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眠的灯光     
《廉政瞭望》2014,(5):53
正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肯定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这一创意,希望将此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图为4月18日,刘镇小朋友(右)在夜间来到这家书店与母亲一同读书,他选择了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新闻研究院研究显示,2014年国民平均纸质阅读量为4.56本,其中17岁以下未成年人阅读量为8.45本,这充分反映了成年人阅读纸本之少。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父母读书比较少和不爱学习呢?这原因得分几方面来说。善言传而少身教中国父母有善言传而少身教的传统。为什么呢?缺少平等意识可能是原因之一。不平等的父母自然爱以言传而非爱以身教来完成对子女的教育。因为  相似文献   

3.
<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出版机关经营不易,进步书店生存尤为艰难。正如出版人胡愈之所说,“从前进步书店没有钱,没有钱就办皮包书店,出的书不一定坏,但是卖不出去”,所以“很多书店办不下去,出了几本书就关门了,不是被国民党封掉的,因为没钱办下去了”((1))。而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则不然,它1932年7月成立于上海,1948年10月与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在香港合并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相似文献   

4.
近日在几本杂志上看到几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把读书一事说得很神乎,诸如“读书可以长寿”、“伟人都爱读书”、“一本书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等等。有人还把读书分成六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为寻求刺激而读书,最高层次是为思想修养而读书。其实,大可不必为读书做种种设置,读书是人生的一个基本需求。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5.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14分钟,上网时间超过50分钟;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若说国人越来越不喜欢啃大部头著作,这是事实;但若说国人不喜欢阅读、阅读率低下,则未必与事实相符。阅读并不一定是捧着经典著作细嚼慢咽,“浅阅读”也是一种阅读;阅读并不一定是阅读纸质图书,网络阅读、手机阅读、PDA阅读、光盘阅读同样是阅读。  相似文献   

6.
正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贵州12名领导干部的读书故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对书籍之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这是欧阳修对读书之于个人成长的总结。大到人类社会,小到个体生命,读书之益毋庸置疑。"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对党员干部来说,读书是增长才  相似文献   

7.
杨涛 《党建》2012,(5):48-48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不少城市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图书馆,开通了电子借阅系统,为广大读书爱好者提供了闲暇时间学习交流的好场所。但在现实中,一些城市的图书馆仍然太少,有的位置偏远,交通不便;有的图书馆书籍更新速度慢、信息陈旧,书的质量差,导致读者不断流失。如今读书爱好者要么去书店看书,要么在网上看书,甚至有部分人因此放弃了多年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8.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江西各地纷纷举行活动,赣鄱大地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这一天,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前往省图书馆、青苑书店和光明社区参加了世界读书日活动,与普通书友一起畅聊读书的心得,分享读书的喜悦。每到一处,姚亚平都反复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扶持书店发展,繁荣图书市场,为把江西建设成为文化强省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喜爱的独立书店"弘文书局"关闭了,不少老友一声叹息。书店是一道城市风景线,也是人文地标,但现在越做越艰难,不断有书店倒闭,有人甚至发出拯救书店的呼声。一座城市的日常生活固然需要柴米油盐茶之类,但也需要文化滋养,而书店则承载了这一功能。在越来越快的时代,我们还有时间去读一册书吗?作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书店都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即使我们可以从网上购书,那  相似文献   

10.
近日,网上热传据说是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其最新著作《低智商社会》中的一段话:“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春节的图书市场,冷的地方冷,热的地方热,呈现出一种鲜明对照的状态。 北京、上海、厦门这些城市春节图书热销。他们推出了贺岁书、压岁书,平时没有机会逛书店的人也纷纷来到书店选书,买礼品。尤其是北京,用一个“热”字来形容还不够,用记者的话说,就是“火”。一个图书大厦,日销量达到平时的4倍。可以相信,有些人因此熟悉了书店,了解了书店里有多少好东西,有些人从此培养了读书的兴趣,对以后的书籍销售也会带来有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姜爱林 《唯实》2003,(3):82-85
数字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也是一种新的城市生存发展方式。我国数字城市发展呈现出“城市数字化工程初见成效、信息化试点城市逐年增多、数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数字城市解决方案问世、数字城市论坛与日俱增”等特点。数字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构建中国式数字城市必须采取综合政策措施 ,这对于推进中国城市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多年以前,青年们总爱到小巷深处的书店里,拿起一本好书来打发闲暇的时光。如今,那些曾被小说感动过的少女已长大,在书店里邂逅的少年已漂泊远方,而见证他们成长的那些书店,很多已只存在于记忆中。在那些青年之中,也许有人曾幻想过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独立书店,书店不需要很大,但是一定要有一扇落地的玻窗;店里的书籍被随意而杂乱地堆砌……对很多人来说,开一家书店也许只存在于幻想之中,但还  相似文献   

14.
李琨 《前线》2024,(4):49-50
北京是全国实体书店最为集中的城市,书香氛围浸润着这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市。在数字化时代,实体书店面临严峻挑战。为持续引导实体书店高质量发展,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扶持政策,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多业融合、遍布京城的实体书店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张本勇  李银 《共产党人》2009,(13):51-51
时下,如果对当前领导干部做实名问卷:爱不爱读书,爱读什么书,善不善读书,读书有何益处,恐怕没人会做出否定回答。即是最不爱读书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16.
张魁兴 《前线》2013,(6):86-86
大凡文化人总爱逛书店。鲁迅当年居京时,就经常往琉璃厂逛书店,并非买书不可,随便走走看看也是一种享受。笔者虽然算不上文化人,但因爱看书,便常去书店转转。  相似文献   

17.
读书与养廉     
马畅 《共产党人》2007,(24):55-55
读书明理,是国人恪守不移的信条。明理既可启智治愚,也可洁身养廉.所以说读书与养廉也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8.
郎艳林 《当代贵州》2024,(19):48-49
<正>曾读到一篇小学课文,其中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文中说: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一个人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就是他的格局。如今,在贵州的城市乡村、景区景点、社区校园,到处都有各具特色的阅读空间。除了安静温馨的各级图书馆,也不乏各类特色鲜明的书店,比如册亨板万布依古寨的溶洞图书馆、铜仁玉屏的火车书屋、黔东南榕江的爱心农家书屋、让人席地而坐充满松弛感的西西弗书店、造型新颖吸引人拍照打卡的网红书店钟书阁等,都给读者提供了独特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9.
《细节决定成败》《把信送给加细亚》《没有任何借口》……这是农一师棉麻公司职工每月人手一本的书籍。农一师棉麻公司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在公司内开展读书活动,激励职工为企业、家庭乃至个人的发展而读书。棉花检验是—个技术性专业,对操作者有较高的素质要求。农一师棉麻公司有职工62人,职工思想、政治、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后劲。公司在职工中开展读书活动,用读书活动这一“人才素质工程”,为公司培养出一批情趣高尚、爱好读书、高素质的职工。为了解决资金、书源等具体困难,公司党委每年拿出1万多元作为活动经费,订阅40多种报刊,并且每月在书店为每一位职工购买一本书籍。通过集体购书和集资购书等多种渠道,建起了公司书库。此外,公司还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从网上下载那些热门  相似文献   

20.
爱读书、爱摄影、爱踢球、爱发微博她是一个普通"80后"女孩,名叫门美子。和同龄人不一样的,是她的职业经历:经手北京市首起公交车纵火案、涉案财产超过千万的网络赌球案、石景山区首起过失破坏军事通信案年轻的门美子,是石景山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