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企业运转得是否好,最主要是看人才的选用是否得当,下面列举几种人员的特点,看您的企业在人才选用上是否理想。1.主管:典型特征是沉着、自信、有自制力。积极  相似文献   

2.
赵军忠 《党史博采》2006,(12):16-19
(接第11期第8页) 七、挖掘人才,组合资源 (一)人才竞争,仍是第一位的竞争.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竞争.各党派之间的竞争,主要也是人才的竞争.重视和挖掘人才,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让那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的综合型的政治型人才,在党的基层组织层面上占领制高点,我党在未来的竞争中就会占有主动权.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我党自建党之初,就已经开始重视"培养人才"这一问题了.目前,就我们基层党组织来讲,培养党建新型人才工作,现在我们又坚持做得如何呢?深思熟虑之后的结论,不外乎有两点借口:一是人才资源问题,二是环境资源问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一方百姓也耕耘着一方土地.环境可以改造人,人也可以改善环境的道理,早已家喻户晓.资源易得,人才难求.要想改善"环境",非唯贤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不可.  相似文献   

3.
黄超 《党风建设》2002,(4):40-40
保险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赢得保户的心。得人心得保户,得保户得市场。在激烈的保险市场竞争中善于把握保户的心理及规律,运用好攻心策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坚持公道正派原则,树立公道正派理念,真正做到“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应在处事公道、待人平等、做人正派、对己严格等四方面下功夫。一是处事公道——校正自己的行为。想问题、办事情,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真理,按政策办事,敢于讲真话、讲公道话,真实地反映情况,公正地处理问题,做到“对事不对人”,对干部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待人处事不掺杂个人好恶恩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人才思想述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刘晶毅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新时期我党人才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人才学说的重大发展。这一点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反映得更加丰富完整。本文拟结合对文选中关于人才问题论述的学习,就邓小平人才思...  相似文献   

6.
席必泽 《党的建设》2012,(11):35-35
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道、处事之基。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吴德刚指出:“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最鲜明的职业特征,是做好组织工作的生命线。”组工干部肩负着为科学发展配班子、选干部、强基础、聚人才的神圣使命,其职责履行得如何,公道正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年的政治选择关乎党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在校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源的储备,无疑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坚持到底,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取决于新一代共产党员能否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继承和发扬我党优良传统和作风,与时俱进,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8.
公正得人心 廉洁出威信──平凉军分区党委廉政勤政记事赵宇平凉军分区党委自觉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讲廉洁、守纪律、作奉献,塑造了自身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群众信任,促进了人武系统和民兵预备役全面建设。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委"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领导...  相似文献   

9.
对当前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华 《求实》2004,(5):42-4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 ,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伦理学的视野对这一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就得去追问 :计划经济对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否公正 ,市场经济本身究竟公正还是不公正 ,两极分化问题的出现是不是该完全归咎于市场经济这一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公正"是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一,也是检察干警在执法办案中的价值追求。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法工作的价值本质。践行"公正"价值观,有利于检察干警守护公平正义,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正能量。一、"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公正就是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应当更多的体现公平正义,成为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判断社会公正与否,要以人民获得利益是否公平、人民是否满意、人民是否感受到公正为标  相似文献   

11.
侯保善 《学习论坛》2007,23(3):21-23
掌握着党和国家大大小小公共权力的公职人员,同广大的无职业无权力或有职业无权力的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应从干部的感情亲民、工作务实、处事公正、用权廉洁入手。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现在,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关键是要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以训正德、以训提能、以训促廉,为我党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党的伟大事业提供可持续的干部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激励人才向基层一线、中西部、艰苦边远地区流动”.人才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保障,基层一线是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主阵地.推进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基础是教育引导,根本是制度设计,关键是环境营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人才“下得去、用得上、待得住、干得好”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青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必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做为团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团组织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面对的是广大生产一线的青年工人,服务对象单一,人员素质较高,纪律性强,易于管理,有着坚实而广阔的活动舞台,是共青团组织的中坚力量.在青年人才的培养上,企业团组织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三个代表”是我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非典”疫情使我党面临严峻考验,它 考验我党是否真正关心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否具有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党和政府身体力行,对“三个代表”做了有力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要搞好组织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首先必须明确组织部门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要求就是目标,就是准则,就是标准,就是我们一言一行的方向.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衡量一个组织工作干部是否合格,首先看他是否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公道正派是党对组织工作的一贯要求,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组工干部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也是组织部门党员先进性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培养大批人才,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在总结我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郑重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营造一个宽松、宽容的环境聚集人才,解放思想,打破老框框,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现有干部人事制度的滞后,不仅明显地制约着人才的发现、选拔和使用,而且助长了腐败的滋生和蔓延.我们常说的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那么,人才竞争的实质又是什么呢?是制度和体制的竞争.所以在干部选拔中,有必要进行制度创新和程序创新.制度创新和程序创新具有根本性和导向性.不进行制度创新和程序创新,各种不正当的、扭曲的竞争将屡禁不止,吏治腐败等现象将难以遏制.制度创新和程序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加公正、公平地选拔优秀干部.用公正的制度和程序规范干部选拔,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结合干部培养、选养工作实际,我认为,在干部选拔中存在着三个主体,这三个主体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公正与公平,惟有公正与公平,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9.
柏维春  孙岩 《新长征》2007,(1):28-29
一、政府公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公正的社会,实现社会公正的关键是政府做到公平正义,政府公正是实现社会公正进而社会和谐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曾称赞陈毅是一位“天才的统一战线的执行者,”这在苏北抗日斗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间.陈毅与爱国士绅韩国钧结下了深厚的抗战情谊,成为我党统战工作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