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岩春秋》2014,(11):16-17
<正>1984年,石柱工业基础薄弱,以家庭手工作坊和外来的煤矿、铁矿开采为主,支撑作用微弱,工业产值只有2868万元,仅占工农业产值的29%。成立自治县后,石柱县委、县政府不断完善工业发展战略,于1988年建成年产10万标箱的扶贫卷烟厂,成为当时石柱工业的顶梁柱。1991年,制定了"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力争五年内实现工、农业产值对半开"发展战略,发力工业建设,又新建了石柱缫丝厂、石柱制鞋厂、石柱啤酒厂、煤炭公司、玉龙毛业等企业,工业支撑作  相似文献   

2.
大生态     
<正>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共享绿色红利"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是贵州的绿色崛起之路。生态文明之于贵州,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命题。我国自古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贵州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态经验,从从江县"稻鱼鸭系统"的农耕方式到兴义市冷洞村滴灌金银花……生态文明的种子,赓续不绝,泽被后世。  相似文献   

3.
<正>全会《决定》拟定了未来六七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为全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构筑提供了行动指南。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核心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四川重点生态功能区、连片贫困区、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区"四区"在地理空间上的叠合度较高,对经济发展的需求迫切,扶贫脱困、社会稳定、民族和谐等都在这  相似文献   

4.
<正>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搭建一个世界共享、全球参与平台的同时,也向国际社会讲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故事",传递了加快绿色发展的"贵州声音"。火热盛夏,爽爽的贵阳充满"绿色诱惑"。6月26日全28日,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新议程、新常态、新行动"为主题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如期举行。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海内外嘉宾,在贵阳展开了关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对话。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生态文化观可谓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与"源"。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开门见山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生态文化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时、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人类摆脱生态困境的正确解决途径,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在当代不断彰显:首先,它促进了当代自然观的生态化转向,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的有机统一;其次,它推动了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关系调整促其主体转化,坚持了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的有机统一;再次,它实现了发展观和科技观的双重超越,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技术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7,(4)
<正>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集中体现,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11月11日,在农四师七十二团举办的"生态养猪法"经验交流会上,有一位女士,外表朴素,说话流利。她的演讲朴实、真诚,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她就是七十二团生态养猪致富女能手马莉君。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不同场合提出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这些思想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以"生态红线"为底线,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的生态安全观;实现最严"法治"的生态法治观等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生态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和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其中,"生态文明建设"受重视程度空前,地位突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相提并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列为五大系统体制改革之一,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新的高度;二是把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中的地位,提出要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三是丰富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内容,把资源产权、用途管制、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1.
<正>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始终践行忠诚干净担当,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当好党内政治生态"护林员"政治生态折射的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生活状况及政治发展环境,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七个有  相似文献   

12.
詹显华 《理论导报》2010,(10):59-60
<正>2009年11月9日至29日,笔者赴澳大利亚参加了"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培训班,在澳期间,对澳大利亚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带来的环境资源危机后的反省行动和新的追求,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  相似文献   

13.
<正>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反映了广  相似文献   

14.
<正>结合水城实际,进一步深化拓展和丰富"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内涵,着力写好"五篇文章",奋力推动生态水城多彩画卷与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的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美好蓝图,唱响了贵州绿色发展的主旋律。水城县在2014年12月召开的县六届四次党代会上,就提出了"中国凉都·生态水城"建设的战略思路,在2016  相似文献   

15.
<正>在贵州持续向好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一个"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9月11日,贵州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的访谈中说,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非常有助于贵州守住发展底线和生态底线。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做到这两者,便能"交相辉映、美美与共"。陈敏尔强调了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四个特别重要因素。首先是团结和谐的环境,"一个班子、一个地方、一群人"在"政治上、思想  相似文献   

16.
<正>省委省政府下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细化了我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为闽北生态文化建设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一、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即生态  相似文献   

17.
“生态保护红线”——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生命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是》2014,(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其中,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部署和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创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需要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与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生态保护红线"是继"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条被提到国家层面的"生命线"。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意义30多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  相似文献   

18.
<正>就在这个夏天,河北最北端的一弯深绿,吸引了全中国的目光——从漫天黄沙、穷山秃岭到满目青山、绿水潺潺,塞罕坝机械林场三代人在55年里创造的绿色奇迹震撼人心,成为燕赵大地上一道美丽的"生态绿"。今年"七一"前夕,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命名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机械林场久久为功将荒原变绿洲的绿色实践,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河北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5,(2):12
<正>新常态让出了许多空间和容量,使我们更有条件加强生态建设,更有精力打生态攻坚战。我区地处干旱地区和半干旱草原,草原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功能应是生态屏障;而我区的森林,其最大价值和主要功能不是出产木材,而是提供优质水源、生态屏障及其物种多样性的"基因库"。在发展过程中,我区始终要兼顾牧区生态、牧业经济、牧民生计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9,(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考察调研,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强调"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指示,为建设亮丽内蒙古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