论作出新的概括,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获得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9.
上一次,我们谈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与伟大意义.今天,应当接触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了. ●十四大,进一步概括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共九条:前两条讲道路与阶段问题,接下去四条讲基本路线,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后三条讲的是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形成了一个体系.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一种认识,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共产党领导走资本主义。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种误解和曲解。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历史时代。世界上存在两条社会现代化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中国通过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问题,是我们在对社会主义进行多方面的更深刻的再认识时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往人们对这个问题曾提出了许多看法,笔者从中受教益和启发不小,但有些观点不敢苟同。本文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就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问题谈点个人的不同看法。首先,社会主义的特征,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的表现,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质的规定性,即以它的特有属性既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区别,又与共产主义社会不同、鉴于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动态的事物,所以我们对它的特征的认识和把握应该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从其动态性来进行考察。自从科学社会主义问世以来,人们就开始有了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和说明。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往人们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的、不深刻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是什么,这既是一个还没有得到统一认识的老问题,也是一个急待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将之理顺的新问题。我们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结合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实践对这个问题进行纵深探讨,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对社会主义民主内容的认识,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及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关系、实现充分的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项伟大战略构想,随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实践迫切需要理论的支撑和正确引导。当前,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理解,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一个和谐社会和社会矛盾的关系问题;从理论深度来看,有一个深层次的哲学问题,即和谐和矛盾的关系问题。最近,本刊记者带着相关问题走访了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同志。记者: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都有相应的哲学基础作为支撑。您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什么?王伟光:我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闪烁着时代光辉的 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讲话》全面深刻阐述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对新的历史条 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的科学回答,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建设和党执 政规律的认识,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新的历史阶段。一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 表”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认识上的伟大飞跃。“什么是社会…  相似文献   

15.
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理解上的许多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固定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从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决定》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新成果。社会主义应当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应当由人民当家作主,应当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对于这样一些基本点,我们的认识从来是明确的(当然,也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那种认为我们过去搞的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应当承认,多年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我们的认识并不是完全清醒的。比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反思建国后的历史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获得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它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科学概括国情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反思历史、坚持辩证唯物论,首先要弄清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陈云同志指出:“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赵紫阳同志也指出:“总结过去的经验,长期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老是犯‘左’的错误,搞冒进,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是什么,这是当前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讨论中议论较多的一个问题。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现有文章似乎对此有所忽略。本文拟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以期引起理论界的进一步探讨。一、应当重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体物征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具体特征,再就是总体特征。就目前发表的有关文章来看,多数是讨论具体特征的。有的文章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或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概述其特征,多的列举了八条。有的文章是专论某一方面的特征的,如经济特征、政治特征等,又从不同方面各列举若干条  相似文献   

18.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历史。当前我国进行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在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不断丰厚,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对社会主义进行全面的再认识,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1988年4月16日至18日在济宁召开的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围绕着改革与社会主义的再认识这样一个主题,进行了认真、深入和热烈的讨论,讨论相对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  相似文献   

19.
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钢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依靠全体职工办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逐步走上一条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促进了产品质量和企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确立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战略武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已经10年了。通过10来年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探索出了一条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科技进步,以质量求效益、求发展,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实现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的道路。在探索、创建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我们的主要体会有两点: 第一、把生产经营和质量问题提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高度来认识,确立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指导思想。企业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  相似文献   

20.
自治与参与——论作为目的的社会主义民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民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这是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常识,也是一切真诚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人们的一个共识.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目的是什么意思,作为手段又是什么意思,人们并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因而在这些问题上也常常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认识上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上的失误.为了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就作为目的的社会主义民主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理论界的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