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崔忠仁 《当代广西》2006,(24):42-42
农村是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是关系到我区经济社会能否保持健康快速发展和长久稳定的重大问题。近年来,由于国家采取一系列支农、扶农、惠农政策,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但农村面临的几个主要矛盾仍未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发展区域经济合作中,政府如何正确把握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主要矛盾,推进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加快促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当前我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存在着一系列矛盾…  相似文献   

2.
秦宏毅 《桂海论丛》2007,23(1):81-8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调整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平衡了农村各阶级的利益,通过保存富农经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在政治上构筑了党在农村的统一战线,这为动员和争取农村一切积极因素去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目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保持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时事报告》2005,(6):19-20
政策背景:2004和2005年的一号文件中一再强调,要坚持统筹城乡发慌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首先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浙江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岁末年初,盘点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加大支农力度,公共财政更多地向“三农”倾斜,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无疑是2005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章。在自然灾害频发、要素供给短缺的情况下,2005年我省依然实现了农村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的增长,预计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可达6660元,实际同比增长6.4%。这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是分不开的。有关人士介绍,2005年是教育、卫生、文化等投入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变化十分显著的一年。10个方面实事多数和“三农”有关2005年2月27日,在省十届…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近年来,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切实执行有关法律,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但是,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  相似文献   

7.
正农村说不上"繁荣",却可以算是"平静"。而农村社会的平静和稳定得益于近几年来农村政策,国家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到实处,也与农民对社会环境的"超强忍耐力"直接相关,也包括农村老年人之内,尤其农村留守老人增多,带来的农业劳动力的减少、农村发展的乏力、农民家庭结构的改变,导  相似文献   

8.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也是中国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我国,继本世纪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之后,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下世纪人口问题的重点。广西是一个农业大省,老年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广大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条件下面临人口老龄化,首先遇到的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解决好广西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广西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好坏;关系到广西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否,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并从广西现在正处于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好广西农村养老问题,促进广西经济社会的全面…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5月27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农村扶贫开发,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物  相似文献   

10.
李方芳 《政策》2013,(10):79-80
<正>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农民利益关系不断调整。观念的冲突及社会变革带来的效应,导致农村各类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在类型、性质上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当前,我们要客观正视日益加剧的农村社会矛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影响农村稳定的不利因素(一)农村社会治安存在隐患。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党中央惠农政策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